首頁>娛樂>

​前不久

演員鄧超突然深夜發文:

“想逃離這個家...”

網友一時間震驚了

還以為孫儷、鄧超這對夫妻出事了

結果細看一下都樂了

原來是鄧爸爸的委屈抱怨

網友們紛紛吐槽

“你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父親了,

該學會自己睡了!”

[1]

大家都知道鄧超一家的日常很有愛,雖然夫妻兩人工作繁忙,但是對孩子的陪伴一直都在。

孫儷曾透露,鄧超作為父親,一個很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陪孩子吃飯,陪孩子聊天,讓孩子感受到愛,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

而事實上,鄧超也一直在堅持這樣做。

在炎熱的夏天,如果孩子跟你說,他們想在家裡滑雪,你會怎麼做?

鄧超給我們完美的答案。

他用紙皮和透明膠帶給孩子們做了簡易版滑板鞋,讓等等和小花妹妹可以在客廳裡“滑雪”。

要說童心未泯的明星,還真非鄧超莫屬。鄧超每次陪孩子玩,都會全身心地投入,而且玩得比孩子還要瘋。

前些日子,孫儷就在微博上說父子仨在家玩植物大戰殭屍,全情投入的情形。鄧超頭上掛著泡腳桶,讓兩個孩子用毛絨玩具打他。孫儷用“屋頂上的燈在晃,桌上的水杯在晃,狗在不停地叫,孩子們高興地尖叫”來給我們描述當時的場景。

不僅如此,鄧超還經常當小花妹妹的模特。小花妹妹的扎發技術、塗指甲油等技術,都是在爸爸鄧超的身上慢慢練出來的。

鄧超是一位敬業的爸爸,就算快要去釋出會,他也不介意女兒把他的指甲塗成五顏六色。

而且每次,鄧超都會毫無怨言且樂此不彼地配合著女兒。什麼父親的威嚴,什麼父親的體面,在鄧超這裡,完全不存在的。鄧超甚至曾驕傲的宣稱:我就是孩子最大的玩具。

可是,鄧超這樣“離經叛道”愛玩愛鬧的爸爸,卻是許多小孩都渴望擁有的爸爸。沒有高高在上,沒有嚴詞厲語,沒有冰冷沉默,有點傻、有點笨,還有點搞笑。但是卻可以陪自己玩、陪自己瘋、滿足自己天馬行空的幻想與渴望。

孩子最想要的,不就是就是這種夥伴式的親子關係嗎?

[2]

從古至今,中國式的家庭的組成,大多以父親為經濟支柱,在很多孩子眼中,爸爸是那個只會掙錢養家的人,而不是陪伴自己的爸爸。很多時候,爸爸都是不見的。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顯示,「父親缺失孩子成長」的現象太嚴重了。從資料上看,一半以上的家庭裡,孩子是由媽媽陪伴的,爸爸陪伴孩子的家庭,僅佔12.6%。

「隱形爸爸」「喪偶式育兒」現象越來越普遍,千千萬萬的媽媽忍不住吐槽「老公是帶娃豬隊友」,而孩子們則一聲聲地呼喊:「爸爸去哪兒了?」「爸爸,你陪我玩一會兒好嗎?」

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中國,就連大洋彼岸的美國亦是如此。

美國一街頭測驗中,讓爸爸們回答一個關於孩子的基本問題。

第一個問題基本都是:

「你覺得你和你孩子親近嗎?」

「你覺得你是負責任的爸爸嗎?」

這些爸爸們的全部都自信滿滿地回答:yes!

第二個問題則是:

「你孩子生日是幾月幾日?」

「孩子上幾年級了?」

「老師叫什麼名字?」

這些爸爸們,卻一個都答不上來……

這一個個問題,把父親們的“缺位”問題展現的淋漓盡致。

研究表明: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極易患有「父愛缺乏綜合症」。

男孩容易膽小怕事,缺乏男子漢氣質;女孩則容易缺乏安全感,長期陷入自卑和自我質疑中。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親的陪伴。

[3]

身邊有這樣一個同事:

老婆總是說他不好好陪伴孩子,與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他卻不信,自己的日常每天都與孩子在一起,怎麼會沒有陪伴孩子呢?媽媽說:你的工作總是很忙,雖然週末會在家裡,但是你總是低著頭盯著手機,一臉嚴肅的樣子,孩子根本不敢靠近你……

在許多孩子的印象中,父親是嚴厲的、是沉默的、是專制的、是不苟言笑的。

對他們來說,父親兩個字,就等同於威嚴,等同於規則。

與孩子缺乏交流、好不容易溝通一回就上綱上線。

這種關係拉開了父親與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也減弱了親子關係的紐帶關係。

對於小孩子來說,讓他們接納你,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把自己放低、將自己變小,變成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就夠了。因為對孩子來說,一個會陪自己玩的爸爸就是好爸爸。

日本電影《如父如子》講述了一對孩子被抱錯,然後嘗試迴歸到自己家庭的故事。原本在鄉下長大的孩子琉晴,回到了城市的精英家庭。城市的生活有了穿不完的新衣服、還有很多新款玩具。但是琉晴沒有絲毫的開心。

因為新爸爸的教育指導、新媽媽的照顧討好,他完全接納不了。煎熬的他,只覺得痛苦,腦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回到以前的家裡。

而另一邊,被換回到農村的慶多,卻完全是另一種體驗。

雖然這個家物質條件比不上原來的家,新父母的社會地位和文化程度也都不高,但是他的“新爸爸”很快就俘獲了他的心。幫他修理壞掉的玩具、會給他講他感興趣的故事,會陪他一起玩遊戲,洗澡時還會快樂地與他打水仗。

離開了原來的生活,慶多的笑容甚至更多更燦爛。

我們中國的許多父親與劇中精英父親良多一樣,努力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對孩子進行嚴格的規則教育,希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

結果卻贏不了孩子的心,得不到孩子的認可,甚至傷害了孩子卻不知。

想一想,這難道不是一個父親最痛最可悲的事情嗎?

[4]

在傳統觀念裡,我們很多人會認為:

父親應該在外忙碌,陪孩子瘋玩就是沒出息;父親應該嚴肅威嚴,嬉皮笑臉則是可恥的;父親應該講規則立規矩,寵孩子順孩子則是大害……

殊不知,這一個個應該與不應該,正深深地傷害著親子關係。

時間越久,雙方的隔閡就越深。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有一個願意陪孩子玩的爸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一位網友這樣回答:

“這個當然像是人間天堂,人人嚮往的多姿多彩童年。有一個有童心的父母可以陪你看螞蟻搬家,陪你過冒險的生活,陪你看白雪公主的電影。”

童心未泯的父母不會把教育的壓力帶給孩子,他們帶給孩子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童話世界,寓教於玩,寓教於樂。

父母擁有童心,孩子更快樂、更Sunny,家庭也更幸福。

願所有的父母都能保留一顆未泯的童心,給孩子一個多姿多彩的童年,讓他們有面對未來挫折的勇氣。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繼《中國機長》後,博納影業《去拉薩》定檔,劉濤張嘉譯傾情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