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電影《拆彈專家2》以及《緊急救援》、《神奇女俠1984》、《晴雅集》四部“視聽凡爾賽”,看過之後僅留下一種高品質的無聊感。

不可否認,這幾部影片都是華麗的視聽盛宴,毫不吝惜感官刺激,沉浸在IMAX和杜比音效中非常爽。

但這些震撼的爆炸、精美的服化道,炫目的動作背後,卻是票房慘敗,口碑崩塌,內容抄襲,以及港片沒落。

究其根本,還是馬丁·斯科塞斯導演丟擲的命題:“電影”這個概念是不是應該分為以漫威為代表的主題公園視聽娛樂產品,和試圖傳遞人類感情和心靈體驗的電影藝術(cinema)。

這4部影片帶來的無聊感,是因為視聽刺激僅作用於感官愉悅,而無法激起內心的波瀾。

美國影評人安·霍納迪在《如何聊電影》一書中說:

“如果你好奇為什麼《龍捲風》、《世界末日》、《天地大沖撞》、《後天》、《末日崩塌》之類的電影看起來都十分相似,那是因為它們大部分都只是呈現災難和奇觀的載具,並沒有值得回味的故事或者有深度、有層次的角色。所以這些電影只會提供幾場必要的“猛戲”(whammy),不會有太多的細節和內涵。這些電影只有劇情,沒有故事;只有角色,沒有人;只有刺激,沒有感情。”

這些奇觀載具普遍不重視故事,而是靠不斷地加“風險”(stakes)、加“猛戲”(whammy)來挑動觀眾的神經,文戲部分蒼白、混亂、無力或不能說服人。

很難想象,《拆彈專家》編劇之一的李敏曾經寫過《阿呆拜壽》、《喜劇之王》這樣打動人心的劇本。

原來一些港片和香港電影人還追求過電影藝術與商業的平衡。

但現在,視聽娛樂電影徹底放棄創作的苦旅,劇情直接套用故事模板,剩下的交給明星和特效。

以《拆彈專家2》為例,電影開始那次導致潘乘風生活徹底改變的爆炸,竟然使用了編劇套路最最基礎的“救貓咪”策略。

主角救出微波爐裡的小貓導致炸斷腿的橋段,既無新意,更顯得這個角色高尚到虛假。

編劇有本入門教材叫《救貓咪——電影編劇寶典》。“救貓咪”理論指的是:當我們見到主角時他必須做點事情讓我們喜歡他並希望他勝出。

這個理論的核心不是真的讓主角去救一隻可愛的小貓或者扶老人過馬路,或者給乞丐施捨幾塊錢,而是在主角出場時,為主角設計一些橋段讓觀眾喜歡並“支援”主角。

救貓咪策略非常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經典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開頭。

威爾·史密斯飾演的Chris提著一個又貴又笨重的醫療儀器去推銷,其中穿插著他送孩子去幼兒園,和乞丐交流,還有不斷被拒絕但依然樂觀地穿梭在舊金山街頭的身影。

尤其是那個碩大而尷尬的醫療儀器,一下子就能讓觀眾從Chris聯想到自己生活的重擔,產生共鳴,並開始喜歡和支援主角。

推銷醫療儀器是《當幸福來敲門》中Chris的“救貓咪”,而不是真的去救一隻貓咪。

當然,並不是每個劇本都能或者需要設計出這樣與眾不同又感同身受的橋段,最偷懶的辦法就是照搬這個理論,直接用救一隻貓咪來美化主角的形象。

因為套路雖然不會帶來驚喜,但經過無數次檢驗,起碼不會太差。

這樣的套路和編劇陷阱在《拆彈專家2》中比比皆是,比如憑空冒出來的毫可信度的復生會,竟然是主角黑化之後在尼泊爾跳傘時想出來的?

還有片中出現的大量閃回鏡頭,甚至以喊口號、拉橫幅這樣的方法直接渲染潘乘風黑化。

這些都是編劇偷懶的寫法,以直接解釋說明來向觀眾傳遞資訊,如果在現在時解釋不了,還要靠閃回解釋。

再加上強大到反物理定律和正常邏輯的主角光環,幾十個警察和反恐特警抓不住一個裝了假肢剛出院的人,讓人看得非常齣戲。

故事的問題並不是《拆彈專家2》獨有,而是視聽娛樂影片的共性,所以斯科塞斯導演才要把它們和電影藝術區分開。

這部《拆彈專家2》又是一次警匪動作型別片套路化的重複,把主角和反派換成緝毒警和毒販也一樣,把爆炸計劃換成搶銀行計劃也一樣,把斷一條腿換成斷一條手臂也一樣,把復生會換成什麼其他會也一樣……

電影在劇情和文字上並沒有什麼值得分析的地方。不過,片中涉及到的幾個警務部門和背景事件值得科普。

01 爆炸品處理課組(課)EOD

香港的警民比在全世界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很靠前,人員眾多和警種齊備,非常精良。

為了表現這個群體,警匪探案片是一個體量龐大的型別,很多經典港片都是這個題材。

香港警察不僅人數多,類別也很全面,有各類專門的針對性警種和機動部隊。

例如警察機動部隊(PTU)、飛虎隊(SDU)、衝鋒隊(EU)、警犬隊、毒品調查科、軍械法證科、鑑證科,還有專門負責重案和反黑社會的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等等。

這些部門幾乎都有自己相對應的影視作品。

這兩部《拆彈專家》就是以香港警務處中的EOD部門為原型。

EOD的英文全稱是Explosive Ordnance Disposal Bureau,中文可以翻譯成爆炸品處理組,俗稱拆彈專家,隸屬於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

EOD最早成立於1972年,一開始全部由英國軍人擔任,後逐漸由香港本土警員取代。

電影中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和劉青雲飾演的董卓文都是總督查級別的拆彈專家,這個級別是督查級的最高階,職務可能是助理炸彈處理主任(Assistant Bomb Disposal Officer, ABDO)

下圖是現任EOD炸彈處理主任(Bomb Disposal Officer)李展超(Suryanto Chin-chiu),他的級別相當於電影中潘、董二人的直接上級。

關於拆彈專家,有人之為“一個人的危險”(one-man risk),因為在處理爆炸品時雖然有團隊後援支援,但最終走向炸彈的只有拆彈專家一人,帶有孤膽英雄的氣息。

據李展超介紹,EOD的格言是:“正確無誤、萬無一失”。拆彈專家的工作絕不能出錯,錯誤的代價直接就是生命。

電影劇照和真實的EOD小組

電影中潘乘風因炸斷腿而無法歸隊這個矛盾,也有真實背景作為支撐,因為拆彈專家這個部門的錄取率極低,要求非常嚴格。

EOD對成員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器械操作能力和專業知識都有過人的要求,招募的淘汰率高達80%-90%。

炸彈處理主任李展超回憶,他當年投考EOD時,同期參加報名和訓練的學員有40名,但最終僅有包括自己在內的2人獲得資格,錄取率僅5%。

加入EOD後也不意味著訓練的結束,反而是更多訓練的開始。

一名合格的拆彈專家起碼要經過4年的專業訓練和實戰,李展超認為,真正可以應對全部型別的爆炸品可能需要8至10年,甚至終身學習和實戰。

所以,雖然電影中潘乘風積極完成體能恢復訓練,甚至超過了警隊要求的標準,但領導層還是沒有讓他歸隊,也是有道理的。

在現實中,EOD部門的工作並不像電影中那麼有儀式感。

拆彈專家們每年出動大概有150次左右,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工作都涉及到二戰時期遺留在香港的未爆軍火,這是他們的主要任務。

這些散落在香港山區、鬧市和水中的爆炸物,絕大多數都是二戰期間日軍侵略香港遺留的,其中有一些炸彈內部的化學成分仍然有效,加之香港人口和建築密度大,非常危險。

在百科網站上,列舉EOD主要責任為爆炸品處理(包括陸上及水下的爆炸品:爆竹、煙火、炸藥、炸彈、手雷、簡易爆炸裝置及炮彈等)、防範核輻射及生化、檢查子彈彈藥(小口徑彈藥除外,由軍械法證課負責)及爆炸品的儲存庫及設施,以及銷燬等。

從職責來看,這個群體面對的危險非常人所能感受。

他們是所有警種裡最危險的一類,“當其他人都選擇去迴避、去遠離的時候,你願意上前一步去處理”是拆彈專家的常態。

這些拆彈專家們的工作應該透過電影被更多人知道。

02 大衛·克洛科特(Davy Crockett)小核彈

上文提到,EOD的職責理論上包括處理核彈。但在現實中,普通人很難接觸到核武器。

就連電影裡也很少見到以核武器作為終極武器的大壞蛋,不過在《拆彈專家2》裡,你就見到了。

反派馬世軍弄來幾顆世界上最小的核彈“大衛·克洛科特(Davy Crockett)”,企圖摧毀機場和大廈兩處重要的基礎設施。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夠大膽,比第一部姜武飾演的反派炸隧道又勁爆不少。

《拆彈專家》第1部

大衛·克洛科特(Davy Crockett)武器系統以美國曆史上著名的國民英雄命名,是一套可以發射M-388核彈的無後坐力炮。

這種核彈是世界上最小的核彈種類之一,50年代末由美國研發,並主要部署在西德邊界,防禦蘇聯地面推進部隊。

它的作用並不在於準確摧毀目標,而是以爆炸後產生的核輻射來殺傷敵方。

但它的設計和想法蜜汁奇怪,雖然爆炸後產生的核輻射可以用來阻止敵人,但操作這款武器的操作員也同樣暴露於核輻射之下,不可能存活。

歷史上的大衛·克洛科特武器系統

這套武器系統體積很小,甚至一輛吉普車就能裝載進行機動,也可以由運輸車運到指定地點,透過三腳架發射。

吉普車上的大衛·克洛科特

大衛·克洛科特每組操作員僅需3人,就可以發射一枚核武器,想想都覺得後怕,這也是冷戰讓世界籠罩在核陰雲之下的一個典型案例。

據公開資料顯示,大衛·克洛科特上掛載的M-388小核彈一共生產了2100枚,1961-1971這10年間裝備在美軍部隊。

大衛·克洛科特武器系統圖解

電影中提到核彈叫大衛·克洛科特其實並不準確,因為這個名稱指的是整個武器系統。

這款小核彈可以裝載在兩款射程不同的發射裝置上(M28/M29),而不單單指那顆核彈本身。

03 反恐特勤隊(組)CTRU

正是由於電影中出現了核彈危機,以及馬世軍帶有恐怖組織性質的復生會,打敗這個敵人只靠EOD還不夠,所以《拆彈專家2》安排了一支由龐玲代表的反恐特勤隊CTRU作為支援。

倪妮飾演的女特勤隊長龐玲隸屬於香港反恐特勤隊CTRU,它的英文全稱是Counter Terrorism Response Unit,成立於2009年,據說是亞洲第一支警察反恐巡邏部隊。

這個部門有一個很長的中文名及隸屬關係: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重大事故科反恐怖活動及內部保安組,由此可以看出它的層級和職責歸屬。

真實的CTRU

CTRU LOGO

倪妮作戰服的臂章

在CTRU的職責中,也包括處理危險爆炸品和防範核生化威脅,所以電影中由CTRU與EOD配合也很合理。

電影中倪妮身穿CTRU的軍綠色作戰服,服裝和槍械裝備道具算是很接近實際,還有精彩的打戲,非常帥氣。

CTRU當年成立的背景是911事件後,全球恐怖襲擊威脅陡然升高。

2008年香港承辦了北京奧運會的馬術專案,所以越來越需要一支專門的反恐作戰力量,來負責機場等重點區域、大型活動、重要人員等的安全。

04 1993年世貿中心爆炸案

世界貿易中心爆炸發生在1993年2月26日,由拉姆齊·優素福(Ramzi Yousef)為首的幾名恐怖分子策劃執行,計劃將世貿中心的北塔炸塌倒向南塔,從而摧毀這兩棟大廈,並造成大廈內不可估量的人員傷亡。

爆炸僅給車庫炸出一個大洞

他們當時的做法是將606kg的炸藥、氫氣增強裝置放在一輛貨車裡,停在北塔B-2層停車場,並於1993年2月26日12:17:37爆炸。

但是結果並不如計劃,爆炸並未觸及大廈的混凝土地基,只破壞了北塔的地下車庫,造成6人死亡(其中一人是孕婦),1000多人受傷。

爆炸發生後的大廈外圍

世界貿易中心爆炸案中使用的炸藥主要以硝酸脲(Urea nitrate)為主成分,周圍配合鋁、鎂和三氧化二鐵顆粒,並用硝化甘油、硝酸銨炸藥、無煙粉末和保險絲作為助推炸藥。另外還有三罐瓶裝氫氣,增強可燃性,釋放更多能量。

幸運的是,世貿中心躲過了1993年這一劫,貨車停放的位置和爆炸並未觸及根基。

爆炸損毀情況示意圖

爆炸案之後,美國雕塑家埃林·齊默爾曼(Elyn Zimmerman)為這個事件設計了一座紀念噴泉,用來紀念爆炸案中不幸去世的6個無辜生命。

噴泉位於爆炸發生地正上方地面的奧斯汀·託賓廣場(Austin J. Tobin Plaza)。

但是,眾所周知,這兩座代表美國世界地位的大廈還是在2001年911事件中被毀。

相應的,位於大廈地面的奧斯汀·託賓廣場連同噴泉也未能倖免,對1993年爆炸案的紀念被一次更嚴重的恐襲抹去,可以說是一個極大諷刺。

911事件前的奧斯汀·託賓廣場

2001年9月21日,911事件後10天的廣場

在紀念噴泉上寫著這樣一段話:

"On February 26, 1993, a bomb set by terrorists exploded below this site. This horrible act of violence killed innocent people, injured thousands, and made victims of us all."

“1993年2月26日,恐怖分子們在此處安放了炸彈。這一可怕的暴力襲擊行動導致無辜的人們喪生,數千人受傷,並使我們所有人都成為受害者。”

與911事件相比,1993年這次爆炸案算不上驚天動地,不過已經昭示了國際恐怖主義的抬頭。

因為被911事件埋沒的緣故,這個案件不太出名,但電影《拆彈專家2》提起這個案件,值得透過電影讓更多人瞭解。

《拆彈專家2》在劇情上很套路,但也可以看出主創在努力地製造衝突、製造反轉、製造糾結,但感覺很勉強。

作為一部賀歲大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幾場爆炸戲和動作戲上就好。

以上資訊如有疏漏錯誤還望指正!

-END-

27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恭喜黃曉明“去油”成功,和baby感情真的不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