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特效真把我看笑了,這是《大秦帝國之縱橫篇》的一個情節。
《大秦 帝國之縱橫 》這部劇無論從畫質、特效還是服飾、道具都不是很理想,但卻在豆瓣收穫了9.3的高分。
而同樣以正劇出道的《大秦賦》,無論是服裝、道具、還是燈光、畫質視覺效果遠勝這一部,堪稱精緻,可截止目前卻只收獲6.1分。
所以,一部劇衡量服裝、道具、化妝、燈光的標準並不是華麗精緻,而是合適。
什麼叫合適,它能夠幫助編劇表達他想表達的東西。
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一開場就是髒亂不堪的戰場場面,還有誇張的大雪、大牢裡的陰沉雜亂,不美觀,但勝在真實,符合了情景。
《大秦帝國之縱橫》犀首與嬴駟在荒野相對而坐,你來我往的詞鋒之間,不僅人物的形象勾勒了出來,天下局勢、君王們隱秘的心思也呈現給觀眾。
即便周邊荒涼、無任何美景可言,甚至像是在野外隨意找的一塊土坡,可誰在乎呢!
這部劇曾也有人吐槽寧靜演的羋八子,長相老氣、造型土氣、還嘈雜的背景樂音,但都擋不住大家對它好評。
因為核心的東西夠精彩,那就是劇本
編劇懂歷史,知人性,演員也能抓住角色的精髓,比如這幾場戲殺商鞅後,年輕的嬴駟在深宮蟄伏三年,當他決定重出朝堂的那一刻,早已經過深思熟慮,堅定了自己的志向。
“東出之策,乃我興國之理想國策”
於是當嬴虔再問他“死都不改?”
他是笑著對嬴虔說:“死都不改”
舉重若輕中你能感受到他深沉的自信。
而不是一提到就是或凝重或慷慨激昂,
一個人內在越是深沉堅定,外在反而越是輕而穩。
人物塑造豐滿比如宣太后羋八子和張儀的初次見面。
張儀說將來自己發跡了,一定助羋丫頭當王妃。
羋丫頭笑著說:那張儀何時發跡啊,將來又何時到來呢?”
然後突然變臉斥責張儀:“別吃飽了餅,就在這兒胡說八道。”
張儀沮喪又委屈。
羋丫頭又趕緊軟語輕輕哄:“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將來一定會發跡的,我等著你來接我當王妃。”
相好義渠王即將要被他的伯父接回草原,羋丫頭雖言語粗暴,但一語道破他伯父的政治心機。
在張儀勸解羋丫頭以她的姿色定可以嫁入王室,享受榮華富貴,不用糾結和義渠王的感情。
羋丫頭踢了張儀幾腳,還斥責他的“姿色論”。
但後來在和張儀分別之前,為了鼓勵他,她捏著自己的小辮說:“我等著你來接我的當王妃。”
僅僅一場戲,不僅交代了這位未來名垂青史的未來女政治的背景,還讓觀眾看到了她聰明、有主見、敢愛敢恨、粗野、善解人意又靈活的性格特點與魅力,人物塑造的清晰靈動。
臺詞乾脆利落擲地有聲張儀讓昭文君帶他去看九鼎
夜幕 張儀手舉火把,環視九鼎,然後大笑:這就是天下。
笑的豪邁又爛漫
接著昭文君感嘆道:“天下可沒有這般平靜,古往今來,問鼎者都已成為了過眼雲煙,王侯將相,匆匆過客。”
張儀:“但是張儀二字千年之後青史永垂。”
昭文君笑道:“那敢問,哪一國青史願存張儀啊?”
張儀:“秦”
這段臺詞不多,卻表現出了張儀的豪邁、自信和遠見,以及秦國無限的潛力。乾脆利落,擲地有聲、震耳發聵。
如果張儀再長篇大論,秦國如何如何、自己將怎樣輔佐明君稱霸天下,就遠不如這個來的更有震撼力。
《大秦賦》裡的李斯和呂不韋,一次又一次重複秦國的強大、自己的志向、政治遠見等等,就遠不如張儀的一個“秦”字來的妙。
反而讓人感覺是:編劇功力不夠,數量來湊。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曾慶瑞評:《大秦帝國之縱橫》讓觀眾領略到2000多年風雲變幻……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作為一個社會熱門話題,其內涵已經超過電視劇範疇。
該劇是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光榮復興,完美還原了戰國時代中期鮮明的歷史精神,以他律和自律統一 史辯證法的虛構敘事手法,展現了戰國時期最豐富、最多彩的人文和故事,最複雜最生動的環節和氛圍。
一部劇,即便的是“裝嫩”、畫質沒有那麼精緻、服裝道具沒有那麼完美,只要劇情足夠優質,觀眾其實都能諒解。
就像一個人,你可以其貌不揚,但只要足夠的優秀、人品足夠靠譜,你依舊會脫穎而出。
就像黃渤,按娛樂圈的顏值標準,簡直可以說“醜”,但沒有人不被他的演技和高情商折服。
做劇和做人一樣,力不能用錯了地方,如果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最終只會被遭詬病甚至遺棄。
說到底,內容為王,才永遠是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