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選擇自己的道路很重要,站隊正確的隊伍也很重要。在相聲界走錯路的人不少,無論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無論是主流還是非主流。
賈玲和白凱南2008年開始合作,男女搭檔的這一對相聲組合,充滿青春活力和新鮮感。因此在2010、2011連續兩次登上了春晚的舞臺,推出了‘’大話捧哏"、"芝麻開門"、“萬能表演"、"喜樂街"等多個作品。獲得了媒體和社會的一眾好評。
同為中央戲劇學院的校友,又同是馮鞏的徒弟,兩個人的合作之路應該很堅韌才是。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2011年,賈玲和白凱南結束了合作生涯,各自單飛。在大眾的認知裡,一直以為賈玲和白凱南是一對夫妻,其實早在合作之前,白凱南就已經成家立業。在一次採訪中,白凱南說道:觀眾總以為我和賈玲是夫妻,導致她(賈玲)嫁不出去。
後期他和賈玲兩人各自發展,合作越來越少,又傳出兩人不和的傳聞。做明星真是難啊,合也不是,分也不是。其實,兩個人從合作到分開,算是正常的一段歷程,也是合作中的必然途徑。
此外,創作上遭遇了瓶頸期,也是兩人分開的重要因素。一男一女的組合,剛開始的時候很新穎,但當這股熱勁過了之後,人們已經對這個組合失去新鮮感的時候,必然會對他們的作品愈加挑剔。感覺他們的相聲作品越來越感覺沒有新意。
其實這並不是這對搭檔的問題,大多數的搭檔都會出現這樣的困境。如果度過去了,將是更廣闊的天地,如果度不過去,則是萬丈深淵。
白凱南想要繼續這種相聲的元素,而賈玲更多的喜劇天賦凸顯出來。
而白凱南並沒有在相聲領域找到合適的搭檔,也轉戰娛樂圈。參加了《百變大咖秀》之後,也參加了一些綜藝節目和電影的拍攝,但效果也是一般般。
最需要“金牌搭檔“的職業是相聲或者小品演員。趙本山如果沒有宋丹丹那樣的搭檔,不會出現那一系列經典的白雲黑土小品;郭德綱如果沒有于謙,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有如此高的人氣;賈玲,如果沒有和八字眉的白凱南合作,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這裡可能有人會說搭檔雙方不是相互成就的關係嗎?其實不盡然,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就像是賈玲白凱南一樣,世人對女相聲演員的認知本就淺薄,而賈玲的出現像是活水一般,重新整理了觀眾認知,也就獲得了更多的資源。
在離開賈玲之後,白凱南依舊用誇張的面部表情來製造笑點,觀眾看一次兩次還好,但看得多了,就會感覺油膩。
隨著年齡的增長,白凱南在綜藝節目中已看起來越發油膩,雖然在這檔節目裡表演得模仿秀還是受到了好評,但仍解決不了他作為喜劇人但喜劇水平一般的短板。
甚至爆出了節目抄襲的醜聞,這對喜劇人來說,莫過於晴天霹靂。賈玲不斷在進一步,白凱南卻是原地踏步,事業產生分歧,漸行漸遠,也就可想而知。
希望未來的白凱南,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能獲得全新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