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詩欣
如果不是疫情,很難出現娛樂行業從頂流到180線藝人都同時在家摳腳的奇觀。
然而,疫情並不能阻止人類繼續造神的腳步,尤其是在娛樂需求空前繁榮的2020年,觀眾期待擁有更新鮮的情感寄託,造星便成為了當代最浩浩蕩蕩的造神運動。
從婧妹到浪姐,從許光漢到趙露思,從鍾美美到丁真,不論是綜藝、影視還是社交媒體,都交出了一份圓滿的造星答卷。
但在這個特殊的2020年,造星的速度快要跟不上塌房的速度。從起高樓,到宴賓客,再到樓塌了,觀眾圍觀整個過程或許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是當代看客要求太高,還是造星配方出了問題?
造星運動太過密集,新面孔更新換代得太快,健忘的看客們恐怕早就記憶模糊。
從影視、綜藝、粉絲、經紀公司四個維度,桃叨叨為各位看客梳理了一份2020造星答卷,分為上、下兩個部分。
影視造星:
言情劇懸疑劇為男演員開路
女演員難成流量
疫情之初,臺劇《想見你》打響了今年熱播劇的第一炮,成為2020年的第一個爆款劇,奇幻+愛情這個影視造星的重要法則又一次得到了驗證。
30歲的許光漢憑藉李子維一角,成為了無數女性的新男友,在女性選秀扎堆的上半年享盡紅利,商業價值直線上升。
劇集播出期間,許光漢微博粉絲暴漲,並且趁熱簽約了內地經紀公司。
在短時間內接連線到了歐萊雅和巴黎卡詩的商業合作,陸續登上時尚芭莎、視相Variety等雜誌封面,僅在上半年,就拿下了12個代言,涵蓋美妝、快消、汽車、服飾等多個品類。
早已獲得臺灣視後榮譽的柯佳嬿憑藉《想見你》又一次獲得視後,不過對比男主許光漢在內地的流量和話題度,作為女主角的柯佳嬿,似乎沒有得到同樣的眷顧,不論是話題度,還是商業合作數量,都很難與同一部劇的許光漢相提並論。
言情劇向來更眷顧男性角色。
同期播出的《下一站,是幸福》和《錦衣之下》也將男主角宋威龍和任嘉倫推向了更高的流量層級。
5月,奇幻愛情劇《傳聞中的陳芊芊》播出,飾演陳芊芊的趙露思走紅,飾演男主角的丁禹兮也收割了無數少女。 三個月後,憑藉網劇《我,喜歡你》,趙露思的事業更上一層樓,男主林雨申也商業價值倍漲。
6月,《隱秘的角落》播出,“爬山梗”一出,張東昇便成為了全民熱議的角色,從業多年不溫不火的秦昊終於一躍成為品質劇的代表。同劇的男性角色都因此得到了相當高的關注度,飾演朱朝陽一角的榮梓衫、飾演朱朝陽爸爸朱永平的張頌文,都同時收穫了流量和名聲。
同劇的女演員劉琳、李夢雖然也獲得了大範圍好評,能在影視市場上獲得更大的選擇權,但相比男演員,始終不成氣候。
言情劇、懸疑劇天然是男演員的流量推手,女演員的角色要足夠出彩,背後的團隊要做更多的宣傳推廣,才能分出一杯羹。
這兩年,在女性觀眾和女演員的多重呼喚下,女性題材開始成為越來越多編劇的創作重心,或許是缺乏經驗,全民熱議的大爆款一直未見身影,壹心娛樂買下了《淑女的品格》後也遲遲沒有下文。
直到今年7月,聚焦女性視角的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播出即熱門,三位女主演輪番上熱搜。
憑藉雙商線上能力強的顧佳一角,童瑤成為最受追捧的30+女演員之一,品牌合作不斷。劇集播出之後,光是在微博上呈現出來的就有十幾個商務。
而被觀眾罵上熱搜的角色林有有,其扮演者張月也迅速打開了業內外知名度,在後續參與的《演員請就位2》中直接被評為市場級別S級。
成熟的女性題材爆款劇集,對女演員的口碑和流量都呈現出了極大的提升作用,且超越對男演員的加成。
今年另一類對女演員很有幫助的大女主戲姍姍來遲,直到最近,影視行業才交出了一部《有翡》。不過,這類影視專案似乎養成了對女演員的依賴,在選角上始終不願意放開楊冪、趙麗穎、迪麗熱巴這些自帶市場認可度的演員,新生代女演員很難有機會出演大女主戲。
影視造星是最傳統造星手段,創造出一個經典角色,就能成為品質藝人,流量口碑雙豐收。但影視劇播出的不穩定性,也讓這種造星方式增加了更大的不確定性,現在就連某些演員自己也會吐槽拍的劇一直沒法播。
畢竟,演員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個被曝負面的豬隊友會否出現在自己的劇組裡。
綜藝造星:
這是屬於女性的一年
今年的綜藝,是屬於女性的。
不論是女團選秀,還是演員選拔,女性都在其中大放異彩。就連說唱節目,也有曲目因為探討女性話題而被廣泛傳播。
作為今年第一檔爆款選秀,《青春有你2》打造女性群像,直接成就了眾多選手。
出演過6部影視劇的虞書欣,或許也從未想到,對她來說一句再平常不過的“wow”口頭禪,能為她帶來如此大的流量,她的“作精”標籤,有人喜愛有人討厭,但也不妨礙她成為一個更有選擇權的流量女藝人。
上熱搜、接代言、出席時尚活動、連續官宣三個影視專案,不得不說,虞書欣是一個成功的綜藝造星範本。
而在蜜蜂少女隊和街舞綜藝中默默無聞的劉雨昕,或許也不會想到,以她這樣的風格,能在一群穿短裙的女孩中成為最耀眼的那一個。C位出道的劉雨昕,與當年獲得超女冠軍的李宇春一樣,都宣告著,女性形象多樣化正越發被接受。
偶像選秀對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也對個性的標準越來越寬容。在女性話題熱度高居不下的今天,允許女性的多樣性,似乎成為了貫穿2020年女性選秀的主題。
今年6月,就在觀眾逐漸對年輕男女選秀逐漸表現出審美疲勞之時,一檔聚焦30+女性的選秀《乘風破浪的姐姐》橫空出世,成為橫跨老中青三代的社交貨幣。
但與其說《乘風破浪的姐姐》在造星,不如說它在為這些女星們做拋光。
金莎、李斯丹妮、王霏霏、孟佳,這些原本就屬於舞臺的30+女明星,在《浪姐》的舞臺有了翻紅的機會。那些從未上過舞臺的女演員,也憑藉著舞臺,給觀眾帶去了新鮮感。
今年最讓年輕人有新鮮感的綜藝,莫過於b站的第一檔說唱節目《說唱新世代》。
節目最後由前八名選手組成說唱廠牌“W8VES”,其中有三位是女性rapper。隨即,節目宣佈廠牌巡演Homecoming和後續的衍生綜藝《造浪》,不得不說,這售後服務,才是造星的正確開啟方式。
剛結束不久的《演員請就位2》,也讓多位女性演員獲得了追光燈的眷顧。馬蘇、溫崢嶸、倪虹潔等一批許久不露面,差點就被觀眾忘記的中年女演員,終於再獲得關注。胡杏兒也在眾望所歸下成為了今年的冠軍。
在一檔綜藝中,女演員們遇上春天了。
比起傳統的影視劇造星,綜藝造星效率更高,但生命週期也更短。
畢竟,綜藝咖至今是個貶義詞。
2020的造星答卷(下),敬請期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