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在今年9月,AMC電視臺的新劇《鬼作秀》開播了。

也許在國內,“鬼作秀”的名號並不響亮。其實,《鬼作秀》並不是初蔭草木,而是早在1982年的一部恐怖電影。

這部電影,由堪稱“喪屍片鼻祖”、“恐怖片教父”的喬治·A·羅梅羅導演,由金牌作家斯蒂芬·金編劇(後來他也在這部電影中飾演了一個角色)。並分別在1987年、2006年推出了第二部和第三部。

《鬼作秀》是一部很另類的恐怖片。

為何說它另類?因為這部電影並不旨在製作精良,而是獨闢蹊徑地將視角從一時盛行的恐怖電影界拉回到了美國六七十年代地攤上的廉價恐怖漫畫中。

可想而知,在熱天的午後,美國的小朋友們都紛紛出門,只為搶購新出版的恐怖漫畫。搶到了之後,就心驚膽戰地與朋友們一同分享裡面那些現在略顯粗製濫造的短篇故事。

由於當時的恐怖漫畫冊並不會連載長篇故事,每一本都是短篇集,所以羅梅羅也就選擇了將電影用短篇的形式來組合。這在恐怖電影史上可謂是始作俑者。

看看這些趣味無窮的短篇故事吧:一個農夫觸碰了落在自己農場中的外星隕石後渾身長滿了綠草、富翁殘忍殺害了自己老婆與姦夫後慘遭由二人所變的水鬼的復仇、大學老師利用了自己在舊箱子裡發現的怪物殺死了討厭的妻子、不可一世又潔癖甚重的大老闆的公寓被鋪天蓋地的蟑螂吞噬……

這些故事,並不旨在成為世界名著,只在博得觀眾一笑,單純又腳踏實地。

(上圖演員為斯蒂芬·金)

更絕的是,羅梅羅的分篇與昆汀不同,他不僅要講述故事,還要將“漫畫”的特徵表現出來。這在於一些資質平庸的導演而言是束手無策的。

羅梅羅在故事的中間穿插著大量漫畫的畫面來進行過渡,並且色調大膽,表演誇張,巧妙絕倫、且有模有樣地地還原了漫畫的特徵。

甚至,在一些故事的間隔,他還故意穿插了漫畫雜誌上經常出現的“小廣告”,當然這些廣告都是他自主設計創造出來的,但足夠以假亂真,看起來妙趣橫生。

由於恐怖片的預算一般較小,而《鬼作秀》又時常有一些例如巨型植物吃人等當時技術無法表現的情節,所以羅梅羅又於其中加入了動畫部分,彌補了真人攝影的侷限性與不足。

所以,《鬼作秀》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並不是純粹的恐怖片。它在其中加入了許多喜劇的元素,甚至是一些無厘頭的搞笑。將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特徵糅合碰撞,塑造出一種奇特的基調與氛圍。

那麼,羅梅羅想要表達什麼?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對美國流行恐怖文化的致敬。

《鬼作秀》將美國的觀眾們帶回了那個妙趣橫生的黃金時代,那時二戰結束,美國的經濟如雨後春筍一般蓬勃發展,衍生出了大量的流行文化。

文化的多元與局勢的穩定,造就了美國人民物質層面的富足。因此,恐怖漫畫這種供孩子們消遣的玩物,也成為了一代人不滅的回憶。

孩子的世界都是豐富多彩的,純粹的恐怖並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鬼作秀》正是帶著這種不卑不亢的心態,將一個個現在已長大成人的觀眾帶回那些熱天的午後,與璀璨的童年。

37年後的今天,萬沒想到這部經典之作竟會被重啟,並以電視劇的形式播出。

《鬼作秀》的電視劇共12集,每一集分為兩個短篇。這部劇完美繼承了1982年電影的特徵:漫畫式分鏡與轉場、定格畫面與動畫和真人表演結合、堅持多用道具少用電腦特效。

1982年的《鬼作秀》,是對流行恐怖文化的致敬,而這部2019年新劇,想說的無疑更多。

時過境遷,那些當初作為致敬的作品也變成了被今人致敬的物件。

好萊塢的B級片,歷經數十年的風雨飄搖,已經逐漸衰落下去。現在美國電影的票房完全被大製作的工業級鉅製搶盡風頭。隨著光碟的淘汰與網路的發展,B級片的生存空間正逐漸被擠壓。

《鬼作秀》的電視劇,在不脫離漫畫形式的同時,也在為那些古早年間的B級恐怖片唱響一曲悠揚的輓歌,例如第二集中的第一個故事裡出現了三個狼人的形象,其造型分別來自3部經典狼人電影,《Wolfman》(1979)、《美國狼人在倫敦》(1981)、《破膽三次》(1981)。

不得不說,這部劇的品質還是有一定保證的。其編劇也融匯了史蒂芬·金與眾多著名劇作家。

每一集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一般重在表現怪獸與緊張刺激的場面,第二個故事格局較小,重在情節與構思。無論如何,相信這部劇裡總有一個故事會滿足你的口味。

《鬼作秀》證明了美國黃金時代的的流行恐怖文化並沒有隨著地攤上的漫畫和數字多功能光碟而老去,反而在這個新時代煥發出獨特的光輝。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暮光之城》男主飾演,新版《蝙蝠俠》電影你所應該了解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