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對姜文而言,是他電影史上相對暗淡的艱難歲月。至於為何這麼說,總是有道理的。
陳凱歌在這一年憑藉一部《霸王別姬》轟動了世界;張藝謀在這一年也靠著《活著》名噪一時。
連《青蛇》也是將徐克的電影美學頂上了巔峰;另一邊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也被奉為了無厘頭的集大成者。
再有就是在《推手》之後,靠著《喜宴》穩紮穩打的李安;當時就連劉鎮偉都拍出了他個人電影生涯的巔峰之作《東成西就》。
試問,姜文相比較這些人差在哪兒呢?要是當時的他真能頓悟,想來他也不至於為了等好劇而一夜白頭。
也正是在這一年,苦等好劇的姜文坐在劇組附近的一家小茶館裡,隨手一揮便在桌子上拍下了五萬塊錢。
5萬塊錢是個什麼概念呢?或許這在當時那個年代,對小門小戶的百姓們來說,完全稱得上是一串天文數字。
到頭來,把這5萬塊錢裝進自己包裡的,是一個叫做劉靜的女人。這女人不是別人,正是《父母愛情》小說的作者。
恐怕姜文如何都不會想到,後來陰差陽錯,一直拖到2014年《父母愛情》才開播,而他那5萬塊錢也稀裡糊塗地打了水漂。
按說這倒也很好理解,一來姜文並沒有參與這部劇的指導工作,二來姜文也沒有在劇中出演過角色,無非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後來他也徹底想通了,這其實沒什麼可惋惜的,這本就是一件讓人很欣慰的事情。因為有人替他講這個好作品呈現了出來,而且再後來還被奉為了觀眾心目中的經典。
什麼是經典?那就是它可能會被更好的作品趕超,但卻仍舊有一大批忠實觀眾一遍遍副刷。觀眾們在感慨安傑跟江德福的愛情故事之餘,是否真正關注過這部劇的靈魂幕後呢?
一部好的影視劇作品,自然離不開過硬的劇本支撐!而作者劉靜的《父母愛情》小說,早在1993年剛發表不久,就火得一塌糊塗。
對這個作品眼神最敏感的,當屬那會兒一籌莫展的姜文了。姜文第一次見劉靜的時候,提及這個小說的內容時姜文就已經泣不成聲。
顯然,劉靜聽完姜文的這番話之後動容了,雖說劉靜寫起小說來行雲流水,然而聽了姜文的要求改了幾次之後,姜文仍舊不是非常滿意。就此,這一次也並未收到預想的成果。
好的作品總是有人哄搶的,繼姜文之後第二個找上門的人是倪萍。與姜文不同的是,倪萍想要把這個作品拍成電視連續劇,奈何這一次劉靜仍然沒有改出倪萍想要的那種感覺,只能無疾而終。
從那之後,劉靜也暫時打消了改劇本的念頭。一直拖到劉靜45歲那一年,劉靜才跟新麗傳媒的老闆曹華益達成了合作關係。
這部電視劇,如小河流水,涓涓細流,娓娓道來,平凡而偉大,回味無窮。不可否認的是,每一部經典的誕生都不是偶然,感謝導演和演員的付出,也感謝編劇劉靜,讓我們看到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
所以這才有了後來我們看到的電視劇《父母愛情》,從選角到拍攝再到後來的殺青,姜文並未直接參與執導。可能他都不會想到,這部劇會成為後來的經典之作,不過遺憾的是,仍憑這一部電視劇如何火,都跟姜文沒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