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院線上周共開畫了8部新片,其中有一部電影成功引起筆者關注,那就是鞏漢林新片《小巷管家》,因為這部電影首映日票房並不出彩,僅收110萬,但最終憑藉奇高的上座率,竟然長線小賣起來了,目前票房就高達1210萬了,從最新票房資料來分析,還有大量上漲的空間,這著實讓人驚奇不已。
《小巷管家》選擇在10月29日,週二上映,首日全國只排了413個場次,場均66人次和54%的上座率,僅收110萬票房,低迷的票房一直持續到11月4日,後逐漸改善。截止11月8日17點23分,全國共排了388個場次,但場均83人次和59%的上座率,實時票房再收126萬,助攻上映11天的《小巷管家》票房賣出1210萬。按照票房曲線圖顯示,最近幾天,每天收入均有100萬左右,真正實現了長線小賣,最終票房落點有望衝擊1500萬。
一般來說,這種影片的票房體量頂多只能維持1-3天,也就是“院線三日遊”後,基本上宣告下映了,但《小巷管家》已經上映11天了,為何能一直長線小賣呢?從奇高的上座率和場均人次等資料分析得出,只有包場才能產生這樣的資料。那麼,這部影片為何能獲得包場的機會呢?
那就得從影片型別來說了,《小巷管家》是反應現實題材的新中國70週年獻禮片。影片講述了鞏漢林飾演的“小巷管家”趙建國,為首都北京胡同居民解決各種生活問題,如鄰里衝突、亂停亂放、違規搭建、公廁改造、環境提升以及照顧空巢老人等等小事,通過一個小巷的變化,折射出國家發展變化的故事。
很明顯,這種現實題材的影片,一定會得到咱們國家某些機關的支援,翻閱部分短評可以看出,票房出處幾乎來自某些機構包場帶來的,因為電影緊跟時代,反應了人民群眾最根本,最切實的問題,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以機關就會號召大家學習“小巷管家”精神,“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意義,從這點出發,就能解釋這部電影為何被包場,並一直能長線小賣了。
鞏漢林的這部新片,不僅請來了張英、方清平、張京生等實力派演員參與主演,還拉來兒子鞏天闊助陣演出,現在賣出了1210萬票房,這讓片方賺翻了。從電影成色來看,預算成本極低,除了演職人員片酬和工資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支出專案,雖然是院線電影,但影片幾乎處於零宣髮狀態,除了幾款海報之外,竟然連一支預告片都沒有。按照分賬票房計算,《小巷管家》1210萬票房,片方將會得到442萬的分成,這種低成本生活片竟能獲得如此之高的票房,片方真的賺翻了,而且電影還在上映中,最終下映,片方將賺得更多。
鞏漢林也是我們大家一直喜愛的演員,幾乎每年春晚都能見到他的身影,早年和趙麗蓉一起打造出無數經典小品作品,如《如此包裝》、《老將出馬》等歷歷在目,後期也出演過眾多電視劇,詮釋各類小人物喜劇角色,但大熒幕之旅一直比較慘淡,2016年的《斷片兒》只獲得1萬元的票房,今年,他的另外一部家庭喜劇片,攜手妻子金珠和兒子鞏天闊主演的《幸福俏冤家》,也才只收到40萬不到的票房。現在,鞏漢林終於憑藉《小巷管家》的票房成績,封頂個人票房巔峰了。
《小巷管家》是一部非常接地氣的電影,觀眾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並能引起強烈共鳴,雖然豆瓣口碑尚未,但從短評中就能看出,觀眾還是非常認可這部作品的,查看了一下地區票房,其中將近600萬票房來自北京地區,也就是說,除了北京地區排的多一些,其他地區基本上很難看到這部電影。
影迷朋友,這種反應社會現實題材的主旋律電影,你會選擇走進影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