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小巨人運動會》中,鄭希怡和田亮兩個人作為嘉賓互相交流育兒心得,結果因觀點分歧一時間爭執不下。
鄭希怡的女兒浸浸剛剛五歲,基本採取“放養”模式。不學程式設計、不憂心文化課學習,更沒有五花八門的課外輔導班。所在的幼兒園只有一塊田地,平時的校園生活就是學習怎麼種菜,觀察生長過程,7歲以前學校都不會教授寫字等文化知識。
聽到鄭希怡的描述,一旁的田亮坐不住了,他認為讓孩子隨大流努力學習是為人父母必須要做的抉擇,因為外部的競爭實在太激烈。“現在的孩子都報班,你頂得住嗎?就算你頂得住,孩子呢?孩子告訴你說,我很不開心,為什麼?因為別人都可以,我不行。”
鄭希怡淡定地反駁:“幹嘛要和別人比,我們大人比來比去,夠累的了!”
不僅僅是明星家庭,在“神仙式”放養型帶娃和“虎媽式”嚴管型育兒之間的爭論,早就成為了困擾無數中國家長的熱門話題。網友們一邊感慨像鄭希怡這樣開明的家長少之又少,羨慕浸浸能夠擁有一個快樂自由的童年;一邊默默認同田亮的教育觀念更為合理,害怕放縱的養育方式會讓孩子在未來面臨更多的人生壓力。
那麼,鄭希怡和田亮截然不同的選擇背後,到底說明了什麼?“放養”與“雞娃”的邊界在哪裡?普通家庭又該如何抉擇?
過於特立獨行,只會給孩子造成困擾田亮家的教育方式是典型的緊抓型,又稱雞娃。他對女兒的教育問題十分注重,森碟就讀於國際學校,一年光學費就需要22-24萬元左右,比喬治王子的學費還要高。
除了日常的文化課學習,田亮熱衷於給女兒森碟報各種興趣班,從小提琴、繪畫,到滑板、衝浪,琳琅滿目,力求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為了讓森碟能夠學好網球,田亮特意邀請澳洲傳奇網球巨星休伊特給女兒做一對一指導,之後還讓女兒進入職業網球俱樂部訓練,第一次參加世界級比賽就一舉奪得了標槍和跑步銅牌。
賽場上森碟揮汗如雨,活脫脫一個專業的網球小明星。但下了運動場,拿起小提琴,換上一身鮮亮的長裙,又自然流露出一股安靜的文藝氣息。
難能可貴的是,田亮不僅盡己所能為孩子提供各個領域的資源和足夠的教育資本,也親力親為付出了許多陪伴的時間。女兒出門訓練,他一有空就負責接送,全程圍觀。在家裡也會陪著做平衡力訓練,父女倆有來有往,其樂融融。
女兒練習小提琴,他就在一旁充當樂譜架,耐心十足。
雖然知道森碟的學業壓力很重,但田亮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現在有個開心的童年,長大後發現周圍的人都很優秀,而自己什麼都不會,難道不會產生很大的壓力嗎?”並表示:“過於特立獨行,容易給孩子造成困擾”。社會大環境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改變,優秀的人總會被優先選擇,這是每一位家長都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因此,在現階段的中國教育體制下,絕大多數家長都認同並踐行者田亮的做法。
在中國一二線城市,很多家長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開始了知識的灌輸,認漢字、學拼音、學英語、練心算、學程式設計……例如,為了應對幼升小的面談環節,家長們既要為孩子製作一封金光閃閃的簡歷,又要四處打聽面談試題,還要教會孩子許多技能。幼兒園尚如此,更不提擇校帶給家長的焦慮情緒,以及這層焦慮傳遞到孩子身上時,孩子所揹負的壓力。去年,上海5歲小朋友的逆天簡歷在網上曝光,正是這種教育焦慮下,超前教育的一種表現。
5歲小朋友的逆天簡歷,圖 / 網路
人氣少年偶像組合TFBOYS成員易洋千璽在真人秀節目《朋友請聽好》中就曾提到,自己從小接受各種培訓,光舞蹈就學習了好幾個種類,包括拉丁舞、中國舞、民族舞,再到街舞。除此之外,還要學習葫蘆絲、手風琴、笛子、魔術、變臉等等課程,整個少年時代異常忙碌。
雖然小時候的他並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做法,但如今作為一個成熟優秀的藝人,再回望自己一路走來的求學經歷,他表示這些課程對自己人生道路的幫助很大。
放養教育,普通家庭的虛無幻想其實鄭希怡會選擇“放養式”的教育模式,和她本人的成長與人生經歷息息相關。鄭希怡的女兒梁浸浸在出生時不足5斤,因呼吸系統問題被轉到東區醫院兒童及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接受治療。所幸最後有驚無險,浸浸的情況成功好轉,但這場意外的出現無疑讓鄭希怡更加珍惜自己的女兒。而鄭希怡小時候在父母的嚴格教育下長大,被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包圍,根本沒有時間出去玩,所以成為媽媽之後,她決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保護她的童年。
鄭希怡為自己女兒挑選的學校,其實是一所理念超前的小眾學校。學校的目標受眾大多是思想前衛、受教育程度高、有較高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的家庭,對於大多數的普通家庭而言,根本望塵莫及。陶行知曾說:“我們對於兒童有兩種極端的心理,都對兒童有害。一是忽視;二是期望太切。忽視則任其像茅草一樣自生自滅;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父母過度焦慮孩子的學習,可能會讓孩子形成逆反心理,讓親子關係變得疏遠。但另一方面,如果沒有足夠的家庭背景支撐,一味聽信讓孩子“慢學”,缺乏必要的管教和引導,可能會讓孩子在未來喪失選擇的權利,變得被動、無所適從。
演員黃覺和麥子家,他們的育兒觀也很“佛系”,完全不上網課,但背後卻不是單純的放任,而是充滿了鬆弛有度的智慧。麥子女兒小棗6歲,文化課統統都不學,連9都會寫反,唯一學習的是芭蕾舞。
黃覺麥子的女兒小棗,圖 / 《天天向上》
麥子兒子8歲,三年級,麥子覺得網課一天下來既費時間又效率差,於是自己按照課本整理出教學內容,親自教學,把一天的課濃縮到兩三個小時。
黃覺麥子的女兒小核桃,圖 / 《天天向上》
夫妻兩看似佛系的教育背後,充滿了為人父母的自信與智慧。他們可以一起做Pizza,互相傾心誇讚,也能一起玩手機、Ipad。他們不超前教育,把興趣與快樂放在首要位置。對於6歲的小棗,麥子只給其安排興趣啟蒙。麥子跳芭蕾舞出身,她在女兒身上也看到了學舞蹈的潛質,因而她化身芭蕾舞老師,親自為女兒教授舞蹈基本功。
圖 / 《天天向上》
在練舞蹈的過程中,棗子因為不想多次劈叉而鬧了情緒,哭鬧起來不想再練。麥子的智慧在處理這次小危機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首先,當女兒情緒不對時,她沒有強迫孩子繼續練習,而是讓女兒安靜、緩解情緒,“你想休息可以和我說的。”其次,在與女兒溝通時,她全程跪蹲,與女兒平視,表達對女兒的尊重。
圖 / 《天天向上》
對於興趣愛好,麥子有深刻的認知,她說:“我有個比較固執的想法,我覺得人很少天生有愛好。比如說,我喜歡打籃球的前提是我會打籃球。我喜歡跳舞的前提是我會跳。那這個動詞,需要花時間去學會它。現在這個過程,就是讓他們先學會。你可以對我說,你真的不喜歡。我Ok,你可以放棄。但如果你在沒學會的時候,因為這件事太難了,你就放棄,我是不允許的。”
圖 / 《天天向上》
在玩電子產品的問題上,黃覺說:“我們不排斥玩手機、iPad,因為以後多媒體是他們的世界,是他們應該去掌握的。”既然孩子避免不了接觸多媒體,那麼就讓他們學會在一定限度內使用。在麥子家,孩子如果想下載一個遊戲,必須解除安裝掉一個遊戲,以此讓孩子學會取捨、判斷。他們有一個遊戲時間,爸媽、孩子一起安靜地玩電子產品。
圖 / 《天天向上》
麥子和黃覺也絲毫不擔心他們會沉迷,麥子說:“我們不想把這個慾望放大化。我們希望他們知道網路是什麼,也就那樣。這樣他們就不會特別渴望它。”在這個家庭中,說姐看到了尊重與信任,規則與自由。而從充滿愛與規則的家庭中走出來的孩子,情商、智商一定不會差。
父母的教育觀念,應該因人而異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書籍《愛、金錢和孩子(Love, Money & Parenting)》中曾明確提到,父母的養育風格,其實和社會經濟狀況有著密切的聯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會選擇以怎樣的方式養育孩子是由外在的社會環境所決定的。
一般來說,貧富差距越大、教育投資回報率越高,這個國家或地區的父母就會越發傾向於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傾注到孩子身上,搶跑與競爭的態勢自然就會形成。所以,樂於“搶跑”、“推娃”的家長們如果普遍存在,那也是環境所迫,被社會焦慮所裹挾。對此,法布里奇奧認為:我們無法簡單定義養育方式的好與壞,父母無論怎麼選,都符合經濟學原理,都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耶魯大學國際和發展經濟學教授法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
雞娃並不單純意味著壓榨孩子,放養也不會是放任自流。站在“雞娃”和“放養”兩端的田亮和鄭希怡,教育觀念各有可取之處,但普通家庭卻不能照單全收。田亮認為,每個孩子一出生都站在了人生賽道的起跑線上,大家一起出發,卻不在同一個高度。雖然好的出身並不能確保孩子一定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起點低的孩子想要獲得同等的成就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鄭希怡認為,不必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適應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會有所區別。如果父母過度焦慮,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可能會面臨自卑、抑鬱的情緒。重要的是發現孩子自身的閃光點,挖掘自己的才能,才能成長得自信陽光。
針對此,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也為深陷育兒焦慮的父母們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是不要盲目搶跑,僅將上培訓班、升學、刷題及知識的灌輸當成重點,在童年,一定要給孩子留有自由探索的成長空間。
每個孩子都有其內在的成長規律,一味強調搶跑與提前有害無益。尊重規律,相信孩子,有節制、有方法地學習知識,才能事半功倍。與之相比,“情緒管理”、“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高效合作”、“融入集體”等軟性技能,才是家長們需要下功夫的,因為它們將伴隨一個人的一生,成為終身學習的基石。其次是掌握正確的溝通技巧,引導好於命令,協商勝過安排。當父母採用一種非常強硬的態度,強迫孩子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傾聽他們的想法,孩子的某種天賦和可能性,就有可能被浪費。
最後,就是要主動從過度的育兒焦慮中跳脫出來,將更多的時間精力用來提升自己,而非強迫孩子。古往今來,真正培養出精英人才的,無不是自身也極其優秀,家風,是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言傳身教的說服力勝過一切。與其早早地把孩子架上硝煙瀰漫的賽道,還不如自己整裝待發,衝在前頭。
沒有任何一種教育方式是絕對正確、完美的。事實上,每一種教育方式在踐行過程中都會遇到許多許多的難題,而父母的看似不同的育兒選擇很大程度上源自於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的迫使。或許對於我們這個時代來說,真正需要糾正的不僅僅是父母口中的“雞娃”和“放養”模式,而是這個被焦慮深刻捆綁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