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董潔在社交平臺上曬了自己和兒子的親子照。

不但沒有收到祝福,反而遭到網友一片批評。

照片中,頂頂身著正裝,媽媽穿著潔白的婚紗。母子倆親密無間,嘴對嘴親吻。

拍攝結束後,董潔表示,自己之所以化身為“新娘”,是想提前當頂頂的小公主。

以後等兒子結婚時,可以把照片拿給他的新娘子看,比較一下誰更漂亮。

雖然董潔可能只是想表達母子情深,但這番話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

未來婆婆要和未來媳婦比美,我們著實為頂頂未來的媳婦捏一把汗。

母子共生實屬正常,但若母親對兒子過度情感依附,就不那麼美好了。

01

錯位的母子關係,愛越深,傷越深

有位網友曉雲吐槽:婆婆就是見不得老公對她好。

老公特地做飯給她吃,吃飯時,給她夾菜。

婆婆莫名感傷嘆氣,酸溜溜地說,果然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呀。

不僅如此,婆婆勸說兒子不該對兒媳太好,這樣會沒有家庭地位,怕老婆的男人沒出息。

一開始,老公還不為所動。可時間久了,態度就逐漸變了。

曉雲發現,老公不再主動幫她做事,還經常在婆婆面前對她趾高氣揚,吆五喝六。

他似乎在向母親證明:你看,我才不怕我老婆呢。

有一次,曉雲加班到深夜,一條內褲忘記了洗,放在了衛生間。

婆婆竟然故意把她的髒內褲拍下來,洗了內褲之後,打電話給兒子告狀,抱怨兒媳連內褲都不洗,還要自己當老媽子幫她洗。

老公聽了很生氣,就直接打電話給曉雲,劈頭蓋臉把她大罵了一頓。

當時,曉雲正在公司上班,接到老公的電話,又委屈又氣憤。

多數時候,婚姻不是從面紅耳赤中崩塌,是從一頓飯、一通電話、一聲問候中開始變質。

最終,曉雲和老公選擇了離婚。

曉雲婆婆對兒子錯位的愛,不僅傷害了媳婦,也在無形中傷害了自己的兒子。

正如心理學家李雪所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質上已經精神死亡。”

那些被母親過度感情依附的孩子,長大以後往往性格懦弱,優柔寡斷,缺乏內在的價值感和歸屬感。

而這些內傷,很少有人能看見。

02

為什麼很多母親都容易對兒子產生過度情感依賴?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指出:很多媽媽容易出現兩種母性障礙。

一種是母親強烈的利己主義,無法形成對孩子的“原始母性的專注”。

另一種是母親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全神貫注,甚至將自己的自體借給孩子,覺得自己是為孩子而活的。

第一種缺失,往往會讓孩子因為缺乏母愛而導致心理問題。

而後一種障礙常不易被人察覺,因為它看上去很美好。

這種母性障礙有2種表現形式:

(1)錯位的愛:親密關係的情感缺失,投射到親子關係上

有的孩子會被父母投射,扮演不屬於自己的角色,比如代償配偶、實際家長……

有一期《媽媽是超人》裡,董潔母子倆去買衣服。

頂頂不喜歡逛街,卻被董潔沒完沒了的“頂頂”、“頂頂”地叫。

頂頂好奇地去看攝像機時,董潔在一旁撒嬌:

“你一點都不心疼我”!

當時,頂頂才七歲,卻要像個“男朋友”一樣,安慰媽媽,給媽媽找存在感。

很多網友指責董潔:把兒子當“老公”使,向兒子索取情侶間的情緒價值……

孩子就是孩子,他應該扮演屬於他自己的角色。

但其實,她們也不想這樣。

只是,這些母親在親密關係中沒有得到愛的滋養,甚至受到了傷害,兒子便成了在這個世界上唯一安全的男人,把希望全都寄託在兒子身上。

久而久之,母子倆就變成了:事實上的母子,精神上的夫妻。

而兒子一旦結婚,把重心轉移兒媳身上,母親就會覺得兒子背叛了她。於是,她會想辦法“分離”兒媳,把兒子的關注力奪回來。

(2)越位的愛:過度控制失去了自我的空間

還記得電視劇《愛的釐米》裡,那個讓人“透不過氣”的“徐媽媽”嗎?

徐媽媽離異後,一個人含辛茹苦把孩子徐清風拉扯大,培養成留學博士,醫院的精英醫生。

兒子就是自己的一切。

正如她說“我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我的兒子,我是全身心的投入和奉獻,對於我兒子的學業,生活,思想和感情,我全部要抓。”

兒子吃餃子,一定要是她指定的餡兒;兒子穿衣服,一定要按照她的眼光;兒子睡覺,她連窗外的幾隻小鳥都要趕走;兒子工作,她在附近開酒店,每天定時定量送滋補湯;兒子找物件,她一定要層層把關……

結果呢?兒子徐清風被嚴實的母愛包圍,喘不過氣來。

徐清風被迫與女友分手後,徹底爆發:“我放棄談戀愛,我放棄結婚,行了吧!不會有任何人把我從您身邊搶走!”

魯道夫·德雷克斯在《父母挑戰》一書中說,對那些控制型的父母而言,愛的唯一目標是佔有,其本質是恐懼,其意圖是索取,其過程則往往充滿嫉妒。

這種愛自負且不可靠,因為它只考慮到了給予愛的這一方的願望和需要。

NLP大師李中瑩認為,父母與孩子之間有3種愛:自私的愛,愚蠢的愛和智慧的愛。

自私的愛,為滿足父母意願而減少孩子發展機會.愚蠢的愛,為滿足父母自私的愛,而犧牲自己人生髮展的機會。智慧的愛,給孩子最好的照顧,讓他在充滿力量與愛的環境中成長,培養出充分的照顧自己人生以及獲得成功快樂的能力。

徐媽媽們可恨,其實也很可憐。

她們的愛,是第二種愛,充滿悲情。

當徐媽媽聽到兒子說再也不結婚時,她傷心欲絕,一個人趴在沙發一角泣不成聲: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沒那麼想,我想做個好媽媽。

她的心痛是真切的,因為她們在竭力控制孩子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慢慢地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有多少母親,這一生都在為孩子奉獻,在歲月的蹉跎中,忘記了自己。

03

愛到極致,是捨得放手

我也是一位母親,晚來得子,很愛自己的兒子。

全職在家帶娃7年,和兒子相處有歡笑,有眼淚。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越來越覺得母子一場,是緣分,也是功課。

(1)放過自己,找回內在的力量

親子關係的實質,是處理好和自己的關係。

我們往往太在意維護好母親的形象,很少會坦言自己被孩子的需求搞得心力交瘁。

然而,為了呵護孩子,我們也需要獲得呵護。

所以,先放過自己,時刻提醒自己:

我們是人,都不完美;我們愛孩子,更要愛自己;要想讓孩子活出精彩的人生,我們要先綻放自己的生命。

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不僅僅是成為一個母親,更重要的是成為自己。

(2)放過孩子,給他自我成長的機會

心理治療師菲利帕·佩裡在《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中說:

我們和孩子之間天生有一種情感上的羈絆,但羈絆不單只是親子關係,也可以是一種心靈投契,兼具愛與喜歡的感覺。誠實而開放的關係,有益於彼此。

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天生智力低下,但他的一生絕對精彩,創造了很多奇蹟。

他母親在臨終前一段話,我特別有感觸。

躺在病床上的母親說:我相信你能實現自己的命運,你要憑藉這上帝所給予的做到最好。”

阿甘還是有點困惑,問道:“我的命運是什麼?媽媽。”

母親告訴他:“你要自己去弄明白。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哪種。”

阿甘的母親是了不起的母親,她深深懂得: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牽手不能一生,只能一時。

養育孩子的精髓是:及時地牽手,適時地放手。

(3)自我覺察,保持界限感

健康的親子關係,都完成了從共生到分離的過程。

正如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所說:

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母子一場,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份,深情只在這漸行漸遠中才趨於真實。

若母親把順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讓孩子童年貧瘠,又讓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深以為然。

愛與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恆的主題。

健康的親子關係,充盈著愛,也懂得分離。

最後,和你分享一首紀伯倫的詩: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與天下父母共勉。

25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王櫟鑫離婚十天疑似結新歡,網友:愛不會消失愛只會轉移只會氾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