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明星收禮行為引發廣泛關注。
何炅瞬間被推到風口浪尖,頻繁出現在微博熱搜。
為什麼這件事,會引起如此大的轟動呢?事件的起因究竟是如何呢?
他是著名的童話大師,他的IP作品《童話大王》和《舒克與貝塔》是許多80、90後年少時的回憶,幾乎承包了許多人的童年,深受大家的喜愛。
於是有許多小讀者就經常給鄭淵潔寫信,但由於信件太多了,都是熱心讀者的真誠心意,他覺得都是價值連城的東西,就不捨得丟掉,於是就在北京買10套房用來裝信。
沒想到,鄭淵潔回覆,那些信他還儲存著。
大家都被他的這種用心所感動,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竟然還特地保留著讀者寫給他的信。
網友紛紛稱讚:童話大王,就連買房的理由,都如此童話。
對比之下,反觀其他明星,卻將粉絲送的禮物“棄之糟粕”。
有網友就爆料出,快本主持人吳昕、杜海濤將收到的禮物,在二手平臺閒魚上販賣。
然後有網友就追溯到,在《口紅王子》的節目中,沈夢辰也爆料出海濤曾將粉絲送的應援品,直接作為送給她爸媽的禮物,連上面的標籤都沒拆。
接著,又衍生出何炅曾在節目中,自曝收到很多粉絲送的禮物。
雖然他曾在微博上、節目上呼籲粉絲不準送禮物,但實際上還是收了一些的。
於是,網友們又攻擊:
“表裡不一,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實誠。”
但是,為何那麼多明星收禮,就何老師頻頻上熱搜呢?
為什麼何炅,成為此次事件被”群攻“的物件呢?
因為他是何老師,是湖南衛視的金牌主持人,是各大綜藝節目的收視率保證,是娛樂圈公認的好人緣,是出道多年毫無黑料的藝人。
槍打出頭鳥,大抵如此吧。
所以湖南衛視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何炅自然首當其衝。
隨著輿論發酵,這件事越演越烈。
文中提到的粉絲後援會,為了偶像的面子而下血本,才是此次事件的重點。
可以注意到,海濤和何老師收的禮物都是屬於應援品,是其他明星的後援會送的禮物。
何為後援會呢?
通俗解釋為,明星的粉絲組織團體,為明星提供背後的援助和支援,也會獲得一些與明星面對面的機會。
而後援會為了讓自家藝人在節目中得到關照,就會向節目組和主持人送禮物。
這也許是所謂的“人情禮儀”,本無可厚非。
但問題就在於,攀比越來越嚴重。
粉絲為了明星,自己省吃儉用花大價錢,甚至可能花著父母的錢去給明星撐場面。
倘若禮物是物美價廉的小禮品,也無傷大雅,但有很多都是價值不菲的貴重物品。
近幾天,後援會將禮物公告出來,簡直令人瞋目結舌。
張雲雷第一次參加快樂大本營錄製時,後援會送了5個主持人,每人一塊10克的金條,價值兩萬多。
李現有次去快本宣傳新電影,他的後援會為了給偶像彰顯牌面,出手極其闊綽。
不僅給快本的主持人送禮,連工作人員和那期嘉賓都一併送禮,幾乎人人有份。
各大奢侈品一應俱全,耗費了32520.77元。
無獨有偶,蔡徐坤、鄧倫、白宇、小鬼、劉宇寧等明星的後援會,都送了快本主持人不少禮物。
其中都是奢侈品居多,網友以此推測,可能上節目的很多嘉賓的後援會,基本上都這樣“表達心意”。
這種行為彷彿已經成為了娛樂圈的“常態”,形成了一種“飯圈文化”。
甚至為了攀比,不惜花更高的價錢,送出更奢侈的禮物,以彰顯自家藝人的地位。
本以為事情深扒到這裡,就到此為止了。
但輿論的浪潮擋也擋不住,後續又有網友扒出,不止是收禮,還“強買強賣”。
在食物應援上,2900元的下午茶套餐,最後要粉絲後援會掏8500元購買,甚至曬出了賬單。
原本後援會的食物,是由她們自己購買,交給工作人員帶進場。
但現在規定,必須交錢給工作人員,代為購買。
粉絲不能私自購買食物,必須要透過“快樂粉絲會”在《快本》指定合作商家購買,才被允許送到主持人和工作人員手裡。
而且數量規定是80份,最後粉絲交付的價錢要比實際費用多幾倍。
很多明星後援會,都曾曬出過對得上號的食物應援證據。
另外,眾所周知,快樂大本營的門票,從來不公開售賣。
但有網友發帖表示,曾在黃牛手上花9000多元,買了快本的門票。
不少網友也附議,自己也曾在黃牛手上花高價買到過門票。
那為什麼快本的門票,會到黃牛手上呢?
也許是贈與的票,被二手轉賣,但有不少人質疑,會不會是節目團隊與黃牛合作,而將票價抬到那麼高的。
後援會的粉絲,為了看到偶像,必定在黃牛手上花了不少錢買門票。
除此之外,甚至有網友爆料,連公益活動“快樂臉盆計劃”竟也是後援會出資,還曬出價目表,上面的明細表,跟某明星後援會的支出表幾乎一樣。
目前捐款人次為4724,已籌集82418.55元。
網站上對於專案發起的介紹、目標以及進展,都有明確說明,面向公眾籌集善款,其中如有粉絲們的自發參與,也是符合規範的。
湖南電視臺針對鋪天蓋地的輿論,在微博上公開宣告:
但依然沒有平息此次風波,因為這也許只是“飯圈文化“的冰山一角。
這其中的“人情禮儀”,可能早已轉變為“人情利益”。
粉絲送禮物給偶像,早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件了。
一開始,只是粉絲表達喜愛的一種方式,在見面會、生日會、機場送送禮物也實屬正常,不少粉絲還因為偶像拒收而傷心難過。
但也有不少土豪粉絲,會送一些價格不菲的奢侈品,便引發了諸多爭議。
去年,女團成員孟美岐過生日,粉絲直接送了一卡車的禮物到她公司,簡直令人目瞪口呆。
也有在機場,粉絲蜂擁送禮物的場景。
吳宣儀像過年般,一手一個禮物,滿載而歸。
不少人便調侃道:
海南富婆的稱號,都是靠粉絲養活的吧?
明星拿著高酬勞、高代言費,年收入比普通人高很多倍,
卻好意思拿粉絲買的貴重禮物,未免太“不知廉恥”了。
也有人認為,一個願意送,一個願意收,就沒有傷風敗俗之說,出於你情我願,就沒什麼好品頭論足的。
客觀來講,收禮物本無可厚非,畢竟是粉絲的心意體現。
但禮物的價值和價錢是兩碼事,粉絲可以送信或者送一些小禮物,既不給偶像心理壓力,又不會給自己增添經濟壓力。
倘若價錢超出一定限度,那也許就變了味道。
當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有不少明星,是隻收信件不收其他禮物的。
他說,會打人。
這也許,才應該是正確的處理方式,可以接受你的心意,但又不鋪張浪費。
迫於輿論壓力,何炅前兩天在微博上公開表示:
此前,確實有明星的粉絲會送禮物前來問好,
由於實在不好拒絕就收下了,但今後會以此為戒,再也不接受應援禮物。
其實,何老師在很久之前,也曾在節目中呼籲粉絲不要再送禮物了。
不論是粉絲送禮物給偶像也好,送給節目組或主持人也罷,這種風氣都不應該盛行。
在娛樂圈,這種現象可能已經司空見慣了。
明星上綜藝節目、開演唱會、參加宣傳會等,經紀公司不會去搞應援。
而都是粉絲後援會承擔所有費用,去準備應援禮物送給主持人、明星嘉賓、明星本人、媒體、工作人員。
汪涵也曾在節目中表示過,有藝人來上節目,粉絲為了讓主持人好好照顧自家藝人,就送各種禮物。
但也正如汪涵老師所言:
“他們的錢,你不知道是辛辛苦苦賺的,或者是向父母要的,它完全可以用到更應該去的地方。”
而作為粉絲,喜歡一個偶像,不是看你為他花了多少錢,不是看你在飯圈的地位,更不是看你送給偶像多少昂貴的禮物,這從來不是追星的意義。
追星,本質上應該是在追自己。
偶像應該是榜樣,朝偶像靠近是為了共同進步,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才是追星最大的意義所在。
蔡康永曾寫給追星女孩:
“假如你愛他,請你也為他好好尋找自己生活的支點,
不要為他迷失了既定的軌道,關掉電視的片刻請回歸平靜,擔當起原來的角色。”
應更多地關注他的作品,更少地關注他的生活。
追星的同時,請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這才是“理智追星”。
無論如何,在追逐光的同時,希望你自己能夠變成一束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