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
賀歲檔說了這麼久的“重磅炸彈”,終於炸出一個真的。
今年唯一一顆,貨真價實——
核彈。
Sir沒誇張。
就憑預告片裡的3秒鐘,腎上腺素瞬間拉滿。
- 什麼爆炸品?
- 世界最小的核彈之一
拆炸彈,變成拆核彈。
炸隧道,升級到炸大樓,炸大橋,炸機場……
香港電影,還是你“狂”——
拆彈專家2
兩組噱頭十足的“CP”。
邱禮濤+劉德華。
幾乎每年都有作品的港片勞模,二人去年的《掃毒2:天地對決》,12億票房,近年市場表現最成功的香港電影之一。
另一組Sir更期待。
劉德華+劉青雲,《暗戰》搭檔時隔二十年後迴歸。
雙影帝飆戲。
再加上全面升級的製作。
會有多爽?
觀眾已經給出答案——
淘票票9.3,貓眼9.4,豆瓣開分8.0,上升至8.1(Sir沒記錯今年商業大片不超3部)。
大多數人應該打死也想不到。
2020院線華語片最後一炸,會來自“半死不活”的香港電影。
但Sir覺得這不是意外。
《拆彈2》當然是一件香港電影手藝人合力用心完成的工藝品,它更是這群人突破刻板的“試驗品”。
它好就好在——
既保留著濃郁“港味”,又試圖擺脫長久以來的“港片慣性”。
什麼是“港味”?
莊文強導演曾在知乎一針見血:
功利主義。
最短的時間,要最多的效果。
不僅是觀眾要什麼給什麼,還要雙倍,甚至三倍奉上。
《拆彈2》就極其“功利”。
於觀眾,它首先是一部買票絕不吃虧的片子。
所有感官衝擊都不藏著掖著。
直給到赤裸。
大噱頭,核彈恐襲香港。
安危繫於一線,失敗,就是史詩級災難。
不僅是幾百萬條生命,核爆的汙染會導致港島至少25年沒法恢復。
換言之,核威脅面前,香港無比脆弱。
大場面,預告片能給到足夠的想象:
世界級地標,88層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IFC),炸。
4.9萬噸的青馬大橋,炸。
迫切想抓住觀眾的野心,在開篇5分鐘暴露無遺。
核彈從地鐵抵達機場,人群恐慌,緊急疏散。
按以往套路,應該是拆彈專家出場,在千鈞一髮間化解危機。
呵呵。
接下來一幕Sir想都不敢想——
警察還沒到場,市民還沒疏散,連停機坪的工作車都還在正常運轉著。
鏡頭一切。
火焰如巨獸般,碾壓整個機場。
瞬間,年吞吐量近7500萬人次的香港國際機場。
化為灰燼。
當這一幕在IMAX大銀幕上出現時,全面升級的特效帶來的沉浸感,相信能夠給觀眾帶來最強烈的視覺衝擊,腎上腺素飆升。
△ 這特效看IMAX版的體驗絕對超爽
而這種上來就亮底牌。
只有香港電影敢這麼賭。
別以為這就完了。
最重要的,大沖突。
Sir不得不佩服香港電影人真敢,真快。
細品電影裡的正反兩派:
一邊是恐怖分子,由境外組織牽頭,吸納各種邊緣人群,利用他們對社會的不滿,對現狀的憤懣,投運炸彈恐襲香港,試圖擾亂安定,挑動人心。
另一邊是港警(拆彈專家),他們冒著極大的危險,犧牲自我,拆除炸彈,一次次用血肉之軀維護社會治安穩定。
熟悉?
只有香港電影會這麼“野”。
當電影倒映現實,尤其在大銀幕。
《拆彈2》從立意就超出了第一部,不再侷限於警匪片,反恐題材,歌頌職業精神。
而是直截了當地點明:
這是一場更殘酷的血肉互博。
從裡到外,《拆彈2》都突出了一種港片特有的風格:
該蹭就蹭,又能把電影的商業娛樂屬性點滿,絕對值得在影院以超大銀幕感受。
Sir只能說,這可能是你能在當下大銀幕看到的,最原汁原味的邱禮濤作品。
勞模不亞於劉德華。
入行36年,作品近百部電影,風格冗雜。
大尺度B級片、純愛小品,社會題材的作者電影,頂級製作的商業大片,他都遊刃有餘,來者不拒,是投資人眼中,最具有價效比的導演。
簡單介紹他戰績:
八成預算拍出《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300萬拍《等候董建華髮落》,1000萬+14天拍《愛情夢幻號》,21天拍《原諒他77次》……
關鍵是,快並沒有影響他的質量。《叉燒包》捧出金像獎影帝,《董建華》提名金像獎最佳導演,《77次》票房近7500萬。
《拆彈2》大手一揮,追加投資。
以至於他都坦言,這個戲拍得難(當然不僅僅是花錢難)。
所謂港片的“功利”,就在實誠。
你肯花錢,我就往好的給你做。
更難得的是。
邱禮濤在力求價效比的同時,又做了件叛逆的事。
物件,“香港老好人”劉德華。
別以為劉德華“民間特首”的外號只是個梗。
2017年,香港民調。
劉德華依然出現在特首“人氣榜”第五位:
可見劉德華在觀眾心中好人形象的根深蒂固。
現實中真正意義上把劉德華放在反派位置上的電影,就三部。
杜琪峰/韋家輝的《全職殺手》;爾冬升的《門徒》;劉偉強/麥兆輝的《無間道》。
可即使演反派,劉德華在電影中多數狀態依然瀟灑,帥氣。
△ 《全職殺手》
邱禮濤想更進一步。
他要逼出一個撕裂、焦躁、混沌的反派。
真正的“壞人劉德華”。
拆彈專家潘乘風(劉德華 飾)在一次行動中,失去左腿,終身殘疾。
雖然康復後裝上義肢,也透過各項嚴格體測。
但他依然失去衝鋒一線的機會。
從此性情大變,離群索居。
五年後,潘乘風意外在一場大型爆炸案中被捕,警方卻發現他失去記憶。
裝的?
電影所有懸念,全部壓在潘乘風身上。
不僅是他的真實身份。
更是他的選擇。
電影出現過各種互相矛盾的煙霧彈:
同僚眼中,他是從炸彈客手下救小女孩的拆彈英雄。
為了救人可以豁出性命。
重案組眼中,他是身背十八條人命的持槍通緝嫌犯。
當場擊斃都不嫌多。
高層眼中,他又是身負秘密任務,執行反恐計劃的臥底。
牽一髮動全身。
但問他自己,卻說——
我不記得了。
這也是劇本在劉德華角色上設計出的最大看點:
當你的身份和記憶,已經關乎幾百萬人生死的時候。
“你是誰”重要。
還是說,你可以是誰,你必須是誰,更重要?
《拆彈2》作為續作,絕非簡單的製作和體量上的升級。
邱禮濤終於在這一部中露出他向來尖銳的獠牙。
他將整個系列徹底按在了善惡間的模糊與粘稠中,露出一副猙獰卻迷人的面孔。
多面潘乘風。
三位一體。
劉德華在電影中分裂成三個角色(至少)。
其中有兩個還是殘疾人。
警隊裡的他:
陽光樂觀,樂於助人,救人連命都不要,一個典型的英雄形象。
受傷後得知不能迴歸一線的他。
偏激,悲觀。
不僅怨恨自己的殘疾,更是變得敏感多疑,和身邊所有人都產生矛盾,逐漸銷聲匿跡,離群索居。
劉德華的演技也有著清晰層次。
不甘心,暴怒,再到完全失去希望時,臉上完全沒有了情緒。
復仇已是唯一選擇。
但失憶後,又換了一個樣子:
茫然無措,情緒波動更大,發起火來更加歇斯底里。
此時的爆發又與之前不一樣。
可見難度之高——
一個角色,三種身份;
一種身份,又三種情緒。
連劉德華自己聊起這個角色,都無法掩飾內心的爽。
誠然,電影不是完全沒有缺點。
反轉揭開過早,人物轉折有生硬的地方,過度聚焦潘乘風以至於沒有給其他演員如謝君豪等更多發揮空間,都是電影比較遺憾的地方。
但Sir可以放心地說,瑕不掩瑜。
《拆彈2》依舊是近幾年我們能看到最具突破性的港片之一。
它的突破在於——
用偏向暗黑的視角,重新梳理著我們在正義光環下所預設的秩序與規則。
在Sir看來《拆彈2》像是一部港版的《小丑》。
不同在於。
後者是隱喻,前者是明喻。
後者講述一個被逼瘋的人,如何在被擠壓得扭曲的社會里,陰差陽錯地稱“神”。
前者,則是一個被體制和輿論造出來的“神”,如何重新做回一個人。
儘管《拆彈2》囿於商業與尺度的考慮,無法做到像《小丑》般尖銳。
但Sir依然為此動容。
動容於,這位年近60的香港導演依然沒放棄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追問。
對社會題材的熱愛,導演甚至一度表示過:
如果有投資方願意投社會題材的電影,我會非常高興,並且我會選擇把《拆彈專家2》推後一點。警匪片今年不拍明年還能拍,但有關社會題材的電影,今年有機會不拍的話可能明年就沒有了。
邱禮濤還是那個邱禮濤。
他就像一個鑽研嚴肅文學,但日常卻靠寫黃段子和下流笑話餬口的作家。
再宏大的危機衝突,再酷炫的特效場景,再大牌的明星演繹……
終究是他的障眼法。
收束到最後,決定勝負的,還是一個個渺小的人。
他們的善惡、取捨、人心向背,也是舉在我們眼前的一面鏡子。
Sir希望香港電影一直能當好這塊鏡子。
哪怕它再老,再舊。
吹開灰塵——
它依然能照出我們可能不願意面對。
卻最真實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