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是《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參與者吳鎮宇59歲生日。塑造了多少經典「陰翳狠辣」的反派角色,然而私下生活裡的他絕對是鐵漢柔情的典範。
別人都是“坑爹”,只有吳鎮宇在不停的“坑娃”,“坑”到兒子費曼都到微博上喊話了...
費曼藉著給爸爸慶生的名義,在祝爸爸生日快樂,健康平安的同時向無蒸魚【老巴】喊道別再偷我的車和牛奶了。
有的網友就被這個無蒸魚搞迷糊了,這是個什麼愛稱啊?仔細讀幾遍,就知道其中含義了,無蒸魚不就是“吳鎮宇”本魚了嘛~
兩個人的梗一茬接一茬。這樣的互動簡直不能再有愛了。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抱怨和孩子之間“難溝通”、孩子“不聽話”。
其實,細看費曼以及當年《爸爸去哪兒》中其他孩子們的成長,家長和孩子之前和諧的關係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
對待孩子的教育上,這些父母們都有自己獨特的育兒之道。
1、父母與孩子,理解也是相互的六年前,吳鎮宇帶著費曼上《爸爸去哪兒》的時候,收穫了多少老阿姨們的芳心。
在節目中有一期讓我印象很深的事情:
費曼在錄節目時磕到眼睛,吳鎮宇當場發火。一度引發全網熱議。
哪個孩子受傷了,父母不得著急冒火?
就算平時再怎麼冷靜的人,一旦碰到孩子問題也會慌了神...
但,後邊吳鎮宇處理事情的方式堪稱是教科書式演繹了。
他告訴費曼,他生氣不是自己調皮受傷,而是受傷了不第一時間告訴他。
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不摻雜任何雜質」,「不求任何回報」的愛。在外面受了傷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爸爸媽媽。
其實,我們小時候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因為害怕父母擔心、訓自己而在自己受委屈,被欺負,受到傷害,也沒有第一時間告訴父母。
我想這也和當今社會那麼多兒童受到侵害有一定的關係:沒有處理好親子間的親密關係,沒有與孩子建立起信任感。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不用一直端著自己的態度,只要在不破壞原則的基礎上,跟孩子成為朋友、成為兄弟又何樂而不為呢?
2、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父母參與《爸爸去哪兒》開播7年了,那個風一樣的女子也長大了,僅僅12歲的“森碟”已經是一個近一米七的少女了。
現在的森碟仍然是乖巧懂事,人見人愛的女孩。她可以說完美繼承了田亮的運動天賦,無論是在打網球還是在其他運動方面都表現的極為不凡。
性格開朗、笑容陽光。
誰能想到,在《爸爸去哪兒》播出時,她還是個見到很多陌生人的她,總是眉頭一皺就哭得梨花帶雨的小女孩。
在森碟的成長中,作為父親的田亮總會鼓勵森碟做她想做的事情,會在森碟需要他的時候陪在他身邊。
會經常和女兒溝通聊天,進行友好的互動。
對森碟的教育,從來不是揠苗助長,而是「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給予孩子最大的自由,不違背孩子的天性。
在女兒面前,以身作則,在要求女兒做什麼事情之前,自己會先做到,會給女兒做一個好的學習榜樣。
我們也是如此。
想改善和孩子的溝通,就要先學會照顧他的感受。
面對問題時不要站在「大人角度」一味的說:
“你不能這樣...不要那樣...“
“你看xx家的孩子那麼優秀...“
不能只顧著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我們要做的是參與進孩子的成長,成為他的夥伴,共同克服困難,陪伴他解鎖一個又一個的新領域。
3做孩子的頭號粉絲前兩天,吳尊在微博上曬出了一家人在海邊度假的照片,其中女兒NeiNei墨鏡長髮的照片也引起網友們熱議。
吳尊回覆:是不是「爸爸太會拍」的原因呢?
大愛在於心,小愛在於行。在吳尊的鏡頭裡都是孩子最美的樣子。在每位父母的眼裡,孩子也是最可愛的存在。
有了小孩之後,很多媽媽表現手機裡自己的照片屈指可數,取而代之是各種孩子的影片照片。總是忍不住的想曬娃,想把他的可愛他的好告訴全世界。
我們經常會看到吳尊帶孩子們到處遊玩,參加各種比賽,在社交平臺上曬出的不是兒子的照片就是女兒的照片。
在孩子面前,他不再是風靡一時的偶像劇男神,而是變身NeiNei的「頭號粉絲」。
當他收到的女兒做的蛋糕時如獲至。即使過期了吳尊也不捨得扔。
這麼有愛的家庭氛圍,養出來的孩子怎麼會差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我們要做的,是發現他的「可愛之處」。
4、接受不完美,找到最耀眼的自己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總是免不了吵吵鬧鬧。六月的天,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遇到孩子鬧脾氣時,不妨學著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強勢壓制,治標不治本,孩子只會因為恐懼而暫時示弱。
如果我們不接納孩子的情緒,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不應該產生這樣的情緒,產生內疚和焦慮,甚至影響精神和心理健康;幫孩子「說」出他的情緒,學會正確表達。
總之,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吧。
晃眼間,《爸爸去哪兒》中的孩子都在悄悄長大。
每個孩子都成為了獨一無二的自己。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能做的,是用愛陪伴孩子,給孩子成長的空間,給他時間。慢慢地,他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最耀眼模樣。俗話說,沒有一百分的父母,只有百分百的愛。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長大。
也許我們在育兒過程中犯過很多錯,但只要我們用行動表示,做出改變,孩子也會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願所有父母都能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互相成就,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