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NBA球星加里佩頓簽了一份千萬級別的年薪,在總決賽的舞臺上,他跟邁克爾喬丹說:嘿,邁克爾,我也買得起法拉利了。
佩頓言下之意是我也是千萬年薪運動員,跟你平起平坐了。
喬丹的回答是:哦?是嗎?我的法拉利都是廠商送的。
籃球之神的垃圾話殺傷力可見一斑,侮辱性極強,直擊佩頓的靈魂深處:你跟哥的江湖地位一在平地一在天,閉上你的臭嘴吧小丑。
這就是段位不同帶來的碾壓性效果。
同樣是收禮,何炅前兩天就惹上了麻煩;
連帶著快樂家族的五個主持人,還有聲稱絕不收禮的汪涵,天天向上主持群一併被扒出來,都有收禮的黑暗操作。
粉絲為了能讓自己偶像多一兩個鏡頭出現在熒幕上,或者節目中能夠被稍微照顧一下,就開始打點各方。
從一開始的主動送禮,到後來工作人員見怪不怪,沒禮物相送反而很奇怪。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社會行為心理漸變過程。
演變過程是:一開始沒人送禮,第一個送禮的粉絲成為了有心理優勢的那位;後來大家都送了,相當於大家都沒送,你沒有優勢了;反之,偶爾沒有粉絲送禮的那位,如果咖位不夠,那就麻煩了,成為了弱勢群體。
接著進化成:誰送的禮物貴重,那麼將受到一定的照顧。
於是,金錢上的攀比,成為了暗中較量的主旋律;這群主持人賺得盆滿鍋滿,甚至禮物多到還要閒魚幫忙消化。
官方也表示本臺禁止主持人收禮物,這是社會的不正之風。
人民網看到有粉絲花父母錢送金條,也慌了,這可不是小事,提出了嚴肅的批評。
本來禮物這件事情,是表達情誼的一種方式。
送的人開心,收的人高興,大家情緒上的滿足才是本質的需求。
可後來這麼多粉絲一個接著一個爆料湖南衛視這群主持人收禮物,說明送禮物的人並非都是心甘情願的。
有的是被收禮的人暗示“只有鮮花?沒有別的了?”
迫於無奈才送的禮物,因此它的意義也變質了。
所以有一個人爆料送禮,其他人群起,表示俺也送過,具體明細都有也有記錄。
真假難辨,官方說是謠傳保留法律權益卻遲遲不見去搞那些謠傳的人;被戴上謠傳帽子的人巋然不動,繼續爆料。
兩者的行為可能說明了一點問題,誰在說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判斷。
真是烏煙瘴氣的一場收禮秀啊!
遠方的周杰倫並不知道這些人的收禮原來這麼複雜,還有向粉絲伸手?
收禮不是這麼收的。
聖誕節這天,他反手曬出一輛廠商送的豪車,表示哥收到禮物了。
正大光明,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地開心了一把。
果然,段位不一樣,言行給人帶來的榜樣作用的也不同。
我想說,這才是正確的價值觀傳遞!
而周杰倫主動曬出來了?
不是因為收到禮物的價格區別,是這個禮物是否收得心安理得的差距!
前者害怕曝光,後者曝光了有面子;前者是不良的社會引導,後者是努力有成就後得到的回報。
同樣是名人,周杰倫用實際行動以身作則:禮物可以收,讓廠家來相送。
要達到我這種段位,除了天賦,你需要不斷努力,有自己的成績和作品。
周杰倫詮釋了偶像的意義,收粉絲禮物的主持人演繹了撈金人的心理特徵。
在這個全民娛樂的時代,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訊息。
選擇自己偶像的時候,可能無法甄別名人的人品和社會擔當,但作為偶像這一方,有責任為粉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如果收禮成風,那麼就像人民網說的那樣“如此導向,無異於告訴年輕人,收禮物能解決很多問題”。
即便社會現實多多少少存在這個現象,但不意味著這就是正確的。
年輕人被荼毒,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這些人際關係的處理,社會做事的風格,年輕人長大後自有自己的選擇,在成長之際,還是多學學杰倫大叔吧。
畢竟,努力讓自己有才華,才是長遠的安身立命之本!
周杰倫用實際行動打臉了快樂家族:禮物要像我這麼收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