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今年的12月份,一檔叫《你好生活》的節目播出了,

朱迅在這檔節目裡吐露了自己多年來壓抑的痛苦。

節目中劇組要求藝人喊出心中最想說的那句話,

朱迅眼眶溼潤的喊了一句:“媽,回家吧,想你了。”

這句話一出口,就引得尼格買提、撒貝南等人的共鳴,

他們都連忙安慰朱迅,並也都留下了熱淚。

這一喊,引來了無數網友的詢問,她的媽媽是怎麼了?

原來,自從朱迅爸爸去世之後,朱迅84歲的媽媽隻身一人跑到了國外,住進了老年公寓。

這對於朱迅來說是非常大的打擊,因為她的媽媽如此的堅定,甚至沒有回頭看她一眼。

1973年,朱迅出生在北京,但她的祖籍是江蘇省蘇州市。

正是因為這樣的環境,父母對於朱迅的教育非常的注重,

而朱迅自己也非常努力的讀書,並且品學兼優,甚至還兼顧了很多藝術才藝的學習。

青春懵懂的她,彷彿對舞臺有特別的興趣,

在朱迅念高中的那一年,她沒有告訴父母就陪姐姐一起去做廣告試鏡。

這次的試鏡姐姐落選了,但是朱迅這個才貌俱佳的女孩子,被導演田壯壯看上了。

朱迅本來沒怎麼在意這次機會,還是姐姐讓她去試試她才同意。

在這部電影裡,她出演了一個比較叛逆的女孩子,

對於第一次青澀的出演,朱迅意外的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大家都覺得這個女孩子,突破了當時的傳統價值觀,帶來了一股激烈的清流,

朱迅就這樣,憑藉著這部電影走入了演藝圈,並且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小明星。

可能是因為朱迅的家庭關係吧,父母都是高階知識分子,他們總是到處奔波,

朱迅的童年就一直和姥姥在一起。

她之後回憶說:“那時候父母很少在家,但是在學習和金錢上很嚴格。”

正是這樣的教育觀念,讓朱迅一直以來都很獨立。

於是,在她高中畢業後,本來可以有去電影學院學習的機會,但是她卻斷然放棄了。

她和自己的父母說:“我要去日本留學”。

雖然父母一直以來都對她很嚴苛,

但是她的姐姐有過留學的經歷,所以相對來說還是支援的。

朱迅得到了父母的同意,背上揹包踏上了未知的旅程,她覺得一切都是可以期待的。

但是作為留學生,在異國他鄉首先要過的就是語言這關,而且還要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朱迅雖然出身於高階知識分子家庭,但她畢竟還是以普通身份去留學的,

所以每天和所有的留學生一樣,勤勤懇懇地揹著單詞,兢兢業業地在餐館裡打工賺生活費。

90年代初,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而她每個月的學費就要120萬日元。

對於朱迅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她不僅要在餐館打工賺取生活費,還有掃廁所的工作,為了生存她必須如此。

然而老天並沒有因為她的勤奮而對她特別包容,卻給了她又一個天大的打擊。

長期的勞累和營養不良,讓她患上了血管瘤,她不僅學業要中斷,還要賺錢做手術。

朱迅回憶這段痛苦的日子,至今還讓她無法忘卻。

只坐了半個小時,就走了。”

身體虛弱的朱迅,感覺到的是被無視的傷心,她覺得自己孤苦無助,母親卻如此冷漠。

想到這裡,雖然已經事隔二十年,卻依舊能夠感受到那樣的委屈和無助。

但是作為朱迅的母親,她卻有著自己的看法,

因為工作原因,她必須要顧忌到工作單位的情況,而且她還說這是紀律。

雖然女兒生病需要陪伴,但面對單位的紀律,有時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但對於媽媽的這種解釋,朱迅在心裡並不能夠理解,

如果真的愛你的女兒,難道不能拋下工作嗎?

不過,朱迅的那次手術是成功的,不僅如此她還順利的完成了學業。

畢業後不久,朱迅被NHK教育臺錄取,在日本她終於有了自己穩定的事業。

在此期間,她主持的節目有《中國語講座》,《亞洲歌壇》,《中日歌會》等節目。

但就在她卸下了所有的壓力的時候,國內的一個電話又讓她重新回到了起點。

她的母親患上了重病,脖子上有兩個瘤需要馬上手術,

但這個時候,母親的身邊沒有人,朱迅的兩個姐姐也都結婚在國外,

而朱迅只能放棄自己的事業,回國來照顧母親。

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否能換回一點母愛呢,朱迅這時候也許沒有考慮太多。

回國的朱迅一邊照顧媽媽,事業上也沒有停下腳步,

其後,她在2000年的時候擔任了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的主持人,

不管是迫於經濟或者是生活的壓力,她在工作上都能夠虛心請教。

而是用實際行動,去證明自己能夠做到。

2009年的時候,朱迅擔任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

但在朱迅34歲的那年,她又被查出“甲狀腺瘤”,

她這次的腫瘤非常危險,因為與聲帶離得太近,

因為貼近聲帶,不做手術危及生命,做手術的話又要面臨聲帶受損而失聲的風險。

但她不是普通人,她是一個主持人,拿到了聲帶,就等於結束了她的職業生涯。

在手術後,她醒來直接就問醫生:“我的聲帶還在嗎?:”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她才如釋重負卻又淚如泉湧。

她終於又一次的戰勝了自己的身體,

不知道為什麼,從上學開始自己就與病痛打交道,

直到多年後,自己就像輪迴一樣,又經歷了一遍那樣的痛苦。

不過,一直以來母女間的感情,都是朱迅的一個心結。

可能因為家裡的姐妹太多了吧,媽媽的愛難以平分給每一個孩子。

朱迅的大姐一個在加拿大,而朱迅自己和二姐都在國內也都結婚了,過的也都非常幸福。

所以媽媽才特別心疼大姐吧,覺得她孤身一人,又身在海外,非常不放心。

媽媽說:“自己並不是不愛朱迅,每次她離開機場,她不回頭是怕捨不得,哭的更厲害。”

這樣的情感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母親也許很難表達出來吧,

而朱迅卻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愛的母親。

朱迅的好友也曾經說過,她的媽媽雖然平日裡不說什麼,但都在時刻關注她的動態,

並且和別人聊的都是關於朱迅的事情。

在近期的節目《你好生活中》,尼格買還問朱迅,

他說:“你人生中想彌補的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朱迅聽到這句話,先是沉思了一下,之後便開始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大哭起來。

她說:“我爸走之前,他說想回家,但是全身插著管子沒辦法拔,第三天他就走了,

我沒有幫他完成願望。”

面對著如此的情景,誰都不能無動於衷,在舞臺上風采依依的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心酸。

不過,朱迅還是幸運的,在父親病重之下,

自己認識了老公王志,兩人牽手走入了結婚的殿堂。

他主持過的節目包括《面對面》、《新聞調查》等。

王志出生於湖南省,他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

1989年的時候被分配到湖南電視臺,一路走來也算順利。

朱迅說,他們兩個人在“非典”之後的某個晚會上認識的,

可能因為同樣的職業背景,以及有著相同的興趣,兩個人聊得還算不錯。

不久之後就正式確認了戀愛的關係,又過了半年,在2004年1月的時候就註冊結婚了。

她說他們兩個結婚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且結婚不久就有了兒子王法。

那時候,他們一個31歲,一個39歲,而且朱迅自曝光說嫁給王志是因為有“戀父情結。”

王志一直對於這段婚姻保持著保守的態度,他說過:“我從來沒有接受過採訪談我的家庭,

但網上關於我家庭的傳聞不少。”

可以看出,相對於別人的高調處境,王志和朱迅兩人都採取了更為低調的做法。

多年來,朱迅一直因為病痛而不得不放棄學業,或者事業,

但是他依舊能夠堅強的面對自己的人生。

不久之前,她還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跳舞的影片,

我們能看到的是,她自信而外放的身影,不輸給任何年輕人的傲人身材。

她還積極參加各種類別的節目。

如與德雲社的演員燒餅、曹鶴一起合作,展現自己另一個領域的才能。

也許朱迅和母親的心結是她這輩子的遺憾,兩人始終不能以同樣的思想去考慮彼此的感受,

但她依舊還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家庭

這些當下的擁有相信能夠幫助她一直幸福下去。

14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5位守在甄嬛身邊的忠心丫鬟,顏值最高卻最不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