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捱罵”只會發生在身邊的人,可能是父母、親戚或者朋友等等。隨著社會資訊科技的發展,這兩個字可能從零散幾個人發展到一個“群體”。
在新一季《奇葩說》中,許吉如自曝自己“被罵”得了抑鬱,現在還調整不過來;臧鴻飛說自己不論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都會被罵。他最後得出結論是,可能因為長相問題。所以,來《奇葩說》7的時候,他最大的準備是去做了護膚。
這好像挺好笑的,但又不得不說,被捱罵的人,真的會在意自己被捱罵的,每個人都不可能變得讓全世界都喜歡,但起碼不要讓人覺得,我喝口水都會莫名其妙被罵。
01
臧鴻飛怎麼莫名其妙被罵呢?
他自己是這麼說的。
別人辯論的時候“吼”,彈幕會說可愛或者萌,而他卻被說中年油膩。他的標籤一大堆,除了中年油膩,還有面目可憎,不會辯論只會吼。衍生出各種超話,比如討厭臧鴻飛超話,臧鴻飛《奇葩說》黑幕超話,他被淘汰了,他感到傷心難過,但不到半個小時,網上就有臧鴻飛被淘汰哈哈哈超話。
從《奇葩說》延伸到生活,比如,李誕深夜買醉,臧鴻飛被罵到熱搜;在《樂隊的夏天》因為長得像一個犀利的樂評人,被人罵滾出娛樂圈;在網上發一碗紅燒肉都被罵……
諸如此類的罵,讓他覺得莫名其妙。
其實,不需要理由,可能只是不認識,可能只是不用成本,可能只是個人的隨便發洩,也可能這個人罵完之後,連自己罵了沒有,都已經不記得了。
只有被罵的人,記得。
許吉如重返舞臺,她還是深刻記得被罵的原因,她覺得一切的導火線就是,她在《奇葩說》第六季的時候接受了那張復活卡。她問楊冪,如果是你,你會接受那張復活卡嗎?楊冪說,會。許吉如好像鬆了一口氣一樣。
在她看來,這就是她過不去的事。從這一季開始,質疑的聲音就此起彼伏,什麼不該接受啊,不服輸,優越感等等的吐槽。
馬東勸許吉如,別人對你是充滿著很大的期待,可以從這個方面去想。
02
有時候,被罵不是因為自己錯了,在反省的同時,要轉換心態。
有些被罵,是“教”你;但有些被罵,只是純粹被罵,沒有任何理由。
我們在珍惜那個“會教導自己”的人的同時,不要被罵得失去信心。
臧鴻飛打比喻說,他以前住在山洞裡,覺得火把的光是最美的,但走出來之後,見到了這個世界,他不可能再說火把是最美的,因為他看見了太陽。
同樣,見到了大的世界,獲得了相應的資源,也同樣需要承擔可能是相應的“代價”。
從前,默默無聞的時候,可能罵你的人只有那麼幾個人,但現在,全國人都認識你,你的世界不侷限在那幾個人的世界,要承擔被吐槽的機率就變得大多了。
想要得到更多,不只是需要能力上的強大,還更需要心理上的強大,每個人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風險和報酬是成正比的,只想安安穩穩地只是享受,那是不存在的。
蔡康永說,你已經看見太陽了,你還要在乎那些嘈雜的聲音嗎?沒有比看到真正的世界,變成了自己更爽的東西,別的東西真的沒有關係,承受它。
03
我很喜歡楊冪說的這句話:
你腳底下有陰影,只是你面對著太陽,你在看著太陽,所以,不要管身後的那些影子。要往前看。
楊冪更舉例說,她這麼多年沒拉黑過任何人,別人黑她,她也沒有懟回去。她覺得,任何一個罵你的人,是你草船借來的箭,等東風一吹的時候 ,再說感謝那些曾經罵過你的人。
那個罵你的人,可能是你成名路上的墊腳石,也許就是他們的罵,讓你有了熱度;也可能是你成名路上的鍊金石,也許就是他們的罵,讓你有了強大的內心,去面對未來的風風雨雨。
我們管不了那個罵我們的人,但我們可以管住自己。
上面說的,不只是明星,還有作為我們普通人,也是一樣的,只是我們的社會範圍小了,係數小了,但有時面對的現實還是一樣。
人生中,要換一個心態去面對不好的事情,換一個角度去想好的事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