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既然是吳京主演的新片,那麼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諸君可以放心食用。
毫無疑問,《攀登者》仍是一部愛國主義的電影,基本上延續了吳京主演電影的一貫風格。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只是登個山而已怎麼就和愛國掛上鉤了?
這便需要了解這部片子的歷史背景了。
這部電影是由上世紀中國珠峰登山隊的真實故事改編,其背景是在冷戰時期,當時國際局勢風起雲湧,捉摸不定。
中蘇關係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微妙至極,印度則異常積極的,想要宣示自己第三世界扛把子的大哥地位,而和中國暗地較著勁。
就連一旁的尼布林也是動作頻出,想要將珠峰完全納入他們的版圖之中。
就是基於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之下,最終在當時的中國和鄰國尼泊爾就領土劃分的問題上,數國之間,展開了一系列的博弈,將其矛盾聚集在了一箇中尼雙方,一直無法達成共識的區域——珠穆朗瑪峰。
關於珠穆朗瑪峰的歸屬權和主權,中國方面提出平分珠穆朗瑪峰,不過尼泊爾卻在國際勢力的支援或是慫恿下一心想要獨自吃下珠穆朗瑪峰,獨佔珠穆朗瑪峰的歸屬權。
並嘲諷道:“貴國連珠峰都沒登上去過,憑什麼說它是你們的?”
雖然是嘲諷,可確實是實實在在戳中了當時中國的痛點。
因為當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不要說登山了,就連後世的乒乓球事業也是處於孵化期,一切都是百廢待興,連一般的專業登山者都少得可憐,不會有多少,更不要說是專門征服珠峰的登山者了。
緊跟著,外國媒體也開始跟風,一系列的嘲諷緊隨而至,這些嘲諷皆是圍繞中國無法登上珠峰展開。
而一旁的印度,更悄悄地派出了登山隊,他們打的如意算盤很簡單,如果中國人登不上的珠峰,讓我給登上了,那不就說明,印度比中國強了嗎?
出於此,登頂珠峰,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事情,必須儘快提上日程,周總理立即下達指示:一定要登上珠穆朗瑪峰!
同時,副總理賀龍督促登頂事宜,組織登山隊。
很快,一支兩百人的精英隊伍很快成型,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征服世界最高峰的道路。
由於和正在和尼泊爾爭取珠穆朗瑪峰的歸屬權,因此,較為好走的在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自然和我們的登山隊無緣,只能走有“死亡之路”之稱,更為陡峭和嚴峻的珠峰北坡。
北坡,在當時尚無一人登頂成功。
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後,登山的程序仍是不容樂觀,一個又一個的隊員掉隊,最終只剩下十九人可以繼續前進,這個數字仍在縮減,等到達了北坡海拔8680米處的“第二臺階”的時候,隊伍僅僅只剩下4個人。
而在珠峰上掉隊,結局已經註定,這注定是一場諸多犧牲換就輝煌的戰役。
“就算最後只剩下一個人,怕也要爬上去!”4名登山隊員集體在山峰上發誓。
終於,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隊員王富洲、屈銀華、貢布終於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頂,將五星紅旗插上了世界之巔。
中國用自己的方式打臉了當時所有人,用事實證明,中國永遠是中國,那個令人驕傲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