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 一部關於歌頌女性成長的偉大史詩
《羅馬》是由阿方索·卡隆執導的一部劇情片,於2018年在上映,該片以超高的呼聲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以及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等諸多國際性獎項。
這部電影並不像漫威宇宙系列下的各部超級英雄的影片一樣給人帶來直觀的視覺衝擊和觀影體驗,它也沒法像前者電影系列一樣衝擊著當下的電影市場,但它以自己獨特的觀察視角與畫面鏡頭向觀眾娓娓道來的講述了處於苦難之中的女性尋求自我救贖的故事。
作為“墨西哥三傑”之一的著名導演阿方索·卡隆,放棄了擅長的商業拍攝手法, 而是採用剋制、平實的手法拍攝了電影《羅馬》一舉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三項大獎。雖然這是一部非常私人化的影片, 但每個人都能在這部影片中找到認同的部分。
《羅馬》這部電影的名字雖然叫羅馬,但整個片子和義大利的羅馬沒有任何關係。故事是發生在墨西哥城的一箇中產階級社群“羅馬”。年輕女傭克里奧與僱主索菲亞兩個女人在面對突如其來的人生意外後,所做的艱難抉擇,從而使她們的人生也隨之發生改變的故事。
這部影片,導演阿方索·卡隆以自己的兒時記憶重現了上世紀七十年初墨西哥社會變革背景下的中產社群羅馬,用自然且沉浸的鏡頭以女傭克里奧的視角勾連出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的悲歡離合以及一個動亂時代的沉浮記憶。
它更像是一部黑白影像的記錄片,從黑白的鏡頭和極慢的節奏來白描影片中生活的瑣碎,對黑白色調匠心獨具的選擇反而更加使其浸入了當時歷史環境下人民生活背景的真實感。
《羅馬》雖然節奏緩慢,但所展現出的生活艱辛,真實、殘酷又堅強得令人動容。如果單以影片畫面來說,我覺得這樣一種黑白畫面風格,灰而有力,充滿層次卻又主次分明,讓人覺得這就是女性在現實的平日生活裡所呈現的一種影調,這也與阿方索.卡隆導演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形成了呼應。
從主題上來看,《羅馬》是一部主講女性的電影,以主人公克里奧為代表歌頌了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所有偉大的墨西哥女性。
這部電影中,男人們都是逃離、背叛、不負責任的形象,而總是那些女人們在默默的堅守,都在默默的抗爭,隱忍。
導演對於男性的定義也正如影片中所出現的那兩個男人形象,他們自私又膽小,逃離又激進,背叛且懦弱,更沒有顏面去面對自己所犯下的錯。
女主角克里奧這個角色人物形象豐滿,她安靜平和又不失活潑,作為社會底層的她,上天所給予她的一切她都坦然接受,甚至在她剛生產出死嬰的時候,她都沒有放聲大哭,這一點也把克里奧隱忍的性格特點進行了形象的體現。
在克里奧弱小的身軀裡,蘊藏著作為女性的無私的愛與勇氣。雖然與主人索菲亞之間存在階級上的間隔,但當克里奧在巨浪中捨命救出孩子們時,克里奧與索菲亞所處的兩種階層才被徹底打破。
在這部黑白影像的背後所展開的是一幅平淡無奇卻又令人動容的唯美畫面,兩位女性是當時墨西哥時代不同階級女性的縮影,面對暴亂、動盪的大環境,家庭的支離破碎和親密關係的瓦解,她們對自己的悲劇心知肚明。當整個社會都在破碎和撕裂的時候,她們真誠而隱忍,溫柔而沉靜的呵護著孩子,守護著破碎的家庭。
整部影片中沒有大悲大喜的衝突,以畫面中所展現的生活縮影,最大強度的貼近生活,客觀的表現生活。在一個個黑白鏡頭下,影片最終向我們展示了生活最平凡的樣子。以動盪時的墨西哥作為羅馬的背景,家庭中的男人與女人則是電影的載體,他們承載了關於真實生活的故事。在這動盪的大背景下,兩個不同階層的女人相互扶持,用弱小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
《羅馬》不論是從視聽語言還是思想主題上都令人動容,影片中主人公所經歷的一切就像一陣陣巨浪,在不斷的考驗著這一家人。在兩個女性的相互鼓勵與支撐下,一家人共同抵抗著生活的巨浪,在那時代的洪流裡,一同沉浮。
#羅馬##電影##影視口碑榜##電影羅馬##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