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是一種職業,想紅,是一種敬業”——大鵬。
今年大鵬上映了兩部電影,但和以前的“屌絲”形象天差地別,沒有了以往的輕鬆幽默,也沒有了那個熟悉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鋌而走險》中噤若寒蟬的劉小俊,和《受益人》中唯唯諾諾的大海。
兩個角色其實很相似,很髒,很爛,很真實。
但比起《鋌而走險》中穿著帆布鞋牛仔褲,還有少許倔強劉小俊,《受益人》中的大海就完全體現出大鵬對於轉型急切的渴望。
他是一個單親父親,白天在網咖當網管,晚上做代駕,身體被全額的工作支配透支,心理還要在兒子的醫藥費中撕裂,
這個操著一口濃烈口音的中年男子,全然是一個文藝片才會有的角色。
那個靠《屌絲男士》火得一塌糊塗的“諧星”大鵬,怎麼突然越來越“邋遢”了呢?
這一幕頗有《hello樹先生》既視感
火從2012年第一季《屌絲男士》登陸視訊網站後,那個在《大鵬嘚吧嘚》裡默默無聞的主持人就突然火遍了整個中國,簡短的劇集時長,貼近生活的包袱設計,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是“大鵬超級好的人緣”,讓這一系列幾乎保持著“每季10億播放量”的超級水平。
靠著當年搞笑視訊的匱乏與不工整的背景下,拿出《屌絲男士》的大鵬火了。
從“大鵬是誰”到“我愛大鵬”,從“人緣超級好”到“明星自願客串”,從2012年的第一季到2015年的第四季,說《屌絲男士》是一個現象級作品也不為過。
最重要的是,《屌絲男士》也帶動了網路視訊業的發展,在他之後《萬萬沒想到》《陳翔六點半》等搞笑網劇悉數上線,網路劇集如同百花齊放,而群眾對於“搞笑”的需求,也得到了極大地滿足。
或許說大鵬開啟了搞笑網劇的時代有些過譽,但大鵬確確實實是拍網路劇集,草根逆襲成“大明星”的典範。
跌而後,如日中天的大鵬自導自演了電影《煎餅俠》,手握著全國大量的“屌絲粉”,再配合著第四季《屌絲男士》的線上同步播出,《煎餅俠》如同在最高曝光率的廣告裡浸泡了一年的電影,它的宣傳度可以說是讓所有同行嫉妒。
終於在15年7月17日,《煎餅俠》上映了。
票房爆了,11.62億,傲視群雄。
口碑崩了,5.8分,粉絲脫粉。
得哥在那一年也觀賞了這部電影,身為《屌絲男士》的粉絲,我記得我當時是很氣憤的,因為在我看來,這完全就是一部將眾多段子通過一條主線串聯在一起的電影。
整部作品對我來說的“小品感”是非常強的,非常鬆散。
而且由於吳君如的加入,也引起我被吳君如+曾志偉的“喜事系列”被支配的恐懼,此時的大鵬對電影的概念,或許僅僅是將《屌絲男士》的包袱集中表達出來,僅此而已。
所以,當年我也噴了這部電影。
而後,《屌絲男士》第五季就再也沒有出現,有人說大鵬是江郎才盡,也有人說《煎餅俠》對大鵬造成了一定的打擊,雖然票房成功很多,但說直白點,這都是通過《屌絲男士》的變現,一網下去撈夠了,就不會有下一網了。
但是在得哥看來,第五季的胎死腹中,罪魁禍首就是“KS(自行翻譯)”。
2013年該軟體從GIF工具轉型成短視訊社群。
2015年該軟體從一億使用者暴漲到了三億使用者。
而大鵬的《煎餅俠》和《屌絲男士》第四季同樣也在2015年,如果說大鵬的《屌絲男士》是現象級的搞笑劇集,那麼KS這個軟體可以說是開闢了搞笑媒體的新時代。
拿起手機,點開拍攝,人人都是大鵬,人人也都是“屌絲男士”。
轉人們對搞笑的需求從以前的匱乏,一夜之間到達了飽和,搞笑視訊從業者如同雨後春筍肆意生長,即便是登頂巔峰的大鵬也抵擋不了這一波攻勢,或許是壓力,或許是包袱被同行榨乾,
2015年後,大鵬就考慮轉型了。
隨後你可以看到,大鵬沒有著急去拍攝第五季《屌絲男士》,而是在各大電影中客串,2017年大鵬做了兩件事,一個是主演了一部親情喜劇《父子雄兵》,第二就是自導自演的《縫紉機樂隊》上映了。
沒有了《屌絲男士》加持的《縫紉機樂隊》,票房和《煎餅俠》相差甚遠,但好在時隔時間並不長,還有些許粉絲效應,最終斬獲了4.59億票房。
最重要的是,大鵬這次一改遺忘的無厘頭輕喜劇路線,整個故事有頭有尾有人物,最後還致敬了關於音樂的情懷,說它是一部佳片還算不上,但得哥認為這是一部值得走進電影院的作品,也是大熒幕中的大鵬出演的“最像電影的電影”。
從這一點不難看出,大鵬已經想要拋開以往的“屌絲光環”,他的作品開始有了追求,他自己也開始朝著一個真正的明星/演員而努力。
近期,國內的院線口味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底層人士的純故事片《我不是藥神》的大火到大IP+大流量+大製作的《上海堡壘》的失利。
從側面可以總結出,電影不再是純資本的玩物,走心的低成本電影也能帶來巨大的收益佔比,而演員必須要開始走實力路線了。
這證明大鵬當初的選擇是對的,輕浮的鬧劇總會被人忘記,能長久走下去的只有實力,但《奇門遁甲》這一步棋走歪了,剛要積累起來的好感又被消耗過半。
這讓姍姍來遲的《鋌而走險》脣亡齒寒。
前半段膽小自私,後半段捨身救人,《鋌而走險》是第一次把不一樣的大鵬帶到了觀眾眼前。
從熒幕前光鮮亮麗的城市諧星,到小作坊裡苟且偷生的小人物,這是大鵬轉型最為關鍵的一步,但卻石沉大海,觀影人次僅有118萬,票房只有悽悽慘慘的4400萬。
轉型的第一步熒幕前算是成功,但並沒有被人看到,這也不行呀。
但後半年,真正的壓箱底貨,《受益人》來了。
該電影頂著四字弟弟的爆款《少年的你》和好萊塢大作《決戰中途島》上映,儘管票房表現並比不上前兩者,但票房表現也比《鋌而走險》強了太多。
上映首日收貨2500萬票房,第二天憑藉口碑不降反升,竟然斬下了3403萬票房。
目前已經破億,累計票房1.12億,貓眼預測最終票房為2.13億。
對於一部低成本的故事片來說,肯定是賺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大鵬終於被觀眾所看見。
318萬觀眾們終於看到了大鵬脫去了華貴的西服,穿上了“邋遢的皮衣”,而對於大鵬的改觀也紛紛得到好評,很多人稱“大鵬讓我刮目想看”“肉眼可見的進步”。
該電影在豆瓣評分為6.7分,不上不下,從分數來看它僅僅是一部中規中矩之作。
但和《雙子殺手》一樣,電影評分如果真較真的話,它也並不是完全客觀的,因為《雙子殺手》是李安的電影所以被打低分,《受益人》是甯浩“壞猴子72變”的第三部電影,它的“師兄”正是鼎鼎大名的《我不是藥神》。
所以因為《受益人》是《我不是藥神》的“師弟”而打低分的人大有所在。
對於電影評分,你可以這樣想,《受益人》最起碼被人們當正經故事片來審視,不是嗎?
所以,《受益人》對於大鵬來說,是人生歷程裡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轉型路上的關鍵一步,至於轉型的成功與否,那就全聽各位看法了,反正得哥認為從《鋌而走險》開始,把大鵬當成“普通演員”來看,並不違和。
那麼你呢?在你眼裡,大鵬還是多年前的那個“屌絲”,還是已經變成了一名“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