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電影《受益人》上映第5天拿下了1.23億的票房,並不算火爆,再加上最近影市低迷,貓眼預測的影片最終票房僅有2.11億,不得不說,甯浩這次還是失手了。
《受益人》創作靈感來自新聞真實案例,殺妻騙保,是一個殘酷且荒謬的故事,背後牽涉的家庭矛盾與作案心理,應該有很深的挖掘空間。不過《受益人》並沒有利用好這個主題。
老實說,《受益人》可看性確實不錯,但也僅停留在“不錯”上。主演三人組的表現值得稱讚,大鵬和柳巖相較於以往的角色形象都有所突破,張子賢的表現更令人驚喜。但演員再好,也無法將平淡的劇本拔高到另一個維度。
“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這是很多網友對《受益人》的評價,甚至讓導演申奧都親自做出了迴應:“我不太擔心這個,因為我覺得好的電影不是情節反轉,而是情緒包袱,不是說意料之外就是好的,我更重視電影呈現的過程。”
導演或許沒有完全明白大家的意思,觀眾所說的“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其實是“看了開頭就能猜到過程及結尾”的意思。
我們或許可以拿《受益者》與同樣是甯浩“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的《我不是藥神》做下對比。《藥神》一開始,我們看到主人程勇公想要賣假藥為父親湊手術錢,我們也能猜到他會去賣假藥最後被捕,從這方面來說,《藥神》也是一個“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故事。
但不同的是,《藥神》的故事發展是足夠曲折精彩的:程勇一開始只為錢,在了解病人群體現狀後,觸動內心開始同情,但為了自己免受牢獄之災,還是放棄了假藥營生,最後好友因病自殺震動了他,他開始尊崇良心、不顧個人危險、倒貼錢為病人群體送救命藥,最後被抓時,他已經成為了病人眼中的英雄。
我們可以看到中間的曲折,更重要的是,我們也看到了主人公的內心成長、蛻變昇華。
而《受益人》的故事線是“殺妻騙保”,這個事本來是嚴肅殘忍的,主人公吳海雖然小坑小騙,但依然能明顯地看出其忠厚甚至懦弱的性格,這也讓觀眾一開始就覺得他做不出“殺妻”的事,因此也襯不出“殺妻”的危機真實感。吳海從一開始就左右為難,猶豫了一整部片子後,懺悔坦白,這基本就是這個人物的全部變化。唯一較大的變化也僅僅體現在他對嶽淼淼的兩性情感上。
決定殺妻騙保→“制定殺妻計劃,偶遇意外失敗,以此產生笑料”多次迴圈→懺悔、坦白,這基本就是影片的故事線了,單拎出來每個部分的設計、笑料也都表現不錯,但湊一塊看,整體就沒那麼驚豔了,算是有佳句無佳章,也正因此,看完片子竟然讓我有一種看了倆小時《歡樂喜劇人》的感覺,不在乎劇情,只在乎你包袱怎麼抖了,對純喜劇來說,抖包袱就是目標,但對於《受益人》來說,這明顯不是它的野心所在。
從影片主題上看,《藥神》除了程勇賣藥被抓的個人主線,製藥機構與患者市場之間的矛盾、執法部門代表的法律與病人代表的社會訴求之間的矛盾等問題都融入其中,且表現得十分出色。
而《受益人》雖然以“殺妻騙保”為主線,但是看完片子,我們發現電影其實是將主題落在了兩性間的“欺騙”與“原諒”上,“殺妻騙保”成了浮於表面的輔助形式。影片雖然也觸碰了網路生態、反貪、詐騙等不少社會問題,但都淺嘗輒止,僅停留在“提一嘴就得了”的程度上。
如果除去《受益人》的光環,將之看做一部單純的院線喜劇片,那麼它的可看性確實不錯,但它偏偏是甯浩精挑細選的“壞猴子”新專案,偏偏抱著以“殺妻騙保”社會事件為藍本的野心,這些光環加身,影迷對這部片子的心理預期自然就高了,覺得這部片子不應該止步於這個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