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雅集》上映,早早買好了電影票,想一睹真容。並不是郭敬明的粉,也不是哪位演員的粉,而是上映前這部電影可謂噱頭十足。
首先是導演史航給予了電影十分高的評價,肯定了它不是爛片。其次《陰陽師》是日本小說家夢枕貘的代表作之一,而他的另一部著作《妖貓傳》被陳凱歌拍成了一部非常知名的電影。因此也非常期待再次進入夢枕貘的奇幻世界。
然而真正看完這部電影,實在是感覺有點胃部不適。因為有了史航導演的評價,觀影前已經儘量讓自己不要帶偏見去看這部電影,然而可能價值觀對立太嚴重,實在無法認同電影中的情感訴求,不得不說,這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一部實實在在的男寵電影,不過是滿足“腐”文化的商業品罷了。
電影的開篇其實還不是很糟糕,畫面感值得肯定在看電影之前,曾經拜讀過夢枕貘的原著,也觀摩過日本版的陰陽師的電影,也對安倍晴明這個角色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不過顯然這部電影的主線劇情都是郭敬明重寫的,只是採用了小說中的一些基礎設定,比如晴明是傳說中的狐妖之子,比如開篇的玄象丟失事件,世間最短的咒是名字等等。
電影開篇,晴明和師傅忠行告別的一幕,基本就可以看到小四導演的電影底色,把人拍得好看是前提,演員都是懟臉拍,顏值低一點估計都不敢上。因為也是發生在唐朝的故事,所以在色調上,會和《妖貓傳》有點相似,但是場面上則差了不是一點。
但是總體來說,電影的開頭部分還是不錯的,當時也覺得史航老師說的不錯,郭敬明這次沒有拍爛片。
但是當電影進入正軌開始,電影開始變味了也看到很多的影評裡提到電影中的不合邏輯之處,個人覺得倒不必糾結,這本來就是一部架空歷史的虛構故事,要挑不合理之處,那太多了,數不勝數,沒有意義。
這點偏見,針對這樣的玄幻電影,還是可以放下的,但是對於電影的核心,則可以用李誠儒老師的經典語錄評價,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
原著作者在接受訪問時,曾經確認過晴明和博雅是相互喜歡的,但是兩人並不知道自己喜歡對方。沒想到,電影裡卻敢明目張膽地表現,這讓人不得不懷疑,這是不是郭敬明自己的取向喜好所決定。
電影剛開始,鄧倫出演的博雅最開始還是讓人感覺是一名鋼鐵直男,而趙又廷出演的晴明則是一位翩翩公子。
不過很快味道就變了,這兩男的開始“打情罵俏”。
最經典的當屬兩人被困石棺裡的一幕:
晴明讓博雅觸發他的符咒,讓他看到博雅困在哪,才能用穿行之術救人。
而博雅居然以為晴明是為了看自己,說了一句:“這個時候還說這個。”
當時被逗笑了,但是也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真的好想說一句,真正的男人之間的交情,不是這樣的,也不可能這樣說話。不要試圖把觀眾掰彎!
全程賣弄男性身體揭開了最後的遮醜布如果說晴明和博雅的感情還算是暗線,那麼郭敬明的鏡頭這次是完全不管不顧火力全開了,因為裡面的主要男演員,很多時候都不需要衣服。
比如犧牲最大的估計是汪鐸,從出場開始就是袒胸露肉,後期更是直接爆掉了上衣。鄧倫也一樣,從和朱雀合體之後,上身就全程光膀子戰鬥。
為此不少觀眾表示疑惑,為什麼要不穿衣服戰鬥?美學需要?
非常明顯的男男感情線,再加上全程肉感十足的畫面,這不是男寵電影是什麼?
可以尊重同性選擇,但是不認同它成為主流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開放,我們基本可以接受不同的選擇存在,但是這種東西它不適合成為主流,這是一個社會共識。
因為這裡有一個問題,同性是可以被引導的。舉個例子,在香港依然保留了男校、女校這種辦學形式,如果你去聽香港電臺的針對這些學生的節目,就會發現,在一個同性環境裡,不少的孩子變成了雙性選擇,或者變成完全的同性選擇。
郭敬明的電影的受眾都是孩子,這種隱晦表達的電影,其實某個程度上起到引導作用。這個對於社會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近年“腐”文化越演越烈,也沒有人監管,還起了個很專業的名字叫“耽改”,其實說白了都是掛羊頭賣狗肉,騙不了誰,難道只要有利可圖,就可以拍?
電影的外在存在明顯“借鑑”,就是復聯+大蛇丸+東方不敗那麼去掉感情部分,這部電影還剩下什麼呢?還是一部合格的電影嗎?
真的未必,這讓人開始懷疑史航這次是不是真的看走眼了。
趙又廷演的晴明,和東方不敗如出一轍,而且為了自圓其說,他看博雅的眼神也有東方不敗一樣的邪魅感。
汪鐸出演的式神大boss,和所謂的“惑蛇”合體後,基本就是大蛇丸翻版,太像了,和蛇融為一體,沒有上衣,神出鬼沒。
而最有意思的當屬裡面的陰陽師的法術,特別是穿行術,簡直就是復聯裡的法師招牌,幾乎一模一樣。
所以如果不喜歡電影裡的“腐”文化核心的人,一定會看得很沒趣,這就是一鍋大雜燴罷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結語再次強調,沒有帶著偏見去看郭敬明的電影,本來還想著看他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之仗,但是這樣的電影價值觀,真的很難讓人接受,5.1分真不低了,算是給他的畫面感的肯定。但是電影的核心,個人覺得有毒,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