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萬萬沒想到,最近被一檔時隔8年重新開機的節目圈粉了——央視《主持人大賽》。

節目“人如其名”,簡單粗暴沒廢話。3分鐘自我展示、90秒即興考核,拼的都是實力,讓人大呼過癮。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選手們口吐蓮花的精彩表現,還有董卿溫柔卻有力量的點評。

從《中國詩詞大會》中出口成詩,《朗讀者》中製片主持一人挑,再到《主持人大賽》裡一針見血、一語中的點評……

近幾年董卿不斷給觀眾驚喜。

鏡頭前的董卿,身形苗條,氣質如蘭,很難相信她已經46歲了,董卿,就是一個能讓人忘記她年齡的女人。

1973年,董卿出生在一個高階知識分子家庭。

董卿父親出身貧苦,憑藉自身努力考入復旦大學,最後成為報社主編。讀書改變了他的命運,他相信那也是女兒去看世界的路。

從識字開始,父親就督促董卿抄寫成語古詩,並背誦。上學後的每個假期,她都有一列長長的必讀書單,不僅要讀,還要讀透。

小時候的董卿,與美不沾邊。

每一個小女孩都是愛美的,可是董爸爸卻不准她把時間浪費在打扮上,甚至不讓董媽媽給董卿買新衣服,因為在爸爸看來,內在的氣質遠美於外在的修飾。

父親多次嚴厲批評她:“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鏡子的時間還不如多看書。”

不僅如此,高一到高三的寒暑假,她都必須去體驗生活,做服務員,做賓館清潔工,一天就給一塊錢。

這樣的成長經歷讓董卿的少年時代無比晦澀,但也使她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和堅毅的性格。

除此之外摘抄詩句是董卿每天的必修課,一連串的名著閱讀也都是寒暑假的必備內容。

為了鍛鍊她的耐力,就讓她跑步,一圈又一圈地跑,不分寒冬炎夏。

有著雙雙復旦大學畢業,工作十分優越的父母,董卿明明就不愁吃不愁穿,可是董爸爸還是要求她勤工儉學,看著打零工累到哭的女兒,董爸爸也只是說一句,再堅持一下。

就連董卿自己也說,她不像是親生的。

從童年到少年,本應是每一個女孩子無憂無慮的一段時光,而父親的教育逼著她一直在往前走。

這份積攢的不快樂讓董卿想要逃離,於是她開始反抗了,她瞞著父親去參加自己喜歡的文藝活動,後來又不顧父親的反對考了表演專業。正是因為曾經吃過太多的苦了,有過一段時間,她再也不想努力了,她翹課,成績變差......

但是狼爸的教育是成功的,因為董卿從心底知道,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高考時,董卿報考藝術類院校,最終成績只能上浙江藝術學院這樣的專科院校。

身為老牌知識分子的父親極為反對,可她心裡的倔勁兒也一點不輸,父母自然拗不過她。

她與父親的僵持結束在大學期間,父親長嘆:“我想跟你道個歉,這麼多年,我對你有很多方式不對,你別往心裡去。”

原生家庭的影響難以磨滅,董卿的大學老師至今記得這個倔強的姑娘。

在某次帶有小品元素的訓練中,董卿需要飾演一個趴伏在地上的外國女孩,情節要求她做出乞求的姿態。

她一次次重複練習,哪怕已經受到老師認可,她仍在舞臺上來回摔爬,整整練了差不多十三遍,只為了達到最穩定的狀態。

董卿心裡擰著股勁兒,凡事一定要做到最好。

1994年,憑藉著清純外表與出色談吐,董卿剛畢業就被浙江電視臺選為節目主持人。

1998年因主持《相約星期六》受到觀眾關注,開始小有名氣,1999年到上海衛視任節目主持人。

董卿在上海臺期間不斷彌補學歷缺陷,還在上海戲劇學院進修了本科與在職碩士。因緣際會,她那時曾與倪萍有過一面之緣。

“那時我就覺得,董卿這個主持人太好了,果然,不久後她就被調到中央電視臺。”

表面上,董卿憑藉良好的先天條件與對工作飽滿的熱情,讓全國人民都看見了自己。可哪怕成名後,她仍舊缺乏安全感與自我認可:

其實我是個內心很沒有安全感的人,總是居安思危,老覺得可能我今天擁有的一切說不定明天就沒有了。

她需要一直往前走。

2002年,董卿拋開在上海臺的名氣進入央視,此時她已經快30歲了。

剛去央視的前兩年,董卿堪稱一個小透明,主持的節目也不溫不火。午夜離開影棚,穿過北京刺骨的寒風,回到狹窄的房間,疲憊孤獨一湧而來。

不是沒有過打道回府的念頭,但倔強的性格不允許她就此放棄。

很少人知道,鏡頭中從容的名主持,內心並無太多自信,全靠一股拼勁。

“我沒有安全感,沒有自信,所以做很多事情只能用命去博,把事情做好。”

蟄伏的日子裡,不管舞臺是大是小,只要有機會董卿都去主持,甚至創下過一年主持130場的記錄。

有次因過於疲憊,她直接累倒在舞臺上,尾錐骨第四節骨裂,硬是自己一瘸一拐地撐了下來。

2004年,期待已久的機會終於來了。她被選為《青歌賽》主持之一。

為了做好《青歌賽》,董卿早上7點開始看稿,一直看到深夜,除了吃飯、上洗手間,幾乎一動不動。

連續20天直播,能讓人疲憊到何種程度?

“剛坐進計程車裡,突然感覺自己像火焰熄滅了一樣,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

還好上天眷顧努力向上的靈魂,《青歌賽》火遍中國,也讓億萬人記住了這個上海姑娘。

《青歌賽》讓董卿在央視展露頭角,十年聚光燈明明滅滅,當初青澀的姑娘已長成了睿智沉穩的央視主持一姐。

2005年,頗具黑馬氣質的董卿首次亮相央視春晚,隨即被觀眾所熟知。

此後,連續多年主持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連續8年被評為央視年度“央視十佳主持人”,連續7年排在央視掛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

然而鮮花掌聲不斷的生活久了,她反而有些迷茫了:

內心有一個聲音不斷在響起:你敢不敢停下來?你敢不敢放下現在別人看起來很完美的生活?

她想讓自己的腳步放慢些,2014年董卿做出了出國進修1年的決定。

一年時間看似不長,但央視新人不斷湧現,很難說等她回來後能仍似往常光景。不破不立,董卿還是去了。

從著名主持人到學生,異國他鄉,語言不通,無人可依,這個落差不可謂不大,但她挺過來了。

正如董卿喜歡的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誌銘: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

成長總是伴隨著陣痛,董卿也不例外。

2015年7月6日,董卿亮相央視一套勵志綜藝節目《挑戰不可能》新聞釋出會現場,並擔任導師,這是董卿正式從美國歸來,第一次重回央視舞臺。

2016年2月12日,由董卿主持的科教頻道原創文化益智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在綜合頻道首播,據中國日報網資料顯示,收視率排在了實時的第一位,收視率破1,市場份額遠遠的超過了第二名30%。

於此同時,董卿還被邀請擔任《朗讀者》的製片人,《朗讀者》算是董卿的一個“轉行”,人至中年,涉足新的領域,難度可以想象。

而且當時,正是董卿兒子出生的第一年,這個小生命的到來,把她之前的生活節奏全然打亂,一切事情圍著孩子轉,她也陷入了初為人母的迷茫——還要不要追求自己的夢想?孩子和事業兩者真能兼顧嗎?

猶豫不決時,是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她,朋友說: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只要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就可以了。”

是啊,一個好母親不會因為孩子放棄自我。努力成為孩子榜樣,成為孩子的激勵才是一個母親能給孩子最好的愛。

董卿咬了咬牙,決定開始籌備《朗讀者》。

第一次嘗試做導演和製片,舞臺佈景、燈光位置、聯絡嘉賓、協調團隊……事無鉅細都要從頭學起。

節目從開始醞釀到最終上線花了整整兩年。這兩年,董卿數不清多少次走在空無一人的凌晨下班路,也不知道熬過了多少個無法入眠的夜晚,才有了豆瓣評分9.2的《朗讀者》。

那一年,董卿43歲。

不難發現那些活得閃閃發光的女人,都對自己足夠狠,她們遇低谷時不放棄,行至高處也敢重新歸零,再出發。

向陽而生,不曾懈怠,董卿早已成為了“國民女神”,而且堪稱為人處世的教科書。

在《朗讀者》中,董卿和腦癱詩人餘秀華對話的神態讓人難忘,她沒有憐憫,只是用眼神溫柔的看著對方,不時點頭表明自己在聽。

對於那些“不一樣”的人來說,能把他們當成普通人才是最可貴的。

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考慮的人,言行舉止都透著一種溫暖,這種溫暖,是肉眼可見的 。

董卿的儀態永遠是落落大方的,在說話的時候,她會認真的看著你的眼睛。

有時會伴隨著一些手勢,讓自己的話更有力量。

她的舉動一直都是優雅從容,不會讓你覺得自己別冒犯到。

一個人的姿勢體現著你的修養。曾經的董卿,因“跪地採訪”登上熱搜。

在《開學第一課》,採訪96歲的翻譯家許淵衝時,因為穿著裙子不方便蹲,董卿就跪著採訪老人,而不是讓老人仰頭看她。

人們欣賞董卿的氣質,那份優雅端莊,沉著冷靜。

用這樣一段話形容董卿再合適不過:歲月滄桑,時光荏苒,摧毀的可能是女人的容顏,但時間再無情,也削不去“書女”的風姿,也無法沖淡書香裡走出來的女子的雅緻和輕盈。

尤其是30歲之後的女人,美人在骨不在皮。

曾經的董卿因為長相不夠出眾而十分自卑,但是現在的她可以驕傲的證明,老天賦予她的容顏,她從來不以為榮,因為容顏易逝,真正活得漂亮的女人,引以為傲的是她的才情。

人們看到了董卿的才情,被她的優雅所吸引,卻沒有看到她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和所有絕望邊緣的不優雅。

花其豔麗非一時可成,人其才能非一日可積。

董卿的骨子美,是她自己不斷逃離舒適區後化繭成蝶的綻放。而在這背後,有太多的淚水和汗水為董卿一個人承受。

但是她還是願意選擇離開自己的安全區,就算四處碰壁,就算粉身碎骨,就算看不到光,她也堅定的走著。

卓越與平凡只有一步之差,而這一步,恰好正是勇敢的邁出安全區的那一步。

安全區固然舒適,可我們還是要記住那句話:所有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落寞的梅豔芳:沒嫁趙文卓,錯愛劉德華,7次情斷一生未嫁太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