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除了令人振奮的雙11,電影院裡則迎來了一部與眾不同的“大片”。
說它big,因為它場面大,音效響,人物多。而且從型別上說,這是被打入冷宮太久的二戰電影——
《決戰中途島》
Midway
二戰電影在前年《血戰鋼鋸嶺》之後已經鮮有大場面的佳作了,可能是由於預算限制,也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轟炸容易讓人產生視覺疲勞,因此更多關於戰爭的描述,都選擇了“人”——以小見大。
人性的光輝在戰爭中總是最直觀的,所以我們最常看到的戰爭電影,基本都是圍繞著一個主角,然後透過他(的人生)去展現戰爭的殘酷。但《決戰中途島》則不同,導演跳出了這種抄近道的框架,反而沿著最原始的方式去拍戰爭片。中途島是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二戰期間美日激戰的關鍵。也因為是一個小島,所以整部電影裡,沒有人對人的肉搏廝殺,取而代之的是空軍和海軍的裝備對決。
導演需要介紹一下,羅蘭·艾默裡奇。這位導演雖然近幾年沒有什麼大爆的電影,但10多年前,他幾乎主導了災難片型別。像是《2012》《獨立日》《後天》,如果你還得對這些電影所帶給你的震撼耿耿於懷,那麼《決戰中途島》似乎沒有理由應該錯過。而且難得的是,電影並沒有一開始去講中途島如何如何,而是將時間線拉到了1941年12月7日的清晨。珍珠港遇襲。
關於這段歷史,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在二戰爆發初始,美國宣佈中立,然而日軍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突襲珍珠港,重創美軍在太平洋的軍事力量。憤怒的美國人決定對日宣戰,於是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其實這段歷史,邁克爾·貝在他的電影《珍珠港》裡已經拍得很清楚了,放在《決戰中途島》裡,就是個前情回顧。略過就OK,但導演並沒有,而是用了很大篇幅又將整個突襲的過程拍了出來。因此一開始,觀眾就被狂轟亂炸拉進了電影的情景中。
接下來主角開始輪番登場,有飛行員、有情報官、還有總指揮,基本是海陸空全面覆蓋。而且各個都是熟臉。像是海王同母異父的弟弟,帕特里克·威爾森(情報官)。
《沉睡魔咒》裡教母的同族,當然他也是《死侍》的大反派,艾德·斯克林(飛行員)
養的狗子可以不斷輪迴的丹尼斯·奎德(指揮官)。
頭髮和演技成反比的伍迪·哈里森(太平洋艦隊司令)。
某種意義上說,這麼多頂級大腕聚集在一部電影裡,其實就是美國版的《建國大業》了。可是《建國大業》的明星大腕兒雖多,但基本就是一閃而過。《決戰中途島》也是,人和戰爭之間,導演選擇了戰爭,人反而成了一種符號,甚至是推進故事發展的齒輪。於是那些熟臉換了一波又一波你也沒有記住他們的名字,最可怕的是這些PPT式的剪輯拼接還不一小心喚起了你的臉盲症。
我幫大家梳理一下片中還比較有血肉性格的角色。首先就是飛行員貝斯特,他在片中的戲份最多,珍珠港事件之後,他第一時間去尋找倖存的同學,遺憾的是對方已經被炮火燒得面目全非。
作為整個空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飛行員,他幾乎主導了整個空中作戰,電影也基本上是按照他的視角去展開。在遼闊的太平洋上,濃密的雲層裡,這些戰機穿梭其中,除了偵查,還要防止日軍的襲擊。幾處激戰中,他俯衝冒著炮火向日軍戰艦上投放炸彈的操作,幾乎都是炫技般的安排。
片子對於戰爭僅有的幾處思考,也基本都和他有關。另外他也是所有出場的角色裡,唯一一個描述到家庭的。
飛行員在空中,能依靠的只有戰機,可是戰機一旦受損,輕則還能“一瘸一拐”回到母艦上,重則一起葬身大海。即使有幸跳傘逃生,還要漂流在一望無際的太平洋上,然後脫水而死。在雙方對戰的前提下,脫水其實還算幸運,最可怕是被敵人俘獲,然後嚴刑拷打,直到被折磨致死。
貝斯特的一個部下因為害怕不敢回到空中,結果臨出發之前被貝斯特一頓說教。然而悲劇發生了,由於風速判斷失誤,導致這個飛行員還沒有升空就墜了海,然後被前行的母艦直接攔腰斬斷。非作戰情況下的傷亡,對於大海上漂流的他們來說,是一種內心深處的折磨。而這種折磨,根本沒有時間限制。
由於電影的分級是PG-13(和《沉睡魔咒》一個分級),因此電影拍得也非常剋制。你聽不到髒話,也看不到血肉模糊,所有的主線發展都是點到為止。在缺乏血肉主角的前提下,電影只能靠時間線去串,因此除了對決的高能場面,整個電影的整體觀感更像是紀錄片。如果旁白再來一個解說,這不就是電視上經常播出的科教節目麼?
當然,二戰軍事迷對於片子肯定非常熱愛,因為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有真人原型,而且沒有胡編亂造,全部都是按照真實的歷史還原的。對於非軍事迷來說,電影就像一個課件,你只能靠字幕去跟上導演的腳步。但缺乏了戲劇性,註定了電影不會在他們的心裡留下太多的痕跡。真實的戰爭除了殘酷,其實它還很枯燥,事實也證明,要讓戰爭從教科書裡走出來烙在人的腦海裡,除了場面,終究還是得回到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