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文|冷罐頭 編輯|樸芳

雙女主會有春天嗎?

在耽改的大風持續颳了五年,且獨享了不菲的紅利後,gl題材終於開始“蠢蠢欲動”了。

十一月末,根據各大平臺公開的片單顯示,明年雙女主劇的上新數量,在六部以上。而網友們看起來,似乎也很買賬。“男騰訊戀和愛姬藝”的梗,被玩得不亦樂乎,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4億。

12月21日,由金晨、李一桐主演的《了不起的女孩》正式上線,按下了雙女主元年的啟動鍵。

但頗感意外的是,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部劇卻並未引起太高的聲量。據酷雲資料顯示,《了不起的女孩》自上線以來,收視率一直在0.2%左右徘徊,網播熱度也不佳。截止到發稿前,豆瓣評分人數尚未突破兩千。

這樣的市場反饋,確實釋放出了開局不利的訊號。但那些以次為憑證,得出“gl無市場”結論的聲音,未免過於武斷。

今年夏天,衍生於“浪姐”的綺趣蛋cp,僅憑綜藝互動就殺進微博超話cp榜前十,具有相當的爆發力。此外,靠女粉撐起七分天的“塞納河”,也在側面證明了gl受眾的永續性和消費能力。

可以明確的是,雙女主劇所指向的市場,是相當具有開發價值的。但在現階段,相較於“價值幾何”而言,如何長驅直入,觸動核心受眾圈層,才是決定其命脈的關鍵所在。

gl受眾、bg情感線兩手抓

抓得住嗎?

先來說說《了不起的女孩》。

在這部劇上線前,有不少人對其保留著較高的期待值。

一方面,在於《了不起的女孩》選角的成功。金晨又A又酷又搞笑的氣質,在雙女主劇的受眾圈層中,是倍受青睞的,早在豆瓣擁有了“萬丈高樓”。另一位女主李一桐,演技好顏值佳,氣質偏溫柔甜美掛,與金晨站在一起,cp感就來了。

另一方面,《了不起的女孩》的出品公司小糖人,曾產出過《最好的我們》《棋魂》等多部高品質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市場信任度。

從基本配置來看,還是很“能打”的。但十二集看下來,《了不起的女孩》熱度不高的原因,也漸漸顯露了出來。

首先,要歸因於劇集內容與大眾預期存在的偏差。或許是受“愛姬藝與男騰訊戀”等熱門梗的影響,或許是曖昧劇照釋放出的資訊,總之必須要承認的是,有許多觀眾是奔著好嗑的社會主義姐妹情而來的。

但“拎不清”的情感線,卻給觀眾帶來了致命一擊。

陸可(李一桐飾)的首次出場,是和男朋友一起在小電驢旁。進度條剛推進到第二集,沈思怡(金晨飾)又在帶陸可去“理想國”體感實驗藝術展時,偶遇了她的bg 感情線姚遠。兩位女主不僅各有各的“溫柔鄉”,而且“溫柔鄉”的戲份還不少。

“沈思怡姚遠超欲吻”、“陸可分手”等男歡女愛的片段接連登上了熱搜。或許這對路人觀眾而言,有著一定的吸引作用,但是對於雙女主劇的核心受眾圈層而言,無異於“在玻璃碴裡找糖吃”。

所以即便陸可和沈思怡間的磁場很微妙,劇中也有很多刻意而為的細節,為觀眾留下了大片的遐想空間。但時不時“橫插一腳”的男性角色,也的確很掃興。硬而牽強的cp線,只能令慕名而來嗑糖的觀眾們望而卻步。

其次,如果劇情線過硬,那麼不靠雙女主cp的紅利,仍然能引發高聲量。但即便暫時忽略掉感情線上的風波,《了不起的女孩》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將其放在職場劇的標準中來審視,套路感和懸浮感呼之欲出。雖說對新媒體職場的塑造有幾分新意,但劇情線卻是經不起推敲的:空降來解散公司的領導是與我存在誤會的閨蜜,為了我她決定不停刊了,並任命我為主編,我們之間的誤會也在打拼事業中慢慢解開……怎麼看都有一股古早爽文的味兒。

當下雙女主劇的市場,幾乎是空白的。所以先行者的紅利,是實打實存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餓急了”的觀眾,什麼糖都吃。這份紅利更多地體現在自來水觀眾的龐大,以及在cp線塑造合格的基礎上,以瑜掩瑕的濾鏡會更奏效一些。

而cp線並未能令觀眾盡興的《了不起的女孩》,在其它方面的不足之處,自然就沒有人為其買單。

雙女主、女性獨立、職場刻畫等多種元素糅合在一起,非但沒帶來1+1>2的理想效果,反倒使《了不起的女孩》生出了幾分“什麼都想要,但什麼都沒得到”的荒涼感。

如果不放大雙女主的賣點,《了不起的女孩》或許會帶來一定的驚喜。但行雙女主之名,並未落雙女主之實,反倒對《了不起的女孩》產生了反噬作用。

什麼是大眾喜歡的雙女主?

嚴格意義上,雙女主劇與gl題材是兩碼事。

在廣義的雙女主劇範疇內,囊括著多種型別的情感走向。但在目前的國產劇市場中,以雙女主為賣點的劇集,幾乎無一例外將gl題材的受眾定義為目標使用者,是不爭的事實。

目前來看,gl題材的受眾群體主要可分為兩類,其一是由真正的“愛姐人士”組成的姬圈,其二是“美女誰不愛看”的路人群體。而前者便是gl題材的核心受眾圈層。

上文也提到過,其核心受眾雖然在基數上可能與耽改劇面向的腐女群體相比,稍低一些。但無論是在受眾的黏性,還是在消費能力上,都並不遜色。

而對於雙女主劇而言,其發酵傳播的渠道,可以說與耽改劇是相同的:先觸達核心受眾,然後再尋求出圈。

以耽改劇和海外的雙女主劇為參考,不難摸索出雙女主劇開啟市場的第一步,也就是觸動核心受眾圈層的方法論。

這第一關,在於感情線的淨化提純。

在當今的市場大環境下,只能打擦邊球是大眾心知肚明的事情。所以無論是純純的閨蜜情,還是社會主義姐妹情,都在核心受眾的接受範圍內。弱化男性角色的存在感,避免節外生枝,是最重要的環節。

在雙女主劇中,大段出現和男性角色談情說愛的戲份,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第二關,在於選角上顏值與cp感的並重。

對美的嚮往是人的原始慾望,而嗑cp,也是一門美學。以近些年的耽改劇為例,儘管大風口在前,但並不是“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上天”,因為主角顏值不過關而被嘲的劇,不在少數。

至於cp感曲線救國的功效,則在各類題材中都奏效。古偶劇有《錦衣之下》,耽改劇有《到了三十歲還是處男會變成魔法師》等,均是劇情架構簡單,投資體量並不大,但最終憑藉著強cp感殺出重圍的“小而美”典型案例。

第三關,在於角色的完成度和飽滿性。

如果說淡化男性角色、注重cp感是雙女主劇吸引受眾的必備品質,那麼角色個人特質的鮮明與否,則影響著受眾的留存率。

單看女主間的互動,《了不起的女孩》帶有幾分好嗑的浪漫,但無論是沈思怡還是陸可的人設,都過於套路化了。並沒能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的強記憶點。而雙女主劇《殺死伊芙》之所以能風靡海內外,除強大的劇情線加持外,軍情六處女特工與冷血女殺手間的相愛相殺,也足夠“帶感”。

但對於相互扶持的閨蜜情,刻畫得是否出彩,是否會被其它劇情線喧賓奪主,也會對後續的熱度產生重要的影響。當然,憑藉過硬的品質闖出一條更大眾化的劇,也並非全無可能。至於最終成色,還要且看且說。

在某種程度上,洶湧的“她浪潮”,已經為雙女主劇帶來了最好的時節。

30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kimi長大了,林志穎不願曬大兒子正面照,並非因為兒子長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