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村裡的老人說:兒子背得動父親了,就算長成了!

這句話出自霍建起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1999年在中國上映,在中國沒有激起很大的浪花,兩年後在日本上映,票房和口碑都很不錯。

這是個有點單薄的故事:20世界80年代,兒子(劉燁飾演)高考落榜後不得不回到大山,郵遞員父親(滕汝俊飾演)就提前退休,讓兒子接替自己的工作。兒子第一天走郵路父親很不放心,便和家裡名為老二的狗,陪著他走一遭。

電影大部分的場景就在這條長長的郵路上,這條路是父子之間一場溫情的旅行,一次必經的成長,更是兩人一次心靈上的和解。

電影中的父子很有中國父子關係的代表性,父愛如山,總是沉默寡言,孩子懵懂,只能凝望父親的背影,就像北島的詩中寫的:"我從童年的方向,看到的永遠是你的背影,沿著通向君主的道路,你放牧烏雲和羊群。"

父與子之間缺少交流,父親常年在工作,對孩子的關心甚少,甚至連兒子脖子上的疤什麼時候留下的也不知道;孩子常年見不到父親,對父親很陌生,甚至連一句"爸"都叫不出口。

父子之間雖有隔膜,卻彼此愛護。

在長長的路途中,兒子明白了父親肩上擔的責任,兩人在那景、那情裡達到了和解。

01那山——過去與現在

看電影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滿目蒼翠的綠,很容易想起沈從文的《邊城》裡描繪的"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的景色。

《那山那人那狗》拍攝地選在湖南西南部的綏寧,是一片鍾靈毓秀的湘西大地,這裡群山環繞,溪水潺潺,霧靄瀰漫,白雲深處坐落著許許多多的人家。

這裡的通訊很閉塞,所有一切與外界的通訊,都要靠鄉村郵遞員,走上三天兩夜的郵路,把信、匯票送到別人手上,這件事父親堅持了30年,陪伴他的除了一郵包的信,還有一條叫"老二"的黃狗。

電影的大半時間都在走山路,兒子身上揹著巨大的包裹,父親身邊跟著老二,就這樣一步步地走在這條烙下了父親30年的老郵路。

片中不斷插入了過去時空的段落,有兒子的回憶,也有父親的回憶,而山是他們兩人共同的見證者。

他們在路上遇到了一個侗族姑娘,她笑容明豔,性格熱辣,請他們去參加村裡人的婚禮,兩個年輕人在廚房裡相談甚歡,交流起了收音機,父親在窗外看著,滿意地笑了。

他想到自己和孩子媽的過去,孩子媽在雨天摔壞了腿,剛好碰到了下山送信的他,他便背起母親送她回家,在後來他就騎自行把穿紅嫁衣的母親娶回了家。

父親看出了兩人互有好感,便在路上跟兒子說:"我昨天聽到你們在一起唱歌了,你要是喜歡她,我找個媒人說說吧。"

兒子卻回答:"我不娶山裡姑娘,像我媽,嫁出大山,一輩子想家,懷念故土。"

兒子新潮,沉醉於收音機裡迴圈的流行音樂,說搭路上的便車比走山路輕鬆得多,父親守舊,有責任感,覺得郵路就是郵路,不能投機取巧。

在這條郵路上,他們逐漸包容和理解了對方。

父親一輩子都在山裡行走,被山水浸染,淳樸直白了大半輩子。

在片尾,兒子囑咐父親性子不要太倔,對看不慣的村幹部離遠點就是了,父親說:"這是鄉下,還這麼複雜。"兒子云淡風輕地說:"這些年不就這麼複雜過來的嗎?"

父親長嘆一聲,明白了兒子這些年的成長。

一路山程、一條郵路將父親的過去和兒子的現在聯絡了起來,也把兩代人的價值觀聯絡了起來,兩人的矛盾也在這山間達到了奇妙的化解。

02 那狗——疏遠與交流

"那狗"表面上指的是父親身邊的黃狗"老二",在我看來,老二與兒子關係的緩和正是父子之間關係緩和的象徵。

剛開始的時候,父子之間相處總是很彆扭,兒子跟媽很親,父親和老二很親。兒子在離開家的時候拜託朋友照顧母親,父親想起來以前自己出門送信的時候,兒子表現得並不親近,不由得有點吃醋:"媽,媽的叫的親。"

一路上,父親和兒子一前一後,始終隔著一段不長不短的距離,走過青石板,經過田野,爬上大山,兩人都沒什麼言語,老二全程跟在父親身邊。第一次休息的時候兒子就讓父親回去,父親沒有回答,就起身繼續趕路。

父親總以為兒子還沒有長大,還是個小孩,這趟送信之路讓他改變了看法。

他以前送信的時候,總是一個人抄近路,趟過河,能少走幾十里路,冬天河水冷,父親落下了腿疼的毛病。

這一次,他站在河前,兒子說:"你就享受一回吧。"

兒子把郵包舉過頭頂,趟過帶著寒意的溪水,再折回來,背起了父親。這時一個特寫鏡頭:在兒子年輕寬厚的背上,父親蒼老的眼睛溼潤了。

背得動爹,兒子就長大了。

在父親的記憶裡,他只背過兒子一次,過節的時候,他把兒子背在肩頭,兒子開懷大笑。這三十年來,他獨身來往於這條郵路上,虧欠兒子的太多了。

到達河對岸後,老二銜著木柴來給兩人烤火,每次父親過河總會拾些乾柴,老二看了心裡也明白,這是它對父親的一點心意。

烤完火,兒子對父親說:"爸,該走了。"

父親面露笑容,小聲地對老二說:"他叫我爸了。"

他們繼續走,在一座木橋上休息了會,突然颳起了大風,信件被吹得四處亂飛,兒子驚慌不已,父親立馬跑出去追信,老二飛奔出去用嘴銜住了信。

老二親暱地將頭埋在兒子的胸膛,兒子給老二喂水喝,兒子和老二的親密互動也象徵著兒子和父親從疏遠到親近的過程。

"一封封郵件就是鄉親們的一個個望頭,為鄉親們做事,就要對得住他們,這樣才能對得住自己的良心。狗都有性情,通人性,何況人呢。"

兩人回到家後,兒子住一晚後又要啟程上路,背上八十斤重的郵包,這次老二願意陪在兒子身旁,陪他放下鄉里人沉甸甸的盼頭。

03 那人——傳承與進步

片中開頭父親把裝郵包的方法交給兒子,還給畫了一張地圖,他把這三十年來的經驗悉數教給兒子。

第一天要走80裡山路,翻過天車嶺,到望風坑,九辦壠住下,第二天一早起身趕到寒婆坳,再過搖掌山,葛藤坪,然後到大月嶺往下,又是八十里,第三天起早一口氣下山,還是八十里。

這條郵路對父親來說,已經不是一條簡單的泥路,而一條寄託著責任與情懷的心靈之路。

現在,他要把這份莊嚴的工作交給他的兒子,兒子第一次走郵路,有諸多不熟悉的地方,他要陪他走一次,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作為一份責任的傳承。

一路上,父親會囑咐些這幾十年的經驗,也會告訴他哪些人家特殊,送信的時候要給與特殊的照顧。

最特殊的是五婆家,五婆年事已高,雙目失明,子女不在身邊,孫子大學畢業去了城裡,只剩她孑然一身,她經常一人坐在家門口,盼不到孫子,只能盼兒孫的信。

兒子按照父親的意思坐下來準備念信,卻發現一片空白,兒子心領神會,便朗聲讀了起來:"奶奶,最近身體還好嗎?我在外邊挺好的……"

其實她的兒孫根本沒有寄過信,這些都是善良的父親偽造的,就是為了給這位牽掛著兒孫的老人一個盼頭。

出了五婆家後,父親說:"現在的年輕人走出大山都很少回來了,他們在城裡立足也不容易。很多人為了工作都顧不上想家,但家裡的人卻盼望外出的人能回家來。"

兒子輕聲說:"我要是出去了肯定經常回來。"

見到五婆的那一刻起,兒子就決心承擔起父親的重任,繼續為山中的留守老人送溫情。

全片的高潮就在結尾,雖然無聲,卻迸發出了父子兩人之間濃烈的羈絆。

夜晚,靜謐得只聽得見蛙叫蟲鳴,兒子靠在父親身邊已經睡著了,他翻了個身,以一種擁抱的姿勢把腿搭在了父親的腿上,像小時候那樣,兩人真正達到了和解。

這一路來,人的心比腿累,鄉親們把信件交給父親,就是對他的信任,情義有時是種負累,但也是人活著的意義。

現在,這份鄉親們的情義由父親遞交給了兒子,輪到父親目送著兒子的背影,踏上這條責任的郵路了。

以北島《父親》這首詩的最後一句作為結尾:"你召喚我成為兒子,我追隨你成為父親。"

【作者】:阿衡,真心誠意推薦這部冷門好片,在繁蕪叢雜的生活治癒我們的心靈。

【參考資料】:

《那山那人那狗》霍建起

《那人那山那狗》的意境渲染 馮國蕊

《那山那人那狗》——溫情旅途上的一次心靈迴歸 楊娟

傳承與變化——歷史車輪在邊城的迴響—— 評《那山,那人,那狗》劉石平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以為是姐姐,結果一般大”, 宣璐鄭爽還好,看到王菊吳倩不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