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電影《拆彈專家》第一部通篇玩C4,也就視覺效果還勉強過得去,內涵上平平無奇,網路評分止步6.3。而今年賀歲檔,面對《拆彈專家2》,很多觀眾都是帶著看熱鬧的心情走進影院的。

為了排除前一部片子的影響,導演邱禮濤也是下足了功夫。

開局一顆核彈,直接把國際機場變成了一朵蘑菇雲,撲面而來的氣浪,成功暫停了觀眾們抓爆米花的手,把人帶入了整個影片的敘事環境之中。

一個為救同伴而被炸斷一條腿的拆彈專家潘乘風,縱然殘廢了還是堅持訓練,為了復職硬是把各項體能練到超過常人,滿屏的正能量。

時間線突然推到五年後,早已辭職的潘乘風,卻因為在一個恐怖組織策劃的爆炸現場引爆炸彈而被警方拘捕,重傷失憶一問三不知,恐怖組織派大隊人馬試圖劫走他,一切跡象指向他有重大作案嫌疑。

身為警察的前女友告訴他,他是警方臥底。

多年摯友告訴他,因為不滿上級“用完即棄”的不公正對待,他因憎惡制度和政府而一怒離職。

劇情繼續推進,畫面上,前女友為了幫他贖罪而為他植入“我是臥底”的記憶。

恐怖組織裡他是一人之下眾人之上的地位,和首領一同策劃了名為“復生日“的核彈襲擊。

國際機場,西山大橋,金融中心……遍佈了C4炸彈的地標和載著核彈頭飛速前進的列車頭,冷漠且現實的繁華世界即將毀於一旦,紛亂的矛盾點與影視節奏之間,所有觀眾都在和潘乘風一起思考關乎善惡的抉擇。

《拆彈專家2》的內涵和前一部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導演邱禮濤切切實實地在用鏡頭,探索一個基層警員的憤怒。身為“打工人”的潘乘風,一旦被認為不具備拆彈的能力了,不得不被“用完即棄”式地清除出奮鬥了半輩子的隊伍。“我不是瘋,是痛”,他不是天生的反派,累積的憤怒是有社會土壤去支撐的,是能硬生生反映出社會問題的。

潘乘風的選擇權,不僅在職業上被歧視,甚至連“我是誰”都沒法給自己下定義,只能被動地成為記憶植入過後的“警方臥底”。對於自己的真實身份,潘乘風其實覺悟得很早,影片更多的筆墨用在他對於正邪兩道的選擇。和恐怖組織接頭時,他把警方的監聽表摘下而後又戴上,反映了他內心的劇烈掙扎。

崇尚效率與規則的世界,冷漠而現實,很難因為小我的不公,去及時地最佳化自身,對現實的妥協不可能拯救潘乘風,唯一讓他決定去選擇維護規則,是來自女友龐玲的愛。

規則越冷漠,流淌的愛意方能顯示出柔軟與溫暖,從想方設法為潘乘風贖罪,到帶著他回自己家,用擁抱和吻去安慰失落的靈魂,龐玲的存在,讓這個失心者意識到了自己追尋的方向。

蘑菇雲意味的僅僅是摧毀,不負責制度與價值的重建,與其讓規則拉著無數家庭的愛一起消失,給人民留下無盡的黑暗空虛,不如相信人性深處的最佳化調節能力,耐心與理解方是促進社會進步的源動力。

駕著核彈頭沉入海底,潘乘風的生命,在曲折下完成了英雄般的輪迴,沉入水底的核彈,沒有對任何生命呈現出暴力,不過,震碎了大樓內外,所有導致封閉的玻璃。這或許也是邱禮濤,一個站著的導演,為小人物的困境發出的時代叩問。

21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瓊女郎陳德容上《我就是演員》求翻紅,卻被張檬自曝整容搶了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