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直到比賽結束節目都還沒有正式上線,甚至當網上開始有出道名單時,關於這檔節目的內部情況都難覓蹤跡。
因此《華彩少年》也被不少網友戲稱為“全自動選秀”,打破了以往所有人對選秀的固有印象。
不過就在12月25日,《華彩少年》終於迎來了首播,這檔被無數人關注的大型音綜正式開啟征程。
首先簡單說說第一期播出後對於《華彩少年》的印象。
目前一共有四位“國風少年成長見證人,華彩少年上線官”,分別是董藝、楊冪、甄子丹、王佩瑜。
其中董藝還身兼主持人的工作,而楊冪和甄子丹更像是站在大眾角度去審視選手的標準,至於王佩瑜就沒什麼可說的了,真正大師級別的人物。
整體來說“評審”這一塊還是很不錯的,方方面面都很到位,尤其是後續楊冪幾次對細節的觀察,都充分說明節目組很認真在挑選嘉賓,能坐上這個位置確實有兩把刷子。
而《華彩少年》和常見的《創造營》《青春有你》系列相比,舞臺限制會更加寬鬆一些,選手除了唱歌、跳舞之外可以有很多才藝展示,只要能夠踩中“國風少年”的主題基本上百無禁忌。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規則,參加《華彩少年》比賽的選手在表演上也會更加精彩,包括京劇、嗩吶等很多主流舞臺不常見的元素都有體現。
就一檔選秀而言《華彩少年》絕對屬於非常高質的節目了,不僅百花齊放更是有很多新鮮的地方,區別於絕大多數純唱跳的舞臺,有點年輕版《星光大道》的味道。
不過在第一期節目播出後,網上卻出現了很大的爭議,而且問題大多都是圍繞著選手潘超展開的。
據悉潘超是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碩士,此前曾發表過不少相關論文,屬於在學術研究上有一定建樹的年輕俊才。
但如今他卻為了圓自己一個音樂夢,放棄了相關事業並轉型成為一名職業歌手。
面對這樣勇敢追夢的年輕人,評審王佩瑜卻表示自己很心痛,非常惋惜潘超浪費了大好資源和機會,並坦言潘超不具備做歌手的條件。
同時甄子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潘超還達不到讓他放棄科研的水準,就這麼轉型會對不起很多人。
至此網上對於潘超的爭論逐漸愈演愈烈,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王佩瑜和甄子丹言之有理,不希望看到潘超浪費國家資源走上歪路。
但也有很多人覺得評審過分干涉了其他人的選擇,最後選擇不投票顯得非常狹隘。
關於潘超選擇成為職業歌手這件事情我們暫且先不論對錯,這裡面其實真正映射出的是一個底層思考。
人到底為了什麼活著,亦或者說人究竟是活給誰看,潘超的選擇是否真的對不起很多人?
首先王佩瑜和甄子丹有一點說得很對,清華大學的碩士、系統性的學習並非人人都有機會,不論家庭還是國家培養出這樣一個人才都很不容易,潘超為了唱歌放棄自己的科研成果是很可惜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潘超現在所表現出來的實力,讓這份放棄顯得更加不划算,他可以在其他領域有更好的成績,而不是執著於一個不那麼優秀的方向。
但如果非要用“對不起很多人”來定義則稍微有些過了。
不論潘超最後在音樂這條路上能走到什麼高度,這都是他自己的決定,一個成年人只要能夠想清楚後果,勇於承擔自己選擇帶來的一切,那就沒有什麼對錯可言。(惡意犯罪行為除外)
現在王佩瑜、甄子丹都和潘超母親觀點一致,認為當歌手根本就是大材小用,但是在大義之外真的沒辦法完全忽略小我。
正如潘超自己所說,小時候沒得選只能活在父母、老師的期望之中,但現在更希望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音樂是他最後的視窗。
這是應試教育下的必然結果,我們終究沒辦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所以很多人在成年之後意識覺醒,最後走上了一條與之前二十年截然不同的路。
對此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可以對潘超的選擇感到惋惜,但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否定他,最後楊冪投了潘超一票顯然也是尊重他的決定。
其實退一步說這也是絕大多數人在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
追夢和創造更多社會價值,到底要成為自己所期望的模樣,還是其他人認為“對”的模樣,看上去簡單沒有懸念的問題又有多少人真正想明白了呢。
希望潘超未來能夠一帆風順,更努力打磨自己的唱功要做就做到最好,至少放棄了那麼多的情況下不應該出現破音這種低階問題,不知道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