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補刷《哪吒》時,我把它當成觀察類的電影來剖析,排除那些故意誇張的人設和橋段,我想從處事方式和工作態度兩方面來探討角色。

在這個神話故事裡,哪吒本是凡胎肉體,卻被魔丸附身。於是他在懵懂無知的嬰兒期,就成為百姓眼中的妖孽、魔童,他們用恐懼和偏見來敵視、防備他,卻不曾想哪吒才是最無辜的受害者。

因此,當大家都為哪吒的頑強不屈而喝彩時,我只想追溯源頭,把禍害哪吒成魔童的罪魁禍首揪出來。

元始天尊:處事不周,埋下隱患

天地孕育出一顆善惡不分的混元珠,天尊派徒弟申公豹和太乙真人去收服它,然而2個徒弟都失敗了,最後是天尊出馬才把混元珠收服並煉化,分為魔丸和靈珠後再用寶蓮鎖住;而守護寶蓮的任務,天尊託付給太乙真人,並且當著申公豹的面,指明太乙真人是最後一位金仙人選。

那麼,問題來了。

首先,收服混元珠的是天尊,也就是說2個徒弟都沒能完成任務,所以業務能力並沒分出孰高孰低。那麼憑什麼金仙的席位能落在太乙真人身上?是因為天尊的偏愛,還是因為申公豹不是不人類而落選?

表面看來,天尊很是器重太乙真人,因為所有好多東西都給了他,然而這樣的寵信擺到明面上是否妥當呢?

其實這是極不明智的,事實證明,天尊激發了申公豹的不滿,不僅給太乙真人招來羨慕嫉妒恨,還間導致哪吒將要遭受的苦難,這是天尊處事不周的過錯。

然後,就是天尊竟然把魔丸和靈珠鎖在同一個寶蓮裡。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意在及時止損,降低風險,然而天尊卻簡單粗暴地處理了。

而且它們明明是不同屬性的物體,先不論一正一邪,其中靈珠要投胎成為李靖第三個兒子,將被“使用”的它意味著寶蓮不久後要開啟;而魔丸則要在三年後才被天劫咒“摧毀”,那就意味著當寶蓮被開啟時存在“變數”的風險。最後果不其然,魔丸被傀儡下人釋放,成功投胎為李靖的兒子。

其三,也是天尊犯的最大錯誤,用人不當。太乙真人正直心善不假,但也愛偷懶和吊兒郎當,而且身負重任時還能喝酒誤事,可見沒半點警覺和自律。

身為老師的天尊,不可能不知道徒弟性格的優缺點,否則為何他不把任務託付給申公豹?所以對這一點進行推敲,可見天尊做事不嚴謹的一面。

都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保護魔丸和靈珠這麼重要的事,天尊託付給不靠譜的太乙真人,還引起申公豹的嫉妒。

或許他想激勵學生,明碼標價說條件,這其實沒任何問題,放在職場上多少老闆都這樣做,但說話做事要看情境,物件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如果只想提拔一人,那不該是私下說嗎?但天尊卻當著第三者的面說出,然而他本意又不是想激發2人競爭,所以這不僅是處事不周,還給他人拉仇恨。

太乙真人:飲酒誤事,怠忽職守

做事隨性草率的太乙真人全無自控力,嗜好杯中物,便一口又一口,毫無節制,沒把當前的重要任務放在心上,甚至一度忘記開啟寶蓮的密碼。當寶蓮開啟後,傀儡下人一句“酒館開業全場五折”,竟然就輕易地轉移了他的注意力,最終釀成大禍。

魔丸投胎,哪吒出世;靈珠被劫,不知所蹤。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但由於他的過錯,導致本該人見人愛的哪吒,被迫成為人見人怕的魔童,自成孤島。

哪吒不僅天生神力還能操控火,如果沒有乾坤圈鉗制,不受控制的他將會使陳塘關生靈塗炭,這就意味著哪吒與生俱來的能力是“毀滅性”的,不僅波及人命,還會禍及萬物;所以他不僅一出生就被套上乾坤圈,連生活空間,也被結界獸侷限在有限的範圍裡。

由於哪吒的危險性眾所周知,所以被困家中的他沒有玩伴,而孃親又忙著斬妖除魔,孤獨的他只能拆家為樂,於是缺乏安全感和認同感的他,逐漸變得孤僻乖張。

而且魔丸在三年後依然會被天劫咒摧毀,所以太乙真人的怠忽職守,不僅改變了哪吒的人生,更讓他面臨無法解除的死劫。

所以,說是太乙真人誤了哪吒一生也不為過,雖然他有心挽救,卻敵不過3年後的天劫咒。由此可見,有些錯誤一旦犯下,所有補償都是無濟於事。

哪吒最終肉身不再,只有寶蓮護住靈魂;以電影的角度來看,畢竟有光環加持,主角是永生不死的。但如果發生在現實中呢?由於太乙真人的疏忽大意,那麼哪吒最後只有死路一條。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場空中浩劫——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悲劇中520人喪命,僅4人生還。而引發這起事故的原因,是波音公司沒有妥善修補機尾損傷區塊。

“應當使用一整塊接合板連線兩塊需要連線的面板,並在上面使用三排鉚釘固定,但維修人員使用了兩塊不連續的接合板,一塊上面有一排鉚釘,另一塊上面有兩排。”

由於這點不同,使接洽點附近對金屬疲勞抵抗力下降,並且因為多年飛行使用,導致此處的金屬疲勞累積。而且本該執行10000次左右的任務次數,在空難發生前,已經飛行了12319次,早已超出負荷。

為何維修人員沒有按照原來的規範進行修補?是出於不熟悉還是遺忘?還有最終確認檢查維修情況的人員,是沒檢查出這點問題,還是抱著僥倖心態?為何飛行10000次後沒停止任務或重新修檢?這種人為疏忽而導致的災難,讓人後背發涼,因為在死神面前,誰也沒有主角光環。

所以在其位盡其責,事無大小都需要嚴謹對待,那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別人負責。

結界獸:推諉責任,工作散漫

由於哪吒是百姓懼怕的魔童,而且天性頑劣不受管束,為避免他外出惹是生非,所以太乙真人派出結界獸來李府看守。然而哪吒是級別頗高的危險人物,太乙真人卻只讓2只工作態度散漫,毫無紀律和自律的結界獸來看守,結果可想而知。

尤其哪吒狡黠機敏,多次鬥智鬥勇後,他的經驗和身手已經完全碾壓那2只不靠譜的結界獸,所以只要他想出府,輕而易舉地就能挑撥它們打架吵鬧,忘忽職守。

所以拜這不靠譜的結界獸所賜,它們在工作時未能盡守門之職,讓哪吒多次成功出逃,而且事後還不曉得是哪裡出了紕漏,可見它們散漫馬虎的做事態度。相反,如果他們盡責,不得出門的哪吒少了闖禍搗蛋的機會,是不是就不必遭遇後面一連串的人情冷暖?

然而動畫片總是仁慈的,儘管它們工作不靠譜,還相互推諉責任,但電影裡始終也沒懲罰它們。但是神仙都能如此幸運嗎?也不盡然,在神話故事裡,還是能找到因工作散漫而被懲罰的例子。

傳說一塊女媧補天石落在峨眉山上,大石直通天宮南天門,2個看守蟠桃園的仙女玩心大起,趁王母娘娘做壽時,順著大石偷溜下凡。這令王母娘娘大怒,命巨靈神斬斷那塊大石,讓悔不當初的2個仙女再也無法迴天宮。

這懲罰我是認同的。對無紀律和自律的人而言,慾壑難填,試探極限和挑戰運氣有未知的危險,卻散發著他們難以抗拒的誘惑氣息,她們不剋制反而縱容,那麼就該承擔後果。

讓她們失去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重新面對陌生無知的未來,這不僅是懲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教訓。所以誰都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否則輕率犯錯又無責任約束,那麼錯誤就會一犯再犯。

申公豹:激進善妒,暗裡藏刀

人性的惡有兩種,一種是無緣無故的惡,一種是源於嫉妒、慾望的惡,而申公豹顯然屬於後者。慾望作祟,他甘願鋌而走險,搶奪靈珠奉給龍王,又栽培敖丙與太乙真人一爭高下,這是他想證明自己價值和能力的私心。

他自覺本事比太乙真人高超,然而整部電影看下來,他們每次交手都是打平,實在也瞧不出他的自信從何而來。而且還一直埋怨天尊偏心,寶物都賜予太乙真人,這讓本來就事事計較的他倍感壓迫和憤憤不平。

其實寶物都是天尊的,他給自己喜歡的徒弟也無可厚非,畢竟在師徒關係裡也有親疏近遠之分;但人與人之間禁不起對比,申公豹就是眼紅太乙真人所擁有的,他扭曲的內心便迅速失衡。

嫉妒心之可怕,猶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看似慾望得到滿足,其實後患無窮。

歷史上就有著名的例子:魏國大將龐涓與孫臏也是同門師兄弟,但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華,於是設計陷害,使被剜去膝蓋骨的孫臏終身殘疾。但孫臏心智堅韌不摧,“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最後在他主導的戰役裡,龐涓中計失利,自刎樹下。

雖然血與痛的教訓才夠刻骨銘心,但我們真的非要走到這一步嗎?嫉妒會矇蔽雙眼,讓人一意孤行,如果申公豹能少一分爭強好勝,而對自己的業務能力多一分鑽研,或許成就、眼界和心胸都會變得不一樣。

電影最後,因為太乙真人承擔起教導哪吒的責任,連哄帶騙地讓他跟自己學法,才讓哪吒在緊急關頭有保命自救的機會——肉體雖毀,靈魂猶存。

但是縱觀事情發展,其實就是一場人為疏忽導致的災難,如果他們能多一分慎重、嚴謹、自律和責任感,那麼哪吒就不會因他人過失而成為魔童,陳塘關也不會惹來滅頂之災。

所以哪吒的故事警惕我們,再小的怠忽職守和處事不周,都有可能引發一場蝴蝶效應;自食惡果事小,禍及無辜事大,言行不僅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別人負責。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泰國電影《友情以上》票房冠軍,小水演技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