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白浪潮(Pale Waves)是一支2014年成立於英國曼徹斯特的獨立流行樂隊。
不同於以Oasis為核心的充滿曼城味兒的抗生素樂隊,蒼白浪潮更像是艾薇兒(Avril Lavigne)或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黴黴)作為主唱的The 1975(是的,The 1975也是來自曼城的樂隊)。
NME雜誌為蒼白浪潮拍攝封面硬照
讓我們透過NME雜誌11月的封面文章,來了解這支新生代曼城樂隊是如何熬過車禍和疫情的打擊劫後重生。
文:Laura
編:左春春
蒼白浪潮主唱兼吉他手海瑟
是的,車禍!當我們談及蒼白浪潮的第二張專輯《Who Am I?》,就很難避開這場事故——車禍發生在2020年2月,在從瑞典到德國的巡演路上。樂隊的雙層巴士滑出了結冰的路面並側翻滾入路邊的渠溝。
所幸的是,樂隊的鼓手希雅拉·多蘭(Ciara Doran)、吉他手雨果·西爾瓦尼(Hugo Silvani)和貝斯手查理·伍茲(Charlie Woods),以及隨行的工作人員均安全逃脫無生命危險。
蒼白浪潮在livehouse演出
畢竟,近年來類似的巡演事故頻發。而像維奧拉海灘(Viola Beach)和她是(Her's)等英國樂隊就沒能逃過劫數。
蒼白浪潮在後臺
車禍當晚,主唱海瑟並不在巡演巴士上。由於對長途駕車的擔憂,海瑟和她的女朋友提前飛到了德國。
海瑟說她不會忘記車禍後電話裡鼓手希雅拉的聲音。那是一種全然陌生的聲音,就像是電影裡躺在血泊中垂死之人艱難吐出臨終遺言。
海瑟表示她並未感受到樂隊成員的變化,而是她自身會倍感內疚。她希望在那個危難時刻,她能在成員身邊,擔負起核心的作用。
主唱海瑟是樂隊絕對的核心
傳統意義上“難產的第二張專輯”並不足以描述蒼白浪潮在籌備發行《Who Am I?》所經歷的困難。由於車禍及而後的全球新冠大流行,專輯發行日期不得不由2020年推遲到2021年2月。
因禍得福的是希雅拉、雨果和查理有充足的時間去平撫他們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在2018年發行了大熱的首專《My Mind Makes Noises》後,樂隊馬不停蹄地巡演站臺。而這一切在新冠爆發後總算停歇下來了。
Pale Waves - There's A Honey
就像樂隊的創作一樣,在漆黑的暗夜中仍有不滅的點點星光。儘管面臨艱難世事,在曼城共同成長的經歷,仍將樂隊成員緊緊凝聚在一起。
而後在九月的影片採訪中,海瑟說由於疫情她們不需要再疲於演出。經過這段時間的休整,樂隊其他三位成員看起來好多了,他們的笑容回來了。
雖然不知道要再經過多久他們才能逐漸克服事故的陰影,重新搭上巡演巴士,但他們現在的狀態好極了。
蒼白浪潮二專首發單曲《Change》
如新專輯首支主打單曲《Change》的封面一樣,樂隊在經歷破繭成蝶的過程,無論是在歌詞上,曲風上,還是整體情緒上。
第一張專輯《My Mind Makes Noises》是個非常好的起點,首發單曲《There’s A Honey》就以夢幻般的和絃收穫好評一片。
這個時期的很多作品,特別是與同門The 1975樂隊的馬蒂·海利(Matty Healy,海狸)和喬治·丹尼爾(George Daniel)合作的那些,是會讓人想隨之起舞的。
Pale Waves - Television Romance
儘管對於這些作品仍深感自豪,但海瑟認為它們略顯稚氣。一支樂隊邁向新階段的重要標誌就是走出舒適圈摒棄固有。你能感受到海瑟對於樂隊新專輯的自信。
她說不僅是她個人,整個樂隊似乎都開始或者有強烈意願尋找自我。在經歷了很多之後,樂隊成員變得更外放包容。
如果說蒼白浪潮之前的合成器流行風格源自治癒樂隊(The Cure)和極地雙子星(The Cocteau Twins)的影響,那《Who Am I?》融合了更多流行搖滾的元素。
想象黴黴和科特妮·洛芙(Courtney Love)在KTV裡飆艾薇兒的《Complicated》,一旁有艾拉妮絲·莫莉塞特(Alanis Morissette)和利茲·菲爾(Liz Phair,90年代獨立流行偶像)搖鈴助興。
是不是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奇妙無窮?
黴黴確實和艾薇兒一起合唱過《Complicated》
海瑟表示她們的很多歌迷也是艾薇兒的粉絲,所以歌迷們能清晰地分辨出哪些元素來自艾薇兒。但這張專輯更多是基於艾拉妮絲那種絕無悔意的姿態。
要做到如此硬氣,需要全然地接受自我。來自於一個成員關係相對疏離的家庭,海瑟很怕受到別人的指點和評判。
在創作第一張專輯時,她23歲,對於自身和性取向仍有諸多迷茫。
主唱海瑟和鼓手希雅拉是從十幾歲就相識的好閨蜜
而鼓手希雅拉卻截然不同,Ta對於自己的性別認知(非二元性別者)和性取向所表現出來得開放自信深深地感染了海瑟。
在這種激勵下,海瑟在第一張專輯發表後,公開出櫃了。而後,她表示非常為自己自豪,並感覺如釋重負。
海瑟的家庭關係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她的哥哥告訴海瑟一個隱藏已久的秘密——她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媽媽一直保守著秘密,是擔心他們的兄妹關係會變得不同。
而當一切被攤開,似乎成員間的隔閡也隨之被打破,彼此能更坦誠地吐露心聲了。
這些人事和心態上的流轉自然會體現在新專輯的創作中。在單曲《Tomorrow》中,海瑟堅定地寫道“性取向不是種選擇”。
而單曲《Change》所描繪的也不再是第一張專輯中小朋友牽牽手過家家似得愛戀。
Pale Waves - Change
其實,海瑟一直在與自己的身體和自我認知做鬥爭。在青少年時期,因為反覆復發的脊柱問題,她經歷了一系列大手術。
而在巡演中,她要熬過日復一日的演出——每次上臺前她都要把自己灌醉,以酒壯膽來克服自己的不自信。
儘管在舞臺上或公眾面前海瑟極力表現得灑脫無畏,但在私下更多時候她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甚至厭惡自己。
她非常羨慕欣賞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碧梨),在未成年的年紀就有勇氣挑戰大眾對於“好女孩”的認知,從喪氣沖天的歌曲風格到浮誇扎眼的穿著打扮。
海瑟希望這個世界上能有更多像碧梨這樣不畏表達真實自我的人,特別是這樣的女生。
海瑟本來就是“Cool Guy”
而這張基於自醒的專輯卻幾乎被疫情所扼殺。在反覆復燃的疫情影響下,歐美演出市場仍處低迷寒冬。蒼白浪潮在3月結束最後一場演出後,正在經歷成立以來最長的演出“空窗期”。
另一個變數是,海瑟和希雅拉的創作二人組被打破。自從她們在曼徹斯特音樂學院相識,兩人一直保持密不可分的合作關係——海瑟負責寫作,希雅拉負責製作。而在新專輯,更多其他音樂人加入歌曲創作。
海瑟認為在創作上一直重複同樣的事是非常危險的,容易把自己帶進死迴圈。為了製作出耳目一新的專輯,海瑟選擇主動打破這種迴圈。儘管開始的過程難免不適,但接受融入新的聲音對樂隊整體發展是有利的。
《Who Am I?》所表現的風格是複雜的,《You Don’t Own Me》裡粗糲的旋律線條一下子就把人帶入到人聲嘈雜菸酒氣氤氳的小酒館,《I Just Needed You》像是得了碎南瓜樂隊(Smashing Pumpkins)的真傳,而《Run To》和《She’s My Religion》就更偏向流行。
蒼白浪潮近照
車禍後不到一個月,樂隊不得不匆忙趕在川普旅行禁令生效前抵達美國洛杉磯錄製新專輯。儘管成功飛抵,樂隊還是要被隔離數週才能真正投入專輯製作。吉他手雨果和貝斯手查理無法忍受長期與家人分離,提早飛回英國,而海瑟和希雅拉留在美國。
海瑟說疫情帶來的危機感和不得不保持的社交距離,使整個錄製過程變得程式化而無趣。而在專輯接近完成時,製作人裡奇·科斯蒂(Rich Costey,Muse的製作人)卻搬離到大陸另一邊的佛蒙特州。海瑟經歷了很多次情緒崩潰。
面對重重阻礙,樂隊成員憑藉對彼此和作品的信心、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完成了專輯的製作——提早返回英國的雨果和查理分別在臥室錄製了他們的部分。
蒼白浪潮獲得2018年NME頒發得“Under the Radar”獎
《You Don’t Own Me》這首三分鐘的“Fuck you”單曲,就是樂隊走向成熟極好的見證。與其在厄運和挫折面前自怨自艾,樂隊更熱切地希望擁抱未來。也許有人會說更喜歡之前的蒼白浪潮,但海瑟說人都會改變,而她不拒絕改變。
就像《You Don’t Own Me》歌名所表達得,海瑟說她不從屬於任何人,不需要別人告訴她應該做什麼,穿什麼衣服,如何微笑。她覺得自己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已經太久,她不願再隱藏真實的自我。
蒼白浪潮新專輯《Who Am I?》將於2021年2月12號由髒擊唱片發行。
References:
https://www.nme.com/big-reads/pale-waves-cover-interview-2020-change-who-am-i-282122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968526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t4113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5411V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