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初見林志,裹著一身黑色毛衣,外披古風長袍,很有一番大俠氣概。

從十年前血氣方剛的小夥,到十年後霸氣內斂的老練。

十年時間,足以摧毀一個人的夢想和生活,但十年時間,也可以更加堅定一個人的信念感和人生方向。林志,就是屬於後者,他從未想過後退。

“十年前,我從沒學過表演。十年後,我是演員林志。”

機遇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而他恰恰相反

這跟世俗的認知邏輯,似乎不太一樣。

機遇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沒錯。恰恰他毫無準備,但是每一次的機會他都從不放棄,牢牢抓住。也正因此,他才敢於突破每一次來之不易的機遇。

“只要我去了,我就有50%的勝率。如果沒去,那我就是零,甚至為負。”

2010年,在經歷入門到下定決心逐夢演藝圈,再到寒窗期無戲可接的那段時光,想想都很揪心。在跟林志老師對話的過程中,這一段他說的很深刻,但沒有表現出傷感。

面帶微笑,戲劇性的微表情,可以感受到這個階段的經歷,是一個值得說出的好故事。

“有次一個籌備古裝戲的副導演,要我去聊聊。那個時候已經被逼上絕境了,他說啥我就是啥。問我會騎馬麼?我說會啊。演過古裝劇麼?演過啊。接受跟組麼?跟啊。”

第一次跟組,一個月給3000塊錢左右。輾轉寧夏和無錫兩個取景地,一跟就是兩個月。

“跟組”這個詞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大多數人只能想到全程跟,一天都不能離開,吃喝住行都是在劇組裡。

而對於演員來說,跟組不僅僅是紮在劇組裡而已,對於演員是非常的被動接受:讓你演什麼你就演什麼,沒二話。

當時全組跟組演員只有四個,有兩個人還是科班演員,一箇中戲一個北電,可見即使是跟組這個身份,也是非常的不容易。

當聊到進劇組之後,發生的故事:有笑點、有勇氣、有膽戰心驚、有第一次騎馬的經歷、也有機遇和挑戰。

《水滸人物譜》系列中《金毛犬段景柱》飾演 曾升

林志回憶道,當時的場景是這樣的。

“這部古裝劇的導演問所有在場演員,誰會騎馬?現場30秒鴉雀無聲,異常寂靜。當導演再問一遍,誰會騎馬?誰會騎?不是溜馬啊,我們是真騎,騎快馬,誰會?會的舉個手讓我看看,我們現在就是定演員。這時候,能感知到導演是有點生氣,比較激動。”

“聽到這裡,誇嚓一下,我舉起了手。當時心裡是非常複雜的啊!因為我壓根兒就不會騎馬,連馬兒都沒有見過的人!沒有真正接觸過馬兒的人!我連馬兒牽都沒牽過,別說騎了!”

“我就是為了拿到這個角色,我啥也不顧。”

從“啥也不顧”就可以感知到,為了拿到這個角色,大膽舉起這個眾目睽睽的手。

當時不知道承受了多大的壓力,作為演員只為拿到這個角色。雖然只是個跟組,也要爭取拿到屬於自己的角色。

即使行為技巧上沒有足夠的準備,也要具備足夠的信心和信念感,去超出所有人。

這一點,令人佩服和尊重。

《水滸人物譜》系列中《金毛犬段景柱》飾演 曾升

“定型之後,我的第一個古裝角色就此誕生。”

“組裡人都說我的造型是最棒的,而且我的鬍子真實是自己的,他們都是貼的,知道吧。整個人物造型一下子就立住了,怎麼都不像個沒怎麼演過戲的人吧,倒是更像一個將軍。”

林志老師調侃到自己的造型時,露出不經意的笑容,眼睛裡充滿了故事。

當問到接下這個騎馬角色之後,作為一個根本就不會騎馬的人,要如何克服自己?極限的時間裡,挑戰未知的自己?可以看出林志老師,是百感交集。

“其實,我心裡面是篤定的一定要拿下它。這是我篤定的,但是怎麼拿下,我是猶豫的。”

這裡,有一個非常關鍵的細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作為第一次騎馬,還有騎馬時要做到的動作,別說困難極大,危險甚至超過騎馬本身的難度。在馬上摔下來怎麼辦?出現問題怎麼辦?

全在心裡面,成為一個帶著感嘆號的問號。

“劇組現場是沒有馬的,馬是從附近景區借過來的。當問到副導演,馬什麼時候到?副導演不耐煩的說了,馬師和馬要到上午10點才能到。”

時間的等待變得越來越緊迫,如果倒回到昨天的那個現場,倒回到還沒跟組的那個時候。被問到會騎馬麼?該如何回答。一如既往,毫不猶豫的答案,不變不退。

馬師到了之後,可以想象到整個人都是極具渴望,極具想要獲得的那種狀態。可能就幾小時、就幾分鐘,或許沒有時間。

所以,才更要抓住這個時刻,去尋找救急的方式方法,去問訓馬師傅,騎馬的要訣都有哪些。

“就正式開拍前,這一問,抓住了唯一一次試騎上馬的機會。從完全不懂,到快速熟悉,再到實戰。很漂亮啊,沒有出錯,一遍過。在場演員,最後都說了一句‘會騎馬真是不一樣啊’”

騎馬丨劇照

人們對於越是精彩,越是不曾聽過的事兒,一般都會秉持著懷疑,質疑的態度。這沒錯,太正常不過。而對於親身經歷者來說,或許也會不太相信。

可人生的戲劇性一面,就這樣真實存在,併發生了。

反一號的戲裡戲外,一定要是兩個極端

當問到對林志老師自己而言,最滿意的作品或某個導演時,脫口而出,那就是《清網風暴》系列電視劇,飛天獎男演員陳劍飛導演的作品。林志老師說到當時陳劍飛導演,對自己最印象深刻的一段話。

“林志,你是一個不像演員的演員。你是一個長相很普通,但站在鏡頭前會發光的人。我不知道你未來的路會走的怎麼樣,但我相信你能出來,我不知道你某天哪天能出來,但是肯定會有那麼一天,這是我可以預見的。”

“你身上的這種韌勁和形象,發出來的光是很多演員沒有的一種特質。”

不像演員的演員,這種特質就是天賦。

對於一個出道不久的演員來說,這段話隨之帶來的,是莫大的信心,信念感的愈漸強大可能也源於此。

與生俱來的古銅膚色、偏黑,很多演員是沒有這種膚質的。這樣一種外在條件,也為後來的演員之路帶來了莫大的幫助。

“在片場,陳劍飛導演看到我吃便當的樣子,說我哎呀,林志,你看你坐在這吃飯的樣子,就是典型的一個小人物嘛,但是你演反派演的那麼入木三分,劇組上下都誇你。”

同時,陳劍飛導演不單單只是表達了對於演員的喜愛和認可,還提出了指導性的建議。比如:基本功的不紮實,臺詞的短板就顯現而出。臺詞,不落地。大段獨白,弊病就時隱時現。

“我很開心,當時能夠接收到這些指導性建議,專業度上的肯定和鞭策,給了自己改變的動力和方向。相互吸引,你認可我,我相信你。你批評我,我欣然接受。這是作為演員要有的態度,內在的特質。”

聽到了幾個詞:A級通緝犯,歇斯底里,狠勁,張狂。那種分裂的人格狀態一下子就出來了,反派能夠演的如此具有爆發力,而真實的生活狀態卻是完全相反。

破圈的能量一定要有,戲和生活需要保持真空帶,不要銜接的那麼緊。

當問到林志老師處理的怎麼樣時,他說了這麼一個小故事。

“有次拍完一個反派角色,進地鐵眼睛裡都帶著一股殺氣,這時候就很尷尬。工作人員說,小夥子、對、就是你過來一下,身份證檢查一下。”

說完爆笑……可誤會歸誤會,當談到戲和生活的區別時,林志老師還是非常堅定的表示,一定要有所區別。不管是有意無意之間,都需要調整,時間不可能太快也不會太慢,因為從劇中角色迴歸現實生活,需要過渡期,只有演員自己能夠去感受。

“迎難而上的事情,才能超越自己,你會懷念曾經的不易。”

中國電影史上首部126分鐘無剪輯“一鏡到底”懸疑驚悚電影《阿鼻》,該影片獲得北歐國際電影節最佳視覺效果設計獎。

與此同時,該影片也是美國聖何塞國際電影節唯一入圍的中國影片,演員林志也因此影片入圍法國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配角。

北歐國際電影節入圍影片丨最佳視覺效果設計獎

1965年,美國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拍攝的《帝國大廈》;摘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鳥人》,入圍第65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德國電影《維多利亞》;獲得2003年多倫多電影節最佳視覺效果獎的《俄羅斯方舟》等電影,都是“一鏡到底”電影藝術的代表作,放眼世界,也是鳳毛麟角。

對於“一鏡到底”的挑戰,不是為了炫技,而是落腳於動作、情節、心理的完整性與流動性,成為一種表達內在情緒與精神處境的視覺載體。

“一鏡到底,全片無NG,無剪輯,作為電影演員,我聽說過,沒經歷過。這樣的電影長鏡頭,對導演的把控力、演員的功力、攝影師的能力等要求極其苛刻,國內敢於吃這種螃蟹的人不多。”林志老師在早前的對話訪談裡有說過。

全片126分鐘,一鏡到底,無NG,無剪輯!終於有中國電影人,把長鏡頭玩出了新高度!

“我們作為藝術工作者,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只有不斷進取,才能不斷超越。”

“但《阿鼻》這樣一部作品,在我眼裡,至少在我這兒,應該是很難再遇上,或許在未來的很長的一段日子裡,我都會懷念,懷念這其中的不易。”

“信念感是我一直保有的東西,愈見強大。”

關於表演上的信念感。有接到戲時候的狀態,沒接到戲的時候的心態。林志老師是這樣理解的。

“我知道,有很多難點。沒有一件事情沒有難度,但是一遇到難關,我會想盡一切法子,我會做好這個準備,我要去攻克它,需要把它打倒。”

“前輩給予我一些東西,我要去回饋給更年輕的一代,給予他們機會。”這也是我現階段的一個待人處事,換一個身份可能要秉持的一種價值觀。

漫長日子裡,時不時有聲音在告訴自己。

“我可以的,我挺牛的!只是這個機會還沒有到我面前,一旦到了,我就可以拿下。因為現在不是十年前,現在的我的作品積累是可以與人交流切磋。”

“與此同時,我要去感謝我的家人,更要去感謝曾經幫助過我的前輩、導演、演員、以及支援鼓勵我的朋友們。如果沒有這十年演員生涯中的種種際遇,就沒有現在的我。”

“現在,但凡有可能,我都會去幫助更多的年輕演員,正如當年有人幫助過我一樣。”

這種信念,需要堅持和傳遞,一直都是。

每次一回到組裡,就會想起以前消沉的日子,自我的肯定和信念感就油然而生,愈加強烈持久。而且,伴隨著十年來的沉澱,對於拍戲,對於演員這個職業,已經成為林志老師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他的主業,不可分割。

今年聽過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影視寒冬期。這些也是人為根據大資料市場定義出來的,對於有些人來說,寒冬期就是在淘汰;而對於有些人來說,抗住了就無所謂寒冬。

“慢下來的階段,也是為了我未來的路子鋪平了一些道路,我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去度過每一天,面對每一個機會。”懂得進退,吸收成長路上的所有養分。

“那麼難的日子都熬過來了,這點寒冬又算的了什麼,真正的寒冬來源於對自己的不肯定。去做一個夠狠的演員,沒有寒冬。”

演員的人生態度,處事方式,延展到社會中,各行各業,其實都有效果。

對於林志老師來說,他的生活因為演員事業變得更加精彩,而我們也正因看到了聽到了這麼優秀的故事,反觀現實生活,每一個人都有他能夠觸動到的點,這樣就夠了。

“十年走過來,每一次機遇都是在肯定自己,沒有一次後悔自己的選擇和決定。”

演戲成就林志,故事連線彼此。

下一個十年,我們再見。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11月15日張柏芝大兒子穿媽媽的品牌服裝出鏡,氣質冷冽出眾超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