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流浪地球》大家也許都看過,影片裡的特技和讓人驚歎的未來世界的幻想,讓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吳孟達開車的時候出現的經典臺詞“開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甚至成了交規的典範。

而這部電影的原著作者就是劉慈欣,他的小說是腦洞大開,讓你走進一個讓你想象不到的未來世界。

尤其是《三體》這部小說,更是令人歎為觀止,他在書中營造了一個很多維度的未來世界。

四維世界是什麼樣子?很多人都想象不到,認為我們現在就是生活在一個三維的立體世界裡,而思維空間又引入了時間的概念,如果能進入四維空間,是不是可以隨意的穿梭於過去和未來呢?

那麼,到底有沒有思維空間?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有,而且,還提出了廣義的相對論,但到底有沒有,還沒有得到科學證實,所以,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

不過,在劉慈欣的筆下,他把這理論層面的事情寫到了自己的小說裡,《三體》就是這樣一部科學幻想的小說。

當然,如果真的有一天思維空間的密碼被解開,也許這就是事實,並不是科幻小說了,而成了現實小說了。

當然,有些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大家都會覺得很科幻,就好比魔術,看上去如幻似真,但只要看透了本質,其實,就是那麼一回事。

但思維空間不等同於魔術,有些高人說過,也許很多事情就發生在你的身邊,只是你沒有看到而已。

這部著作中,劉慈欣的想象力絕對是超前的,他構造了一個存在於地球4光年以外的獨立文明,因為這個文明的存在,和人類所處在的文明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而劉慈欣創作的時候,正處在科技興國的大背景下,很多書迷都對這本書非常的期待,他的第一部《三體》最初在2006年5月到12月的《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就連美國總統奧巴馬都被它深深吸引。

有人很詫異,奧巴馬是當時的美國總統,他為什麼會熱衷於《三體》呢?美國的科幻大片那麼多,他這麼會迷戀中國的科幻小說呢?

因為奧巴馬從這本書中看到了未來,不僅僅奧巴馬這麼看,就連很多人都認為,這也許不僅僅是個小說,是個猜想,這本書具備著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因為劉慈欣本身就是個工程師,他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搞科技的,還有物理學家。

小說中逐漸浮現出的“宇宙社會學”,糾結在制度建構與人性道德的衝突之上,實際上也更為直接地將“中國經驗”的難題投放在整個宇宙的尺度之上。可以說劉慈欣構思的“三體世界”儘管有著上億光年的時空,其實卻並不遙遠。

劉慈欣執著地用驚人豐富的技術細節描寫一種大尺度、大視野的宏大視覺,他偏愛巨大的物體、複雜的結構、全息的層次、大跨度的時間,落實到人物身上,就是以捨己而救蒼生的姿態出現,挺身反抗命運的暴虐,最終改寫歷史的英雄群像。

這部小說還獲得了雨果獎,這就相當於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啊!他憑藉一己之力,填補了這項空白,並且還是代表亞洲,而不僅僅是中國。

他把這部小說寫成了世界級的精品,為國爭光,也為我們中國人爭得了臉面。

因為這部小說,把劉慈欣推上了神壇,而且,還獲得了和奧巴馬合影的機會,可見這份榮耀值得宣揚。

其實,不僅如此,在《流浪地球》的影片中,奧巴馬還友情出演了,很多人以為是拼接上去的,但其實,這就是真的。

如果不是奧馬巴對劉慈欣的這份崇拜,他也不會降低身價,去為一個電影站隊,這就是劉慈欣的個人魅力所在,也是這部小說的光芒所在。

由於奧巴馬、扎克伯格、潘石屹、馬化騰、雷軍等大佬的鼎力推薦,《三體》的銷量無論是國內外都高居科幻小說榜單前列,2015年已經超過 100 萬冊。

儘管這部小說獲得如此殊榮,但劉慈欣依然十分的低調,他還是過著普通人的日子,過著平常的生活,他希望自己能寫出更好更多的科幻小說來,為了報答喜愛他的讀者,也為了致敬奧巴馬。

不僅如此,這部小說,還被教育界所看重,今年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官宣了課外書單,來自國家教材委、高校、中小學校的110多人專家團隊,從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圖書中精選了300本,引導學生們讀好書、讀經典。其中,就有劉慈欣的小說《三體》。

這件事是真的,可見《三體》這部書的影響極為深遠,而且還具有教育意義。

還沒有看過這本書的朋友,趕緊入手吧,連奧巴馬都推崇的好書,我們還要拒絕嗎?

尤其是最後一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會讓你耳目一新,讓你歎為觀止,這部書展示的不僅僅是未來世界的高科技場面,更有著觸發你靈魂深處的思考。

那就讓我們有一起走進《三體》的世界,感受這個恢弘而又充滿神秘的世界吧。

因為,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也許未來的世界裡,你就是那個救世主,你就是那個英雄,一切幻想都來自《三體》。

17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吳磊耽誤?成毅爭氣?劉詩詩挑選?王凱幕後?吳昊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