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受我國傳統文化影響,我對這部電影沒有多大感觸。在中國的神話故事電影型別中,人物形象往往超凡脫俗,尤其是神明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在刻畫人物上著重於表現出仙氣飄飄,神聖不可侵犯的一面,簡單一筆帶過主角的生活細節,不會對其生活習性詳盡刻畫到男歡女愛的旖旎場景。而本影片不僅有此類情節以全面展示主角形象,還寫盡了其他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態。
基於傳統的觀點,本片的主角兩人就是很另類的存在,一個是有生理缺陷的啞巴女主,把她的生活處境講述得面面俱到,大到工作和人生理想,小到生活習性都有展現。另一個是有上帝神力的兩棲生物,剛開始出現就是時而暴躁激憤,時而哀嚎的怪物形象,一路受傷逃亡,直到最後才顯現上帝死而復生的能力。兩主角都飽受生存環境摧殘,每一段被外界勢力欺壓的鏡頭都沉重無比,主角所表現的無奈也讓人喘不過氣。
所以壓抑的觀影感始終纏繞心頭,如果無法理解的兩棲人和女主的故事,就會認為是扭曲的人獸戀,三觀嚴重受損。畢竟是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先拋去網上奧斯卡是資本遊戲的說法,其評定的最佳影片還是有含金量可考的。這部電影看不下去時,看看別人的影評,再看電影就不一樣了。
影片用魔幻主義手法糅合了美蘇冷戰背景下同霸權主義者抗爭的弱勢群體,以及呈現種族之間的奇幻愛情遭遇。前半段出現的啞巴女主伊莉莎和與“怪物”相戀而不得,這是弱勢群體的戀愛不利問題;有同性戀無事業的男鄰居,對一家小店的服務生有好感,這是弱勢群體的個人性取向問題;黑人婚姻不幸福的同事,這是弱勢群體的婚姻問題。特工雖然身份地位顯赫,卻又在工作上屢屢受責,繼而施壓責備於手下職員。除特工外,他們每一個人都有顯眼的缺點,在社會競爭中處於弱勢群體的範圍,看了有無盡的壓抑感,簡直集合了弱者生活方方面面的不堪困境。
好在結尾畫風突轉,“人,“怪物”,“水”等形象夢幻離奇,“怪物”中彈死而復生,殺死了特工,在水中救活伊莉莎,就像當初兩人在水中嬉戲一樣,弱勢群體實現了翻身願望。也還給了觀眾一個萬物“自由平等”的生存空間。
影片主題是自由平等,具體表現在啞巴女主伊莉莎身上,她和同事鄰居等弱勢群體不被生活善待,還依然保持善良,並且捨命守護善良。給予她反抗力量的是對“怪物"的痴戀,所以影片又一重要戲份是展現唯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就像影片最後鏡頭定格在兩主角水中擁抱的奇幻場景一樣。女主這類人在社會生活中是另類的存在,但是她不乏對美的追求,喜歡音樂舞蹈。男主是科學家和政客們研究的神奇物種,是被利用於征服敵國的工具,但是他通人性,善於學習人類行為。男女主角既然在社會中不受歡迎,那理所應當去到屬於他們的水中世界,在那裡走向自由美好。這段詩意般的結局,雖奇幻不真實,卻常使人心馳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