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月1日開播起,《大秦賦》經過26天的時間,終於迎來了收官。
從開分8.9的“巔峰時刻”,到如今降到了6分的窘迫,《大秦賦》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大秦帝國》,這個經過了14年時間沉澱的經典歷史系列,最終的“句號”又帶給了觀眾們什麼樣的思考?
我們不妨從頭開始。
“我是你們的王,天下的主宰。
我,終結了五百餘年的紛亂歲月。曾經的敵人,共同成為我的子民。
歡呼吧,我的子民。
我的功業將被澆鑄在青銅器上,銘刻在高山之巔,我的榮耀將光照天下。
痛飲吧,我的子民。
我的功業將澤被你的子孫,永遠流傳於世。
我,是嬴政。”
《大秦賦》在第一集,就以秦王政這個“中西結合”的開場白作為起始點。
雖然給人的感覺,略微有那麼一絲絲奇怪,但是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秦昭襄王末年,英雄遲暮的老秦王終其一生,未能滅亡一國,但就是在他在位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六國大多已經被秦國打的沒有心氣。
安國公當上太子的時日已久,異人透過呂不韋的謀劃,終於安全回國。
《大秦賦》之後的劇情和正史上沒有什麼明顯的差別,秦國4年喪3王。
前10集中,不管是王慶祥飾演的昭襄王,還是辛柏青飾演的嬴子楚,亦或是鄔君梅飾演的華陽夫人,都證明了《大秦賦》這部劇,最起碼在開篇階段,還是有一定的理想和野心的。
10集過後,《大秦賦》的口碑迎來了轉折點,開始了加速下坡的過程。
轉折的開端,就是歷史上並不存在的“華陽宮變”。
為了力推嬴政之弟成蛟登上王位,華陽夫人和陽泉君等人發動宮變,想要脅迫莊襄王立成蛟為太子。
結果自然是功敗垂成,嬴政成功登上王位。
我們常說一部好的歷史正劇,要做到的基本一點就是“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換句話就是說,作為小說也好,影視劇也罷,你可以進行改編,以增加戲劇衝突。
但是,華陽宮變帶來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大秦賦》將過多的筆墨,放在了觀眾們早已深惡痛絕的宮鬥之上。
於是乎,《大秦賦》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宮斗的無聊劇情中陷入到了死迴圈的境地。
從昭襄王逝去,到嬴政登上王位,秦國四世君主,三次權力更迭,《大秦賦》僅僅用了11集左右的篇幅,就完成了全部的敘述。
至於嫪毐之死,卻用了30多集。
歷史上幾乎沒有懸念,波瀾甚微的嫪毐之亂,在《大秦賦》中的驚險程度,完全不亞於當年昭襄王時期的長平之戰。
甚至還有點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差點導致嬴政身死國滅,順帶搭上扶蘇的性命。
嫪毐這段戲愈發驚險,就愈發顯得嬴政缺乏手段,猶豫遲疑。
他和歷史名臣李斯的多番籌謀,更是顯得可笑且低智。
橫掃六合的始皇帝,可能是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如果真如《大秦賦》表現的這般,始皇帝當初就完全應該和仲父呂不韋一起,浪跡天涯。
此外,為了增加趙王偃和郭開的戲份,編劇一直在極力渲染趙王偃自小就和嬴政的仇恨羈絆。
趙王偃登上王位之後,大部分的行事動機就只有一個:殺死嬴政。
他和郭開君臣二人,成為了劇中最名實相副的實幹二人組,這邊想合縱伐秦,那一面又攪弄風雲。
可憐的趙王偃,最後還被自己心愛的倡後,活活氣死。
《大秦賦》對於很多歷史“名場面”,進行了頗為“獨特”的改編與刪減。
比如“荊軻刺秦”。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中記載: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荊軻拿到匕首之後,一擊不中,然後追逐秦王,秦王因為驚慌忘了身負利劍,也無暇拔劍,只能繞柱而走,躲避荊軻的追殺。
《大秦賦》中則直接省掉了秦王繞柱這一流程,並且把拿藥箱砸中荊軻之人,變成了李斯。
這樣的改編,如果說有一種說法,那隻能是《大秦賦》作為一部所謂的歷史劇,要拍出別樣的新意。
只是這樣的新意,看不出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大秦賦》的時間段,是到嬴政掃平六國,一統天下結束。
那麼它最為高潮的事件,就該是掃滅六國的戰爭,以及穿插其中的各種謀略。
秦王政用了10年時間完成統一,《大秦賦》卻只用了9集。
文信侯為了秦國而死,而不是畏罪;
燕太子丹為了燕國而死,而不是燕王喜為了自己苟活;
李斯為了救韓非,所以殺了他。
人人高風亮節,父慈子孝,君明臣賢,一部血流成河的殘酷戰爭史,成為了歌頌道德的模範書。
《大秦賦》較之前三部,最顯著的一點就是:劇組有錢了。
大投資帶來了大場面,各種戰爭畫面,不再是介紹地圖的PPT,而是多達上千人的群演,多種製作高度還原的攻城器械。
甚至小到腦後髮髻的樣式,都體現出《大秦賦》的用心之處。
只是如果方向搞錯了,怎麼說都是敷衍、詭辯。
當趙姬最後幾集才下線,當滅六國變成趕時間,當始皇帝成為一個猶豫、略帶猥瑣的形象,
《大秦賦》的路,越走越窄了。
當我們回過頭來看這部劇,感慨頗多。
從當初的萬眾期待,到差評驟起,甚至低調的富大龍都專門發微博來解釋,《大秦賦》所帶來的影響效應,未來可能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十四年的光陰倏忽而逝,將以另一種方式被人銘記的《大秦賦》,不管你承不承認,它都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最終“句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