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電影很搶風頭,一舉拿下歐洲電影節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四項大獎,還將代表丹麥衝擊來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酒精計劃》。
男主角是大家的老熟人,“拔叔”麥斯·米科爾森。
這也是他繼《狩獵》後,第二次與導演托馬斯·溫特伯格合作。
影片講的是四個中年人與酒精為伴後的失控生活。
“拔叔”重回自己擅長的領域,飾演了一個沉默寡言的中學歷史老師馬丁。
不過這次他沒被學生坑,而是在經歷一場實驗後,徹底放飛了自我。
一切要從一次生日聚會說起。
這天,馬丁如約來到高檔餐廳,為好友兼同事尼古拉慶祝四十歲生日。
可這頓飯還沒正式開吃,整個餐桌就淪為了中年男人的賣慘現場。
大家一句接一句地吐槽生活和職場,氣氛瞬間變得頹喪起來。
馬丁在一旁默默地聽大家說,沒一會兒就獨自淚目起來……
大家這才知道,他和妻子的婚姻出了狀況,兩人的交流越來越少,夫妻倆更像是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普通室友。
馬丁認為是自己過於“無聊”,讓妻子失了興趣,但一時又不知道如何做出改變。
三個朋友面面相覷,一時找不出勸他的話。
於是四個大叔化悲痛為酒量,把所有的憋屈一飲而盡。
席間,身為心理老師的尼古拉,提到了一條有趣的冷知識——
挪威有個心理學家聲稱,人類體內天生缺少酒精,所以每天應該適量飲酒。這樣整個人就會達到放鬆、開放,甚至大膽的完美狀態。
這聽上去沒啥科學道理,但幾個人卻較起了真,決定抱著“科研”的心態,搞一個“酒精計劃”,證實心理學家的假說。
具體方法就是每天喝得微醺去上班,看看會出現什麼變化,並把收集到的資料,整理成學術文章。
這天早上,馬丁身體力行,上課前小酌了一下。
在酒精的作用下,他大膽改變了教學方法,用歷史人物的八卦調動學習興趣,原本死氣沉沉的歷史課堂,氣氛瞬間活躍起來。
其餘三人隨即效仿,也都在酒精的催化下,教學水平大增,紛紛覺得自己“又行了”。
之後他們再次碰頭,決定把“實驗”再往下推進一步——加大飲酒劑量。
結果不用想也知道——
馬丁早上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來到教師休息室,一個瀟灑轉身撞向了門框。
不過,他的課上得出奇順利,整個教室充滿高昂的學習熱情,學生們個個猶如學霸附體。
就這樣,他開始漸漸放飛自我,週末帶著全家去划船露營,還和妻子重拾起久違的親密……
前面這段情節,估計每個小夥伴都看得出來,酒精不過是這群大叔為逃避中年危機尋找的藉口。
它就像是給病人服用的安慰劑,雖無真正療效,但卻能在心理上,給病人帶來“有效”的希望。
在這之前,與很多頹喪中年人一樣,馬丁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
他上班沒動力,下班沒激情,凡事都提不起興趣,對學生更是毫不上心,搞得學生和家長都想聯名“彈劾”這個不稱職的老師。
在家裡,馬丁也注意到了妻子與孩子對自己的忽視,但沉默寡言的他,根本找不到打破僵局的契機,一家人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淡漠。
遙想年輕時,馬丁也是個多才多藝的風雲人物,曾有機會申請到科研經費,拿下博士學位,但為了照顧家人,他主動放棄了一部分理想,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激情。
馬丁和朋友們真正需要的,並不是酒精本身,而是促使他們改變人生的勇氣。
這樣的劇情設定,其實很容易讓人想起一部金球獎影片《杯酒人生》。
片中的兩個男主角,同樣是面臨困境的中年男人。
一個是作家夢實現不了的中學老師,離異、啃老,對前妻還一直念念不忘。
一個是紅不起來的十八線演員,即將步入婚姻生活,打算搞一場品酒旅行,最後一次放飛自我。
這場旅行一開始充滿宿醉與抓馬——
老師得知自己的作品被出版商拒絕,氣得直接大鬧酒莊;
演員則過於解放天性,睡了粉絲,結果被粉絲的老公捉姦在床。
他們本想在這場旅行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存在感,最後卻發現自己不過是在逃避人生。
在這個主題上,《酒精計劃》與《杯酒人生》異曲同工,四個大叔進行的“酒精計劃”,正在慢慢產生副作用。
這天放假,四個老夥計又喝成一團,醉醺醺地去超市找酒,搞亂了貨架後又暈頭轉向地跑到碼頭“捕魚”,一直喝到天昏地暗。
他們根本沒得出任何有價值的“實驗”結果,捱罵的捱罵,宿醉的宿醉。
馬丁的妻子更是忍無可忍,指責他徹底放棄了生活。
沒多久,四個大叔就草草終止了這個不靠譜的“酒精計劃”。
單看劇情,整部影片講的就是四個中年人用實際行動證明“小酌怡情,大酌傷身”的簡單道理。在酒精面前,幾個大叔像是沒見過酒的小青年一樣瘋癲。
他們之所以躍躍欲試地加入這個“實驗”,全都因為被“海明威每天都喝到晚上八點”的歪理說服。
但本質上,他們掉入了“倖存者偏差”的陷阱。
改變人生的關鍵,從來都不是基因裡“缺少”的那點酒精。
影片中最有意思的段落,是導演幾次展現了不同人群酒後失態的表現。
開場部分,一群高中生飲酒狂歡到深夜,在列車上大肆喧鬧,放蕩不羈的青春氣息溢滿螢幕。
中間部分是一段真實歷史影像,記錄幾個國家政要宿醉後的醜態。
後半段,男主幾人組團豪飲,到了晚上才衣衫不整、搖搖晃晃地回到家中。
儘管酒精給他們帶來的生理影響相差無幾,但醉後產生的後果,卻是大相徑庭。
校長得知了學生們的行為,但沒有人因此大禍臨頭;
國家政要的宿醉鏡頭,雖然只有短短几秒,但都成為他們人生履歷中的黑歷史。
而男主角他們,宿醉後面臨的則是撲面而來的家庭危機——
有人因為尿床被妻子責罵,有人直接摔暈在鄰居家門口;
還有人徹底染上了酗酒的惡習,因此丟了工作,最終醉醺醺地葬身大海……
從這組對比就能看出,影片對於這場中年危機的反思——酒精也許能讓人卸下心防、肆意狂歡,但過度的放縱,只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尤其當一個人習慣性地隱藏自我,把危機轉嫁給某種寄託,就會越來越不願清醒面對真實的自己。
而真正讓男主馬丁清醒過來的,正是朋友墜海死亡這件事。
葬禮過後,幾個人像往常一樣小聚,碰上了剛剛畢業的學生,他們組團在街頭喝酒狂歡。
在一片歡愉的氣氛下,馬丁和朋友們也加入其中,彷彿找回了年輕時的激情與自信,肆意狂舞起來……
整體來看,《酒精計劃》講述的就是迷茫中年人的自救歷程。
儘管這樣的故事屢見不鮮,但我們總能從中看到這樣一個真相——
酒精能讓人歡愉,卻不能解決問題,真正能解除危機的不是“快樂水”,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