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佔地面積12.5萬平方米的香港國際機場,在一瞬間就可以化為灰燼……是憤怒,人的憤怒可以摧毀一切。但是,有一個人阻止了這一切……”

這個人就是華仔飾演的潘乘風——拆彈專家,一線幹警,在任務中失去半條腿,從而與前線無緣。不甘心於文職的他一度偏激,甚至墮入犯罪的深淵。但是,在最後關頭,他找回了自我,實現了救贖。

《拆彈專家2》是今年難得的好港片。陣容和劇情都對得起8分的評價。救贖的故事套路很常見,但是要講好卻真不容易。兄弟情義、戀人糾葛、職責擔當,都表現的很到位。很令人欣慰,港片在正能量的道路上也越走越穩了。

1、兄弟、同事、戰友

劉青雲飾演的董卓文,是本片的男二。這個角色的設定,從戲劇化程度看相對平淡——技術過硬、心理素質過關,而且踏實穩重,是個典型的優秀老警察。按說這種角色司空見慣,但是劉青雲就把他詮釋的很舒服,他是一個良師益友,是一個貼心的兄弟。“救人不是用自己的命拼……唉,我知道你說的也對”。老練卻不做作,言行舉止間透出自然的親和力,那張溫厚的臉總能給我們安全感。

而華仔飾演的潘乘風,正好與董卓文互補。潘乘風同樣是拆彈專家,但是更加活潑,性格飛揚跳脫,敢打敢拼。當然,也更不拘小節。

是兄弟,也是同事。是工作上的戰友,也是升職道路上的競爭對手。兩個人都升了,可董還是在一線,潘卻被轉了文職。經過康復訓練,潘的體能可以達標,但警局並不允許殘障人士上火線。兄弟的安慰也改變不了制度。在發洩怒火之餘,也難免殃及身邊人。當潘乘風打出“警局用人,用完即棄”的橫幅,實際上他的前途已經告吹。

“你現在就是有病!”

“是這個世界有病。”

於是,潘乘風退役了,他找到了另一個兄弟,也是發小——謝君豪飾演的馬世軍,這個角色就非常富有張力了,他是叛逆的富二代,小時候遭受過校園暴力,被潘乘風幫助,成為莫逆之交。他在英國留學時期成為無政府主義者。馬世軍以自己家族的財富為恥,他知道祖上是以鴉片生意發家,充滿罪惡,所以他要用不義之財去完成“淨化”,而其口中的“淨化”或者“改變”,其實就是毀滅。準確地說是恐怖襲擊。

“我是不會出賣戰友的。”

兩個憤世嫉俗的人一拍即合,“復生日”計劃應運而生。他們要用小型核彈襲擊金融大廈和香港國際機場。

2、你以前對我真的很好

倪妮飾演的龐鈴,是那種由內而外的美。精明幹練的警花,落落大方,比庸脂俗粉多了一份典雅,比冰雪美人又多了一份熱情和通透。她和華仔的對手戲,是本片的淚點。

“我們以前是怎麼樣的?”

“其實你以前,真的對我很好。”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正如我遇見了你。酒會上,潘乘風故意把紅酒灑在龐鈴身上:“我是故意這麼做的,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一切就那麼自然而然的開始了。同樣的樂觀向上,同樣的年輕有為。曾經是那麼美滿,那麼般配。警局裡是戰友,下班後是愛侶。開啟車門,那一捧玫瑰,正如龐鈴的笑容,永久地印在潘乘風的腦海裡。

可惜,斷腿後的風波,改變了一切。殘疾並不算什麼,他可以鍛鍊的比常人更強健。可對於潘乘風來說,拆除炸彈的工作,就是他的生命。不能再上一線,是一生之痛。他的憤怒衝破了理智,走向了偏激,也傷害了龐鈴。

“我覺得我們沒有辦法在一起了。”

再見之時,潘乘風已經是一個揹負幾十條人命的嫌疑犯,他在自己策劃的爆炸中受傷失憶了。但他還記得龐鈴,記得她的電話。龐鈴也還愛著他,於是編造了一個謊言,運用心理學植入記憶的方法,騙他說他是去恐怖組織臥底的警探,在執行秘密任務。她希望他能夠阻止“復生日”計劃,為自己贖罪。

潘成風兩世為人,方知罪惡深重。在敵巢時,他在螢幕前親眼目睹自己的戰友被恐怖分子射殺,才意識到已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一時間,他終於發現了真相,意識到所謂的“臥底”不過是龐鈴善意的謊言,馬世軍只是計劃的執行者,“復生日”的始作俑者正是自己。

“我能抱抱你嗎?”他們相擁而泣。雖然相愛依舊,但作為一個兇手,潘乘風知道自己與龐鈴已經沒有機會了。

3、用生命完成救贖

馬世軍是一個心智健全的瘋子,也許是童年的遭遇讓他對這個世界產生了過於偏激的看法。社會的隱秘角落可能有很多黑暗,但炸彈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用恐襲的方式傷害無辜的人,沒有任何道義可言。他們組織所謂“投之亡地而後存,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口號,只有瘋狂和歇斯底里。當初潘乘風在激憤之下,上了這艘賊船,但他們不是一種人。

恐怖分子畢竟是恐怖分子,警察畢竟是警察。

“以前的潘乘風是能夠拼了命去救人的。”

所以潘乘風選擇了結。為了阻擋裝滿炸彈的列車駛入國際機場,他們要炸燬途中的青馬大橋,將損失降到最低。安全撤離的時間不夠用了,這意味著必須有人犧牲,潘乘風決定讓董卓文先走。

“我已經不能回頭了,你明白的。”

這是怎樣的辛酸。是啊,他已經是一個兇手了,幾十條人命,無論如何,再也不能回到他最愛的警察的崗位上去了。在此了結自己的罪孽,是最好的選擇。

潘乘風對指揮室裡的龐鈴說:“下輩子,我再來找你。”

“下輩子,記得我叫龐鈴。”那一刻,許多觀眾都哭了。

一瞬間,火光沖天,潘乘風用生命完成了自己的救贖。這是個悲劇,令人悲傷,也略感欣慰。悲傷的是潘乘風的命運,欣慰的是他終究還是找回了自我。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港片更多的可能性。

這是現實和正義題材的一次大勝。這是自迴歸後,香港影視的大趨勢所在。《拆彈專家2》向觀眾證明了一個道理——即使不以殭屍、風月和黑社會為賣點,港片一樣可以做得很棒。

近些年,我們應該看到港片的努力,之前的《廉政風雲》和《反貪風暴》,確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這都是可貴的努力和嘗試,而《拆彈專家2》就是那個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未來,應該還會有更多的好作品。衷心希望,港片能夠在正能量題材上越走越穩。

63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女神降臨》文佳煐蜘蛛細腿驚人!精通三門語言三種樂器的大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