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這一整年都在被一個段子支配著:
「在我八十歲的某一天,孫女趴在我的耳邊對我說:“奶奶,《掌中之物》開播了!”聽到後我緩緩地揮揮手說道:“不信謠不傳謠······”」
但凡苦等過《掌中之物》播出的觀眾,都會明白其中的含義。自去年夏天殺青後,《掌中之物》就屢次被傳出定檔的訊息。
今年情況更甚,簡直成了營銷號們遛粉的月經貼。這期間還夾雜著不過S、上星改網播、更名《陽光之下》等一系列心塞操作,但觀眾的期待值非但沒有被磨滅,反而越發高漲。
可以說,大家幻想過無數次《陽光之下》正式定檔的情景,甚至還預先共情了定檔之日的興奮之情。萬萬沒想到,這部劇竟然在這週六上午沒有一絲徵兆地零宣傳空降。
零宣傳到什麼地步呢?截止到我寫這篇文章為止,《陽光之下》官博還沒有釋出一條開播動態,上一條還是雙十一那天更新的改劇名通知。
但一部靠書粉和自來水安利就能隔三差五上熱搜的劇,即便沒有官方宣傳熱度也絲毫不減。《陽光之下》空降播出沒多久,就有多個相關話題衝進熱搜榜高位,#掌中之物#話題閱讀量25.2億、#陽光之下開播#的新話題閱讀量也高達4.2億,還被標記了「沸」。
眾所周知,《陽光之下》原著小說有著天崩地裂的尺度,男主角傅慎行還因身背半部刑法穩坐渣男榜首。所以之前為了過審,劇方不僅刪掉了所有尺度戲,還把彭冠英飾演的傅慎行降為了男二號,把原著中僅有幾場戲的臥底小五提咖成了男一號。
有了這些背離原著的調整,觀眾也自然有了片子被剪得支離破碎的心理準備。但沒想到正片不僅節奏進展快、劇情張力十足,而且整體相當還原原著。
要說唯一差強人意的地方,就是連原著的主角名字都被改掉了。沈之節變成了申志傑、傅慎行變成了封瀟聲、何妍變成了柯瀅。
要知道作者當時給男主取名“知節”、“慎行”都是有特殊含義的,現在一經改動角色的厚度也跟著遜色了幾分。
但其實大家讀幾遍就會發現正片角色名字的改動都是取了原著名字的諧音,目測是為了後期配音時能夠和演員拍攝時的口型吻合。考慮到這是劇方為了順利開播的無奈之舉,觀眾也都表示體諒。畢竟經歷了長達一年之久的遛粉操作,大部分觀眾都已經卑微到:只要能播,劇名改成《月亮之上》,主角名改成“小A小B”也毫不介意。
雖然,但是,很多觀眾因為原著角色名字太深入人心,導致自己看了四集正片依舊記不住啟用了諧音梗的新名字,所以這篇文章我也會用原著的角色名字,方便大家閱讀時有更強的代入感。
《陽光之下》第一集開頭就是何妍深夜開車遇到沈知節(傅慎行改頭換面前的真實姓名)及其同夥的重頭戲,可以說是非常貼合原著了。
當然看過小說的都知道,何妍的人生噩夢也從這裡開始了。所以彈幕上的觀眾都在讓何妍直接開車衝出去,不要下車檢視情況。
這一幕和《東宮》第一集小楓在大漠救起化名為顧小五的李承鄞一模一樣,當時觀眾也都在彈幕上刷小楓千萬不要救人,只能說傅慎行和李承鄞果然都是小說界的渣男天花板,讓人“望而生畏”。
傅慎行這個角色固然可恨,但抵不住彭冠英演得好。從形象到氣質,彭冠英就是小說裡走出來的傅慎行,上一個讓我覺得如此貼臉的還是陳星旭飾演的李承鄞。
說到這就來講講《陽光之下》的第二場重頭戲:沈知節變身傅慎行後第一次約見何妍的“鴻門宴”飯局,也是對小說的神還原。
彭冠英把傅慎行這個角色的狠辣、病嬌甚至是變態感詮釋得淋漓盡致。就說這場飯局戲,看一眼他的眼神,都會覺得毛骨悚然。我已經開始期待後期他對何妍又愛又恨、佔有慾爆棚的擰巴感了。
之前就有很多人預言《陽光之下》開播後,彭冠英的事業一定會更上一層樓,如今看來他的確值得!
女主角蔡文靜的演技也超棒,從目前四集來看,蔡文靜把何妍被迫害後的恐懼、堅韌、冷靜的狀態都呈現到了極致,分明就是何妍本妍,讓人在追劇時就已經自行代入何妍的處境了,產生超強的共情感。
據說蔡文靜和彭冠英在拍完這部劇後都沒有留下彼此的聯絡方式,就是因為兩個人入戲太深齣戲困難。尤其是蔡文靜,很長一段時間看到彭冠英還是會想起傅慎行對何妍的所作所為,難以面對。
《陽光之下》沒有流量演員撐臺,但如此貼合原著的選角和演員的全身心地投入,無疑給整部劇打了一劑強心針。
當初為了“保命過審”,《陽光之下》還特意增加了J方這條故事線。雖然是原著沒有的劇情,但四集看下來也是相當精彩,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把它當成一部掃H除E的查案劇來看同樣是全程高能。
最後想說,雖然早就知道改頭換面成為普法欄目劇的《陽光之下》看起來會一身正氣,但還是被第一集故意給特寫的宣傳語牆壁戳中了笑點。
《陽光之下》這部劇的應援歌我已經想好了:“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把每個黑暗的地方全部都照亮。”
所以這麼正能量正三觀的主旋律正劇,不打算追起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