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海上鋼琴師》將在院線以修復畫質重新上映,這部豆瓣評分9.2的神作,是無數人心中的摯愛。但是,如果你以為這就只是一位虛構藝術家的人生故事,那說明你根本就沒看明白這部電影。如果“1900”代表著“爵士樂”,那麼電影裡那一段精彩絕倫的鬥琴則又多了另一層深意。根據1900的年齡,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出,鬥琴的時間大約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右,那時候正是爵士樂開始嶄露頭角的時間。正所謂樹大招風,不斷增長的名氣終於給“1900”引來了麻煩:一位盛名在外的黑人爵士鋼琴家要來與他鬥琴。
(我懷疑電影在暗示玩fusion爵士會被打)
要知道,當時的樂隊人員和黑幫分子的關係非常密切,酒吧除了酒之外最需要兩種人:爵士樂手來提供音樂,黑幫份子來保證爵士樂手在演奏的時候沒人鬧事。所以電影裡面通知1900鬥琴比賽的才會是兩個黑人混混。 在電影中,這位名為傑利·羅爾的傲慢黑人爵士鋼琴家,大言不慚地自稱,他就是發明爵士的人。這讓我很容易就找到了他的原型:傑利·羅爾·莫頓(Jelly Roll Morton)。傑利·羅爾·莫頓是20世紀初最早一批爵士鋼琴家,雖然有著真材實料,但是他非常喜歡誇大自己對於爵士樂的貢獻,因此常產生負面的效果。他甚至曾誇口說自己在1902年時發明了爵士樂,這個謊言給樂迷留下了極壞的印象,這也是他長期為人所不齒的重要原因。12歲時他就在新奧爾良的妓院演奏鋼琴。1904~1917年間,在美國南方流浪,巡迴鋼琴表演,時而以賭博、檯球、拉皮條等業作輔助收入,還當過游泳池清潔工、小歌舞劇丑角。1917~1922年至西海岸演奏,後在芝加哥得到巨大的發展。電影中後續的介紹讓我們更加確定,那個傲慢鋼琴家的原型就是傑利·羅爾·莫頓,而電影中他在後面演奏的曲目也正是傑利·羅爾·莫頓的《The Crave》。紅燈區裡誕生的天才爵士音樂家,傑利·羅爾·莫頓,就像電影裡面描摹的一樣,喜歡穿著考究的西裝和奢華的首飾,雖然衣著和態度都高調至極,但你無法否認傑利·羅爾有著無與倫比的創作技巧。在追求自由隨性的爵士樂裡面,他是少有的嚴苛的形式主義者,他的演奏段落感分明,一絲不苟,能夠統籌大局,讓樂器們合在一起和諧演奏。最最關鍵的是,在那個時代,想當好的一個爵士樂手,你還需要會講段子,所以電影裡,傑利·羅爾每次在序曲之前的前奏都會來一段精心打磨的插科打諢,一段調侃式的對話,伴隨著口哨或者喇叭音效,這一傳統也被美式脫口秀保留了下來。所以說,不會說脫口秀的黑人不是好的爵士鋼琴家。大部分觀眾對於這段鬥琴,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1900在鬥琴最終一回合,用非人的手速快速演奏鋼琴,以至於鋼琴琴絃發熱到能點菸。當然,這個帥耍得確實清新脫俗,讓人印象深刻。但是作為一個樂手,讓我更震撼的並非1900彈得飛快,而是在那場battle的第二回合,1900直接重新演繹了一遍黑人鋼琴家之前的鋼琴曲觀眾們似乎對此都會有些不耐煩,內心肯定在想太無聊了又聽一遍,但傑利·羅爾卻眉頭緊鎖,剛剛端起酒杯的手馬上放了下來。 外行聽熱鬧,內行看門道。要知道爵士是一種非常自由的音樂,有大段的即興演奏段落。電影裡面還有一個細節呼應了這一點,小號手康恩被僱傭上船的時候,船員問他“你吹的是什麼?”他回答:“不知道”,“不知道是什麼,那就是爵士。”這也從側面表現出來了爵士樂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個人的即興發揮,因為是即興創作出來的,所以沒有人會知道那是什麼曲子。 所以當傑利·羅爾意識到剛剛臨場發揮的即興演奏被1900複製並改編時,內心肯定是萬馬奔騰:這是個什麼神仙!?很多人會反感傑利·羅爾剛出場時的那種目中無人,所以看到他最終失落離場,肯定非常開心。但是在當時,這些創造出無數美妙音樂的黑人音樂家的地位卻十分尷尬。看過電影《綠皮書》的朋友想必會有一定了解,當時白人社會只接受音樂,並不接受黑人。所以在電影之中當傑利·羅爾進場的時候,大家都驚異於“他是個黑人”,而在頭等艙欣賞音樂的人,甚至是侍應生,一個黑人都沒有。當時,號稱小號王的黑人爵士演奏家奧利弗,由於傷病無法吹奏短號之後,便被認為沒有了價值而被踢出了樂團,沒有容身之所的他最後只能一貧如洗,默默無聞地給舞池看門。因此,對於當時的黑人樂手而言,音樂實力可能是他們體面生存的唯一途徑,所以他們對於任何音樂實力方面的挑戰都是很敏感的。所以,電影裡中傑利·羅爾才會將1900視為眼中釘,因為他不能容忍這根支柱被白人擊倒。但是,身為白人的1900最終還是戰勝了黑人鋼琴爵士家。(這也許暗示著由黑人發明的爵士樂,最終卻被白人發揚光大。)不過,這位黑人鋼琴家可能永遠猜不到,“1900”的白人皮囊之下繼承的卻是一個黑人的靈魂。如果傑利·羅爾知道了,不知道他會作何感想。電影的結局大家都知道,1900選擇與巨輪一起爆炸,粉身碎骨。大部分人把這理解成了一個天才的自我毀滅。但是在我看來,並非如此。稍加推算就能知道,這艘船爆炸的時間大約正是美國爵士樂衰落的年代,二十世紀中葉。而這艘漂泊在海上的蒸汽巨輪,其實就是象徵著二十世紀初那個移民狂潮下的「大航海時代」。1900,這個象徵著「爵士樂」的存在,就算在那個爵士樂衰落的時代,也沒有選擇“下船”,即使陸地上有愛情、有金錢、有著更廣闊的天地。象徵著「爵士樂」的1900選擇與象徵著「大航海時代」的巨輪一起毀滅,這實際意味著:不是新時代拋棄了爵士樂,而是爵士樂主動放棄了新時代。爵士樂不願改變,即使是終將沒落,歸於塵埃,它也要堅持自己的追求。-End-(本文素材源自網路)-
1 #
-
2 #
最早看這部電影時我正在上師範,我的音樂啟蒙老師給我們全班放的!看到最後要炸船而1900不願下來選擇和船一起的時候,我眼淚就噴湧而出。止都止不住了,那真是嘩嘩的流啊!我一輩子的忘不了這部電影
-
3 #
我是看這個電影感覺男主角在船上呆太久了,產生了依賴心理,離開了會無所適從,迷茫才不離開船的
-
4 #
昨晚在影院剛剛看完,一直有疑問:很早的片子,怎麼又跑到影院放映?原來一直沒看過,看完了覺得有些壓抑,看完解讀,心裡釋然了。謝謝。還有個問題,孩子問我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在天堂的門口,兩隻右胳膊有什麼隱喻?
-
5 #
海上鋼琴師是唯一一部,讓不懂得音樂的人,也會喜歡的電影。我看了三遍
-
6 #
以為是上海鋼琴師
-
7 #
最喜歡的就是錄製唱片時即興彈奏的那段,每個音符都完美詮釋了當時男主的心情,讓人如醉如痴,不知不覺中就把自己感動了。
-
8 #
非常好的解析,看了不下五遍了確實沒太看懂,只是覺得男主彈琴的樣子很帥,電影裡面的音樂也非常喜歡聽,但是在音樂軟體裡找到的爵士樂就沒有電影裡面的好聽,可能是自己的音樂素養不是太好吧。
-
9 #
jassing it up到底什麼意思
-
10 #
這片子看著讓人心裡難受。裡面有個傻子聽音樂時兩隻耳朵聽不同的聲音反應不一樣,我學了一次就改不過來。傻氣果然會傳染!
-
11 #
我最喜歡看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肖申克的救贖,辛德勒的名單,楚門的世界,
-
12 #
有點過分解讀了吧?
-
13 #
又是一部不敢看第二遍的電影,太心塞。。。
-
14 #
從隱喻jazz興衰史的視角解析這部電影令人耳目一新。要知道最初很多人都在問這部電影究竟想要表達什麼。
-
15 #
感覺在做語文閱讀理解
-
16 #
爵士在現代也不能說沒落吧,最多小眾,我周圍的人喜歡聽的蠻多的,而且結合一些現代快節奏的曲目改編成的爵士樂不要太動人
-
17 #
視角非常獨特,讓人耳目一新,學到了關於爵士樂的很多知識,謝謝作者。
-
18 #
挺好一部電影,被專家解讀的都看不懂了
-
19 #
海上鋼琴師 聲光伴我行
哇,這個解讀別緻新穎。我明天再看一遍電影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