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90年代初的“無厘頭喜劇”熱潮,讓周星馳走上了自己電影事業的巔峰。“喜劇之王”的名頭,也在此時響徹亞洲電影市場。

大部分觀眾熟悉周星馳,可能都是在90年代初的“無厘頭喜劇”大銀幕上,但其實早在80年代中後期,周星馳就已經擺脫了龍套生涯,開始以男一、男二的身份,活躍於港片作品之中。

1987年,周星馳首次擔任男主角,出演了古裝奇幻片《陰陽界》。而之後的《刑警本色》、《捕風漢子》、《霹靂先鋒》等作品,也讓周星馳成為了港式警匪片、黑幫片中的常客。

80年代末,周星馳參與拍攝了不少“警匪黑幫”題材的電影作品。只不過,進入90年代之後,周星馳身上的“喜劇光環”過於強大,以至於他早期出演的這些“警匪黑幫片”極少被提起。

其實,在周星馳早年出演的這些電影之中,也有不少質量上乘的作品。比如:1989年的這部《義膽群英》。

一、

這部《義膽群英》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影片豪華的製作陣容。

該片由徐克擔任監製,吳宇森、午馬共同擔任導演,爾冬升擔任攝像指導,而李修賢、姜大衛、狄龍、陳觀泰、趙雷、嶽華、谷峰、董驃等眾多大咖聯合出演。

之所以能彙集如此強悍的製作陣容,皆因該片的出品人,是名揚海外的港片巨擘——張徹

六、七十年代的港片大銀幕上,張徹憑藉粗獷、暴力的電影風格,引領了港式武俠片、功夫片的發展潮流。而由他成立的“張家班”,也培養出了不少名導、打星。

吳宇森、午馬、姜大衛、李修賢、狄龍、陳觀泰等人,都是張徹的高足。

1989年是張徹從影40週年的特殊時刻。“張家班”的眾弟子們,都策劃著為恩師,打造一部紀念性的電影作品。

在眾人的商榷之下,這部《義膽群英》應運而生。

1989年時的吳宇森,還在徐克的“電影工作室”效力。為了參與《義膽群英》的拍攝,吳導特意向徐克“告假”。

為了向老前輩張徹致敬,徐克不僅同意了吳宇森“外出拍戲”的要求,同時還參與了這部《義膽群英》的拍攝,為影片擔任了監製。

而1989年時的周星馳,也還是李修賢“萬能影業”旗下的簽約藝人。在李修賢的力薦之下,周星馳也出演了這部《義膽群英》。

機緣巧合之下,《義膽群英》成為了吳宇森、徐克、周星馳三人的首次電影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片大銀幕上,吳宇森、徐克、周星馳三人僅合作過兩部電影作品,一部是《義膽群英》,另一部是1991年的《豪門夜宴》。

1986年《英雄本色》的橫空出世,在港片市場之上掀起了一股“江湖英雄片”的時代浪潮。

為了迎合觀眾市場,這部《義膽群英》也披著“江湖英雄片”的外衣,講述了一個“黑幫內部爭鬥”的故事。

二、

故事的一開始,“江湖幫派”曹記的碼頭船隻,被“敵對幫派”成記搶走。

為了維護“曹記”的顏面,話事人曹老大(趙雷飾演),安排馬公(午馬飾演)、阿泰(陳觀泰飾演)一起,前去教訓“成記”的人馬。

在這場火拼之中,阿泰手下的小弟“小齊”(周星馳飾演)表現出色,受到了曹老大的賞識。

重挫“成記”之後,曹老大先是擺下慶功宴,之後又安排眾人去戲院聽戲。

戲院散場之後,眾人各自回家。小齊奉命,前去護送曹老大。小齊原以為這是一個簡單的任務。豈料,半路上衝出了一群“殺手”,曹老大在交火中殞命。

倖免於難的小齊,趕緊打電話,向大哥阿泰報告情況。話事人去世的訊息,也隨之傳遍了各個堂口。

現在的“曹記”群龍無首,選出下一任坐館,成為了當務之急。

在各個堂口之中,就屬阿賢(李修賢飾演)、阿泰的勢力最大,而二人又都是曹老大的義子,所以阿賢、阿泰成為“曹記”內部,支援率最高的兩位坐館候選人。

儘管在下面的人氣高,但真要當“坐館”,還得看各位“叔公”的意思。

在叔公輩裡,馬公最有威信。阿賢、阿泰先後來到馬公的家中,詢問“曹記”接下來的安排、計劃。

馬公明白二人的心意,為了不讓兩幫人發生爭鬥,馬公表示,先安排曹老大的葬禮,其餘事情之後再說。

究竟誰來當下一任“坐館”,其實馬公心中早已有數。曹老大有三個義子,分別是阿賢、阿泰、阿偉(姜大衛飾演)。

曹老大生前曾立下遺囑,希望阿偉成為下一任坐館。而“刺殺”發生之後,黃律師(黃霑飾演)也將這份遺囑,交到了馬公的手中。

可是,阿偉多年前因為與阿泰發生矛盾,離開了“曹記”,去向不明。

此刻,阿賢、阿泰兩幫人厲兵秣馬,一旦遺囑公佈,“坐館”不在二人之中,勢必會引起兩幫人的不滿,到時候局面將無法控制。

為了穩住局勢,馬公決定夥同黃律師、篡改遺囑,讓阿賢坐上“坐館”的位置。

在葬禮上,與“曹記”素來不和的“成記”話事人“華哥”(成奎安飾演),趕來拜祭曹老大。

拜祭期間,華哥與阿賢附耳相語、甚是親密,這讓阿泰的手下十分忌憚。小齊懷疑,阿賢結交華哥,就是為了找外援、爭坐館。

曹老大“遇刺身亡”之後,“反黑組”的李sir(黃柏文飾演)接受了案件的調查工作。為了防止阿泰、阿賢的手下火拼,李sir安排人手,對葬禮進行布控。

葬禮結束後,各方人員相繼離開。此時,一箇中年人的身影出現在墓地,這個人就是曹老大的第三個義子“阿偉”。

多年前,阿偉、阿泰喜歡上了同一名女子,為了不傷害兄弟間的感情,阿偉選擇了退出,並離開了“曹記”,開了一家魚檔,過起了安穩日子。

如今得知義父去世,阿偉特意趕來悼念。因為悼念,阿偉錯過了給餐館的送貨時間,結果還遭到了“餐館老闆”(董驃飾演)的一頓責罵。

搞定了曹老大的葬禮之後,阿賢、阿泰再度來到馬公家中,想要落實坐館人選的問題。

此時的馬公,與黃律師裡應外合,利用假遺囑,將阿賢捧上位。

白天在馬公家中,阿賢順利當上了“坐館”。晚上回家之後,阿賢又得知老婆懷孕了。接踵而至的驚喜,讓阿賢心花怒放。

然而,福兮禍所依,一場災禍卻正在悄悄向阿賢逼近。

三、

落選“坐館”的阿泰,在家中接到了一個電話。打電話的人,是曹老大的司機阿彪。

原來,曹老大“遇刺”之時,現場有兩個倖存者,一個是小齊、一個是阿彪。可是事後阿彪不知去向,這讓“刺殺事件”變得撲朔迷離。

阿彪告訴阿泰——這起“刺殺事件”其實是阿賢一手策劃,自己一開始收受了阿賢的賄賂,所以特意將車開到了僻靜處,方便“殺手們”行動。

可是,計劃得手之後的阿賢,決定斬草除根。四處逃命的阿彪別無他法,只好打電話向阿泰求救。

阿泰將電話錄音,他找來黃律師、馬公,想要揭發阿賢,但馬公並不相信阿泰的這通電話錄音。

看到叔公們有意偏袒阿賢,小齊決定給阿賢一些教訓,幫助大哥阿泰上位。

華哥約阿賢談生意,趁著阿賢不在家,小齊開車撞傷了阿賢的老婆。車禍之下,阿賢的老婆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孩子卻流產了。

華哥、阿賢的生意談崩了,憤怒的華哥威脅阿賢,一定會讓他付出代價的。

阿賢返回家中,發現老婆受傷、流產。於是他認為這是華哥的報復,於是點齊人馬,要與華哥開戰。

“反黑組”李sir收到線報,得知華哥、阿賢要開打,於是他前去阻止。結果在交火中,李sir被阿賢開槍擊中。

為了幫阿賢脫罪,馬公提議讓阿泰去“警局”自首,扛下所以的罪責。

馬公的再度偏袒,進一步激化阿賢、阿泰兩幫人的矛盾。為了幫大哥爭回“坐館”的位置,小齊決定去自首、頂罪,讓大哥留在外面繼續爭“坐館”。

小齊入獄之後,阿泰將之前的電話錄音,交給了阿偉。為了給義父報仇,阿偉在一次宴席上幹掉了阿賢。

阿賢出事之後,阿泰成為了新的“坐館”。上位之後,阿泰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排除異己、搞垮馬公。

馬公到“監獄”去探望小齊,馬公前腳離開,阿泰後腳就安排人,在“監獄”裡幹掉了小齊。

小齊出事後,阿泰誣衊馬公害死了小齊,還帶著手下來到馬公家中問罪。危難之際,馬公質問阿泰,是否是他設計害死了曹老大。

得意忘形的阿泰大方承認,而就在此時,阿偉、阿賢突然出現,與阿泰的人馬展開交火。

原來,曹老大出事之後,馬公一直懷疑是阿泰所為,於是讓阿賢暗中調查。然而這一切,還真就是阿泰的計劃,他幹掉了曹老大,之後利用“坐館”之爭排除異己。

雖然知曉了事情的經過,但最關鍵的證人阿彪,卻被阿泰幹掉。沒有證據,馬公決定兵行險著,讓阿泰主動認罪。

當然,為了配合這一切,馬公還讓阿賢、阿偉上演了一場自相殘殺的苦肉計。

理清了所以問題之後,伴隨著一場激烈的槍戰,《義膽群英》落下了最後的帷幕。

四、

這部《義膽群英》的槍戰設計雖然火爆,但劇情處理卻有些粗糙。整體來看,《義膽群英》的劇情故事,有意模仿了張徹導演的動作經典《刺馬》。

《刺馬》裡出現過的“兄弟相殘、權力爭鬥、搞二嫂”等劇情橋段,這部《義膽群英》一個不差,全都來了一遍。

不過,在一些劇情細節的處理之上,這部《義膽群英》的設計卻不如《刺馬》那樣流暢。當然,這個問題可能是吳宇森、午馬兩位導演聯手拍攝,二人之間缺乏磨合的緣故。

1989年拍攝這部《義膽群英》時,徐克、吳宇森之間的合作關係,正處在一種非常緊張的狀態

因為拍攝《英雄本色2》時與徐克產生矛盾,吳宇森開始在“電影工作室”遭受事業打壓。

1989年年初,吳宇森創作了《喋血雙雄》的劇本,想要開機拍攝。徐克嘴上答應了拍攝計劃,但資金卻遲遲不能到位。

為了如期開機,吳宇森找到了“同門師兄弟”李修賢,在李修賢“萬能電影”的資助下,電影順利開拍。可這時的徐克,又非要跑來摻一腳,為影片擔任監製。

《喋血雙雄》之後,“張家班”的眾弟子們為恩師張徹策劃《義膽群英》。在該片的合作中,徐克、吳宇森表面上和和氣氣,但二人內心卻互生芥蒂,就如同片中的阿賢、阿泰一樣。

《義膽群英》之後,徐克的“電影工作室”產生了拍攝《英雄本色3》的想法。而吳、徐二人之間的矛盾,也因為這部《英雄本色3》再度爆發。

最終,徐克、吳宇森的合作關係走向了終點。徐克帶領“電影工作室”獨立拍攝了《英雄本色3》。而吳宇森則根據《義膽群英》的創作靈感,獨立拍攝了《喋血街頭》。

《喋血街頭》和《義膽群英》一樣,都是對《刺馬》的現代化改編,都是三兄弟反目成仇的故事。

不過,經歷了《義膽群英》的鋪墊,這部《喋血街頭》在劇情設計方面,更加細膩、流暢。

受到吳宇森的賞識,張學友出演了《喋血街頭》男主角之一的“輝仔”。而這部作品,也給張學友帶來了一次事業發展機遇。

因為《喋血街頭》,張學友獲得了“第十屆金像影帝”的提名。

這是張學友轉型影壇之後,獲得的首次影帝提名,他的影帝衝擊之路,在此時正式拉開序幕。他的電影事業,也在此時走向轉折

然而,隨著這次影帝提名,張學友的演員之路,也開始陷入“影帝陪跑的魔咒”。《喋血街頭》之後,張學友五度入圍金像影帝的角逐,可惜一次都沒獲獎。

16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程開顏”自曝二胎,嫁給初戀大導演,剛結婚一年就抱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