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教育上有不少缺失,以致於很多經典的傳統語句經常被現代人弄錯,出糗。
常見的糗事有讀錯字音,寫錯字形,記錯出處以及理解錯誤字義等。
近期,明星李小璐離婚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李小璐李小璐微博發文,本來是想為自己離婚解釋一番的,沒想到因為將一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說出是孔子名言,而遭到了網友的指責。
這是屬於記錯出處。而這事實上也暴露了很多明星文化底蘊不足的痼疾。
事實上,若真是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是誰說的,估計我們很多人也都不知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出自《左傳·宣公二年》,作者左丘明。
從這個角度我們並不該嘲笑李小璐,因為我們自己也經常犯錯。當然,我說的是引用傳統名句上的犯錯。
不僅是李小璐,現代很多人也會在“學問”上犯錯,出糗。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北京大學校長讀錯字的事。
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學迎來建校120週年校慶。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以“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為題發表演講。在演講中,林建華將“立鴻鵠志”中的“鴻鵠(hong hu)”念成“hong hao”,將“莘莘學子”中“莘莘(shen shen)”念成“xin xin”。
此事一出,幾乎引發全民聲討和調侃。
5月5日下午北大校長髮表了致歉信,但沒想到致歉信將輿論推上了頂峰。
在北大120週年校慶時發生這樣的事,對北大的百年聲譽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北大百年聲譽一朝喪盡。
北大校長致歉信片段
即便是有些帶著“文學家”頭銜的學問大家也會鬧出笑話。
如散文大家餘秋雨曾將“致仕”理解成“獲得官職”。
但是事實上“致仕”是指古代官員年老退休,這和餘秋雨的理解幾乎是相反的。
這成為當時文壇的一大笑話,也成為餘秋雨的糗事之一。
與餘秋雨“致仕”齊名比肩的文壇笑話,還有劉心武的“江南夜雨十年燈”一事。
劉心武,是著名作家、紅學家,文化底蘊那自然是高人一等的,但是他就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
“江南夜雨十年燈”出自北宋黃庭堅的“桃李春風一杯酒,江南夜雨十年燈”,這是一個名句。用學生的觀點來看,這是要求一定會被的名句。
但是劉心武曾經撰文,說自己夢中得一佳句“江南夜雨十年燈”,夢醒後想以此為上聯,苦思一下句而不得。
在劉心武的文章中,“江南夜雨十年燈”版本所有者成為他的了,很難相信劉心武不知道這是黃庭堅的名句。
人的記憶難免有錯,然而劉心武更大的錯誤還在後面,這裡的錯誤就涉及到劉先生的文化功底了。
劉心武竟然想以“江南夜雨十年燈”為上聯,續一句下聯。
作為一副對聯,上下聯是有格律要求的。簡單來說就是仄起平收,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
也就是說,“江南夜雨十年燈”主動只能作為下聯使用的,你即便對也只能對一個上聯。
不僅是現代,即便實在古代,有些很多被認為是“不無學術”的笑話,被人記載流傳了下來。
如有人將“鬱郁乎文哉”讀成“都都平丈我”。
明代《西湖遊覽志餘》記載道:
“社師讀《論語》,‘鬱郁乎文哉’,訛為‘都都平丈我’,委巷之童習而不悟。一日,宿儒到社中,為正其訛,學童皆駭散。 ”所以有謠雲:‘都都平丈我,學生滿堂坐;鬱郁乎文哉,學生都不來。’”
這裡諷刺的是鄉學(社學)教育品質很差,一些不無學術的老師誤人子弟,竟然將“鬱郁乎文哉”讀成“都都平丈我”,等真正有學問的老師來糾錯,學生卻不信,都不來上學了。
不過故事中的老師也太不無學術了,五個字竟然讀錯了五個字。
名人《笑贊》中還記載兩儒生爭論“太行山”的讀音。
一儒生以“太行山”作“代形山”。一儒生曰:“乃‘泰杭’耳。”其人曰:“我親到山下,見其碑也。”相爭不決。
古代類似這樣的笑話其實很多,畢竟字音、字形,字義等就容易犯錯。
然而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認錯的態度。
上面的提到的北大校長,餘秋雨和劉心武,在別人指出錯誤後,都在給自己找理由推卸,有的甚至還反覆辯解。
這裡,我們應當向北宋大臣姚祐學習。
姚祐宋哲宗元符年間“為杭州學教授”。有一次他出題考試學生,題為《乾為金,坤亦為金,何也》。
這試題一處,學生們就懵了,不解其意,就請教姚佑。姚祐說此題出自《易經》,並按字面意思給學生解釋了一樣。
學生們也是飽讀詩書的,聽完姚佑的解釋後,立刻有學生指出《易經》原文是“坤為釜”,而不是“坤為金”。
姚祐不信,拿過官本易經來看,果然是“坤為釜”。
原來姚祐出題時看的福建書籍,“刊板舛錯,‘坤為釜’遺二點,故姚誤讀作金。”
姚祐大慚,曰:“祐買著福建本。”
不過他情商也高,當即表示“升堂自罰一直”,不但沒有成為別人的笑料,反贏得時人的稱讚。
這裡我們順便提提福建書籍,福建盛產犁木,犁木柔軟易刻,是刻書的好材料。福建也盛產紙,便於印書,所以兩宋以來福建印書業十分發達,尤其是麻沙鎮的印書業,所印書被稱為“麻沙本”,暢銷全國,遠至北韓日本。
不過“麻沙本”所刻之書不夠精細,往往模糊不清,所以姚祐將“坤為釜”看成“坤為金”,大家沒有嘲笑他也是因為很多人看到都是這樣的書。
李小璐
就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說的那樣,我們不是完美無缺的聖人,不可能不犯錯。
相對於犯錯,認錯的態度也許才是最重要的。
犯錯了,我們可以改正,但是如果沒有認錯的態度,那永遠也改不了。
-
1 #
-
2 #
堂堂的北大校長能把小學生都會讀的字唸錯,太不可思議了吧?
-
3 #
中國大學校長都是政治掛帥,沒有什麼個人魅力!輕看他自有道理!
-
4 #
“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什麼意思?
-
5 #
作者此文也出糗了:將"背"誤為"被"了。請看此文這一段:”江南亱雨十年燈"出自北宗黃庭堅的”桃李春風一杯酒,江南亱雨十年燈",這是一個名句。用學生的覌點來看,這是要求一定會被的名句。 最後一句的"被”字應為”背”字吧?!
-
6 #
簡單來說就是仄起平收,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
-
7 #
易中天說孫權的確有個妹妹,但不叫孫尚香,至於叫什麼不知道,肯定不是三個字,而是兩個字。他說漢代有規定,貴族取單名。這應該是易中天的“糗事”。因為三國時期流行取單名並不是誰的規定,而是一種風尚。
-
8 #
本文也有錯,如: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其實下聯最後一字應為“平”聲。
-
9 #
此文亦有糗,黃庭堅是江湖夜雨十年燈,劉心武是江南夜雨十年燈;要求會背,你卻要求會被。哈哈,人生不過就是你笑笑我我笑笑他,還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經典
-
10 #
不好意思,我一年前讀那兩個成語發音跟校長的是一樣的,我該反省嗎?
-
11 #
“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平”聲字”才對
-
12 #
仄起平收,即上聯最後一個字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平聲。
-
13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孔子說的。
-
14 #
中國典籍浩繁,出點小錯難免。知道認錯就好。如果辯解,則越描越黑。
-
15 #
劉氏之誤可與宋代黃庭堅《寄黃幾復》詩中名句相印證: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16 #
五十步笑一百步。上仄下又仄,一頭霧水。
-
17 #
劉心武是“寅,卯相交”都不知道的所謂的"紅學家"!
-
18 #
要求會背而不是被,發表文章認真一點好嗎。
-
19 #
不無學術啥意思啊?
我聽過一次劉心武講紅樓,賈母帶劉姥姥去妙玉處喝茶。賈母說,我不喝六安茶,妙玉說,知道,這是老君眉,劉解釋為妙玉與賈家過從甚多,知道老太太的喜好。其實老君眉就是六安茶,且是六安茶中的極品,就好比我們說,我不抽湖北煙,別人說,知道,這是1916。藉此展示妙玉的個性,在權貴面前自存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