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因為疫情,我們經歷了較為長時間的與電影院的分離,很多人感到惋惜與懷念;那一刻我們才深刻發現,很多人不經意間出現在了別人的鏡頭前,成為了“戲中人”。
當電影院重新開放,再看大熒幕時,你是否會多了一些感慨呢?
你與電影的故事,又有哪些精彩卻不為人知的瞬間呢?
有這麼一位朋友,在歲末之際,他用電影回顧了“前半生”,從娛樂式到細細品,這些電影究竟帶給了他怎樣的轉變?我們一起來看看筆者與電影產生的“情愫”吧:
01
從“看戲”到“入戲”
當你堅持每天都看電影時,有時候會感覺電影似乎從來沒有像現在那麼平庸過。它比任何時候都更怯懦,更加精心打造得只為迎合最低層次的品味,而非教育引導他們。——羅傑·伊伯特
我看電影的時間,至少有20年了。小時候看露天電影,中學時在CCTV6上看李連杰,看周潤發,大學時去網咖看好萊塢大片。
讀了研究生後,我對電影的興趣才從昔日的看熱鬧慢慢試著賞析和思考,也漸漸對電影的興趣濃烈起來,尤其是那些影史上的經典。
經典如《天堂電影院》,如《一一》,如《霸王別姬》……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熟女的體香和小男孩夢遺後的混合味;
《末代皇帝》的音樂,聽得人骨頭酥軟;
《老無所依》陰鬱,《朗讀者》悲憫;
《色戒》是冷冰冰的金屬味;《小鞋子》善良;
《指環王》是檀木香味,《美國往事》是老倉庫的味道;
《羅馬假日》裡的羅馬,才是真正的羅馬;
《天使愛美麗》讓人熱愛巴黎;
《白絲帶》醜惡、《小城之春》苦悶、《2046》頹廢;
《歸來》是老房子的味道,燃煤、老傢俱和飯香味混合;
《立春》刻薄,《機器人總動員》甜,《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苦;
《現代啟示錄》是犯渾;《東邪西毒》是驕傲,“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美麗心靈》讓人發現數學竟然可以這麼美,拯救了我噩夢一樣的:
“a,水龍頭灌滿一水池要8小時,要是把b水龍頭一起開啟的話只要3小時”……
自此我開始有意識,有選擇性的看自己喜歡的電影,而不是大家看什麼,自己也跟著看什麼。
也會去看電影相關的書籍。比如《看電影的藝術》《電影批評》《電影品格》以及一些大家的影評集等。
到現在我也分不清,是曾經那些困頓,苦悶,痛苦,無助的日子,讓自己選擇了電影,並從電影中感受到了堅強,尋找到了力量,獲得了慰藉,體會到了人性的複雜;
還是電影治癒了曾經那個封閉,自卑,麻木,墮落,悲觀,消極,絕望的自己,讓自己一直堅持生活到了現在。
三丁目在其影評集《只願你曾被這世界溫柔相待》中寫道:
即使生活很多時候讓我感到絕望,電影裡的很多故事讓我感到更絕望,但是有時候在別人的故事裡哭過,笑過,死過又活過來,卻總是讓我再次鼓足勇氣從黑暗中走出來,再往前走一走,繼續地去試著活一下。
顧城說:“這就是生命的願望和生活的絕望。它們是無關的,無論生活多麼絕望,也無損生命的願望;願望永在,超越一切苦難之上。所以我覺得,藝術重要的不在於述說生活的黑暗,而在於述說生命的美麗。”
電影作為一門藝術的魅力即在於此。
02
當我“深陷”其中...
一個人要如何看待死亡和疾病,看待生命,看待生活,如何去應對痛苦,忍受孤獨,看待性與愛,看待女人和男人,這些都是我從看電影中的收穫。
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是200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入殮師》,沒有之一,至少目前沒有。
(素說老師寫過這部電影:豆瓣9.4 : 為什麼“死亡”是“往生”?)
這部影片整體表現出來的悲涼氣質不但使影片中的死亡顯得安詳,更增添了一份無奈感與宿命感。每次觀看總能為這種平靜所震撼,在心靈上留下深刻而久遠的印象。
死亡是一個承載生命的平臺,因為死亡陰影的籠罩,生命才顯得更加真實和美好。電影中,所有的死亡都是平靜的,東方佛教思想影響下的死亡觀念,為整部電影注入了一種平穩安詳和淡泊寧靜的氣息。
死亡不過是生命的另外一種形式,是輪迴的一部分,入殮師幫助這些踏上另一條生命之路的旅者們打點行裝,安心上路,然後接受家人的揮淚告別,將本是傷心恐懼的場景,變得溫情而美好。
我們透過細細咀嚼死亡的滋味,才更加了解生命的意義,才撥去了那些浮華的東西,看到本真的生命狀態。
死亡的基石之上,是生活的千姿百態。有親情家庭,有愛情婚姻,有事業夢想,也有更多普普通通的零碎生活。
電影將死亡編織到小林的整個生命成長和生活細節之中。用無數過客和小林的內心兩個世界,映照出一個死亡的儀式,以此成為一個課堂,讓觀眾在死亡面前領悟到生的意義。
不曾讓你遺忘的不應只有光明,黑暗作為光明的對立面,永遠存在。電影裡的陰影因為真實而吸引人,心碎之後,我們在畫面外追尋著所謂的真實,然後審視周圍。
《夢之安魂曲》是一部看過後卻覺得說不出東西的片子,尤其是強迫著你說些什麼東西——知它有千般好,但是無處可說。壓抑、消沉、絕望、傷感、無奈……都可以是它的註腳。
當你逃避現實,放縱慾望,對一種東西上癮,而這種癮席捲了你全部的感知能力和行動能力時,這就是一種深刻的病態,而如此病態的身心,是沒能力承載夢想的,更沒能力許諾甚至創造未來。
我為什麼這樣做?我可以提供上萬個答案,可是全部是錯誤的。事實上我本來就是一個壞人,但是我會改變,我正在改變。
這是我最後一次做這種事情。我已經洗心革面,繼續前進,一直向前,選擇生活。我已經在期盼那樣的生活了。
正如電影《猜火車》中的這段臺詞,我們每個人面對生活,工作,現實社會,都會做出妥協。但我們還是應該以妥協的姿態,笨拙地堅持著該堅持的生活:
我將像你一樣:工作,家庭,他媽的大電視機,洗衣機,汽車,鐳射音響,電動開關器,保養自己的身體、低膽固醇,牙醫保險, 抵押貸款,低價住房,休閒裝,旅行包,三件套,DIY,體育節目,垃圾食品,子女,在公園散步,朝九晚五,打高爾夫,洗車,選擇毛衣,家庭聖誕,養老金,免稅,清理下水道,過日子,一直向前,直到上西天的那一天。
我想這段話會讓我們每一個年少輕狂的青年感到害怕吧?至少於我,這段話實在是太過鋒銳了,彷彿我的整個過往都被穿透,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痛惜自己生活的膚淺:
你只是個孩子,你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所以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
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他的滿腔政治熱情,與教皇相交莫逆,耽於性愛,你對他很清楚吧?
但你連西斯汀教堂的氣味也不知道吧?你沒試過站在那兒,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畫吧?肯定沒見過吧?
如果我問關於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數家珍,你可能上過幾次床,但你沒法說出在女人身旁醒來時,那份內心真正的喜悅。
你年輕彪悍,我如果和你談論戰爭,你會向我大拋莎士比亞,朗誦“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未親臨戰陣,未試過把摯友的頭擁入懷裡,看著他吸著最後一口氣,凝望著你,向你求助。
我問你何為愛情,你可能只會吟風弄月,但你未試過全情投入真心傾倒,四目交投時彼此瞭解對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獻給你,把你從地獄深淵拯救出來,對她百般關懷的感受你也從未試過,你從未試過對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廝守,明知她患了絕症也在所不惜,你從未嘗試過痛失摯愛的感受......
——《心靈捕手》
亦如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說到:
Experience without learning is better than learning without excperience(有經驗而無學問勝於有學問而無經驗)。
《活著》中歲月的磨難教給了他們如何去承受痛苦,卻從未教給他們如何去珍惜和感知幸福。我們甚至會愛上這樣的自己,因為痛苦的深沉和偉大相比起來,幸福是如此的淺薄和不值一提。人們可以展示痛苦,但是過於幸福有時候卻更像是一種罪過。
對於賈樟柯,從他的《小武》開始我一發不可收拾的喜歡上他的電影,也開始喜歡上了獨立電影。後來我才發現我們居然是老鄉。
他的電影我也都看過,《小武》、《站臺》、《天註定》這些都看過不止一遍。關於電影的影評是寫不完的,但從賈樟柯,從中國的獨立電影開始,我看到了中國電影的希望,至少還有一些導演在認真的拍電影,拍真正意義上的電影。
還有很多優秀,經典的電影,楊德昌的《一一》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侯孝賢的《悲情城市》、韓國的《熔爐》和《殺人回憶》、日本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菊次郎的夏天》……每部電影都是一種不同的人生體驗和對人性的考量,都值得我們去觀看,去體會。
生活不像電影,生活比電影難多了。|《天堂電影院》
一部電影,從導演手中誕生後,它便再不獨屬於導演一個人了。它在屬於導演的同時,更屬於觀看過這部電影的每一位觀眾。
在《小王子》中,狐狸對小王子說:
你還只是一個小男孩,就像其他千萬個小男孩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樣用不著我。
對你來說,我也不過是一隻狐狸,和其他千萬只狐狸一樣。但是,如果你馴服了我,我們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對我來說,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只有兩個彼此完全馴化的連線才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這種連線也正是他們獨特的價值體現。連線可以是人與人的連線,也可以是人與物或者物與物之間連線。
我們和電影的關係同樣如此,只有當我們在大銀幕前坦誠,接受故事裡的主人公,我們才可能彼此馴化,才能使這種獨特的連線賦予我們意義與價值。
無論電影之於我們觀眾,還是我們之於電影便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份獨特是對觀影者無價的饋贈。這便是電影的價值所在,魅力所在。
誠如麥基在《故事》中這樣盛讚電影饋贈給我們的禮物:
電影帶給我們希望,而非給我們逃避生活的藉口,它引導我們思考,協助我們宣洩情感,帶領我們去欣賞美,去學習知識,去體驗生活的厚度。然而不是每部電影都能帶給我們這樣的體驗和收穫,不是每部電影都能引發我們的思考,宣洩我們的情感,值得我們去學習,能增加我們生活的厚度。
我們之前的過往經歷,決定了我們喜歡吃什麼食物,是喜歡北方的面,還是南方的米飯;喜愛穿什麼衣服,是正式體面,還是運動休閒;是喜歡讀小說,還是偏愛看電影。
我喜歡吃麵,更愛看電影。你呢?
劉豐老師在《觀電影法》一書中這樣評價看電影這件事:
《金剛經》說:“應作如是觀”。《心經》說:“觀自在菩薩”。為什麼都用“觀” 這個字,而不用“看”?
我們常說“看電影”,可“觀電影”與“看電影”有很大不同, 因為只有“往內”才叫“觀”。“往外”那叫“看”,“往內”才叫“觀”,“觀自在” 就是“內觀自性的臨在”。
所以同樣看電影,如果我們能夠借電影的“影像”去“內觀”,這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就是“觀電影法”的重要意義。
我想,筆者在停下來回顧電影給他的啟發時,便已開啟了“觀電影法”的方式,所以他處處透過電影看見了自己。
字裡行間中的種種讓我們產生了深深的共鳴,所以我們會贈送素說老師的新書《觀電影法》給他:
一起“觀”電影,一起成就最精彩的劇本,一起同願同行!
#2020年度記憶# #電影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