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新一期《我們的歌2》熱播,這檔大型音綜正式落下了帷幕,經過數月的比拼最終陳小春和GAI的“精神小夥”組合成功奪下金聲拍檔稱號,正式問鼎冠軍。
然而看似圓滿的結局卻引發了外界大量爭議,《我們的歌2》口碑猶如過山車一般急速下滑。
“內定”說法層出不窮。
首先關於幾組嘉賓的表現沒有任何槽點,不論奪冠的精神小夥還是墊底的哲太厲害了發揮都很出色。
包括王中王、非常源滿、大龍小楠在內也拿出了足以征服全場觀眾的舞臺,就精彩程度而言無愧於決賽PK。
但問題卻出在了賽制上面,一個內投竟然能直接改變冠軍走向。
看過《我們的歌》第一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此前是沒有決賽內投這個環節的,勤深深能拿下“金聲拍檔”全憑觀眾的喜愛。
但是第二季卻在總決賽臨時加入了嘉賓內投,而且這裡面有兩個非常大的漏洞。
一、投票者竟然可以投自己
二、十票為一組不允許拆開投
由於最後節目沒有公佈內投具體情況,所以無法確定精神小夥獲得的關鍵三十票裡有沒有自己那一份,但是從鏡頭前陳小春和GAI的對話不難看出,他們有很大機率會把票投給自己。
另外十票為一組就意味著內投對於最終結果影響很大,本來每組之間的差距就很小,一個十票就有可能導致反超。
而最後結果也證明了這些漏洞確實存在問題,精神小夥憑藉內投的三十票成為第二季最後的冠軍。
而兩輪觀眾投票第一的大龍小楠卻因為沒有拿到內投票數,甚至還不如王中王票數多。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內投賽制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如果按照第一季只採用觀眾投票的賽制,兩輪角逐下來大龍小楠直接就奪冠了,但現在因為臨時增加的內投賽制冠軍換了人,這個鍋應該由誰來背。
而且最重要的是“內投”本身就並非很有必要的環節,總決賽階段突然加進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目前網友針對《我們的歌2》這個操作發出了大量質疑,甚至不少人都表示冠軍早就被內定好了,所謂內投就是調整票數。
關於這些言論我們不過多深究,每一組嘉賓都有自己的亮點和精彩。
精神小夥總決賽上的串燒表演確實很有力量,不僅帶動了全場觀眾情緒,更是將嘉賓的回憶拉回那個黃金年代,拿一個冠軍並不過分。
但《我們的歌2》這整季節目從頭爛到尾的賽制,實在是讓人有些難以接受。
常駐嘉賓變飛行,瘋狂消費觀眾期待。
關於這個問題已經反覆提到過好幾次了,鄧紫棋和譚詠麟雖然總決賽迴歸,但在此之前節目是將他們當成“常駐嘉賓”來宣傳。
然而到頭來兩人卻只在開局和結尾象徵性出面,中間過程全部都暫別舞臺。
更離譜的是李健老師到最後也沒有迴歸,節目初期卻被打造成了一大看點來吸引觀眾,這麼掛羊頭賣狗肉嚴重影響了口碑。
此外為了端水,節目過分忽略比賽的競技性。
一直以來《我們的歌》系列節目都在強調娛樂性質大於競技,類似的觀點從第一季開始就不斷被提及,不斷試圖營造出“和諧”的氛圍。
誠然每一組都有獎,把舞臺當成娛樂會讓節目更加輕鬆,但一檔歌舞類的節目只要還有冠軍爭奪就不可能完全擺脫競技元素,《我們的歌》這麼做無非是掩耳盜鈴。
在這種前提條件下回歸到“唱歌”這個基本內容,精神小夥的串燒炸歸炸,但真的能和哲太厲害了、大龍小楠組抗衡嗎?
所以整個節目看到現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太亂了”,第二季明顯舉辦的有些倉促,很多方面都還沒有完善好就拿了出來。
或許在部分不那麼追求合理性的觀眾看來,不管誰拿“金聲拍檔”都無所謂。
但我想說的是節目應該更加嚴謹一些,賽制混亂不是致命問題,但影響到了最後結局就很不應該。
如今第二季評分只有7.2分,和第一季的8.2相差了一個檔次,不知道節目組看了是否會有所反思,這麼下去《我們的歌》很可能會走上《中國好聲音》《歌手》等大型音綜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