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清華學霸為進娛樂圈,放棄學業,值不值?

果不其然,12月25號首播後,一位清華學霸將《華彩少年》推到了風口浪尖。來自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潘超小哥哥,因其優異的專業成績被導師們集體勸退,並直言”不具備當職業歌手的條件“。

原來這位清華小哥哥在校期間成績就已十分優異,曾發表過6篇SCI級別專業論文,但他為了圓自己的音樂夢,畢業後放棄了相關專業的深造,轉型成為一名職業的歌手。

評委王佩瑜表示自己很心痛,並說”多少人想進清華,完成系統的教育和學業卻沒有機會。

甄子丹也認為:清華大學機會多難得,可以為社會、為國家做更大的貢獻,而小哥哥的唱歌技巧並未到讓人驚豔的水平!坦率的表示,放棄本專業會對不起很多人,這個決定太自我了!

楊冪也是說:如果我是你媽媽,我也不贊成

面對這樣一個勇敢追夢的年輕人,評委卻坦言很痛心,這點還真的讓我挺驚訝,但更讓我驚訝的是潘超對待質疑的態度,遭到權威質疑時,這個孩子站在舞臺上緩緩地說:

當年那個孩子可能真的都沒想明白要什麼,那個孩子認為成績好家人會認可,會表揚你。但當大家都在表揚成績好,名校好時,我反而更焦慮了,所以我才希望透過音樂來疏解自己,那是留給我最後的一扇窗。

這段發言結束我看到王佩瑜老師長嘆一口氣,那一刻她也許也被這個孩子的執著所打動吧!

評委為何執意勸退潘超?

節目結束,仔細想了想為什麼所有評委都要執意勸退潘超?大概也就是一下幾點原因吧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網上很多網友認為評委團勸退潘超是”道德綁架“,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我更傾向於評委們,將自己帶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角色。

試想如果換做我們的孩子,他本在專業上已經有一定的造詣,但突然有一天揹著一把吉他告訴你,”我要去做音樂、去做一個職業歌手“,而這夢想甚至沒有經過任何專業人士指導,從此前路一片渺茫,生活飄忽不定,作為長輩你會怎麼辦?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覺得他瘋了,或者如評委團一般想要勸退吧。那不是”道德綁架“,是愛護小輩的本能。

但無論親子、師徒終究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行,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人生目標,往往這種目標你越阻攔反而會激起他們越強的好奇心。與其勸退,還不如讓他們去闖一闖,人生不長但也不短,虛度一兩年又何妨!

娛樂圈摸爬滾打的經驗告訴他們:這個孩子更適合科研!

評委中無論楊冪、甄子丹還是王佩瑜都是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的前輩,在當今這個人人擠破腦袋進娛樂圈的時代,這些前輩們見慣了娛樂圈的殘酷。

我猜當他們得知,潘超不僅是清華畢業的高材生,更是發表過6篇論文的清華學霸後,他們怕的也許只是這個才華橫溢的孩子會被娛樂圈的醉生夢死所迷惑,畢竟這一行並不好走。一將功成萬骨枯,娛樂圈有多少人一輩子都默默無聞,而眼前這個孩子本應在他的領域大放異彩!所以王佩瑜的“我心疼”、甄子丹的“我心痛”才是最真切的表達吧。

但他們都忘卻了一個事實:雖然潘超是清華學霸,但這個孩子也仍只是一個專業紮實剛畢業的大學生,這個階段對職業方向、人生道路迷茫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而身為前輩的評委也許早深陷“圍城”,他們只知娛樂圈不易,但事實上哪個行業容易呢?既這樣,為何不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向,起碼努力時內心是充盈的。

評委擔心孩子天賦不夠

其實在整段節目中,我覺得最傷人的一句話可能來自於“不具備職業歌手的條件”,聽到這一句,我腦海中第一反應是,什麼才是職業歌手具備的條件?音準?高音?嗓音?又或是虛無縹緲的天賦?

音準、音高、嗓音這些不都是後天可以練習的嗎?哪怕就是那世間少有的“絕對音感”不是也被證明可以通過後天培養嗎?

天賦就更不用說了,我一直堅信的一句話是:“很多人的努力還到不了拼天賦的時候!”確實天賦很重要,頂尖高手過招拼的是天賦,然而“二八法則”告訴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根本不需要拼天賦。所以僅憑一首歌就斷定一個孩子沒有“職業條件”是否過於草率了些?

事實上,生活中我很不喜歡將孩子的能力和“天賦”聯絡起來,總覺得所謂的“天賦”反而會限制孩子成長。讓孩子去探索,去摸爬滾打,去體味生活百態,不是比直接告訴他你沒有這方面的條件、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更能拓寬人生寬度嗎?

所以,下次再碰到類似的問題,不要告訴孩子“你沒有條件”“你沒有天賦”,多問問他“你試了嗎?”“有沒有別的想法?”

人生本就是一場無休止的試錯,錯了又何妨?

每個人的路要自己走,別人代替不了,即便我們是父母、親人、愛人都不行。而“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所以如何讓孩子每一步都走的更堅定,更無悔,才是我們該思考的教育本真。

佛說“人生無常“,以前一直認為”無常“是不好之事,近日學習才知,無常乃變化。人生無常意味著人生時刻處在一種變化的狀態,唯有變化才是亙古不變的永恆。既變化,未來之事誰有說的準呢?何不放手讓孩子試一試?

在挫折和傷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才能經得住一朝功成名就後隨之而來的壓力。因為一路走來早就學會了適應變化,如果我們只是給了孩子一條指定的路,告訴他沿著這條路走你一定會成功。少了路邊荊棘絆腳,也許最初會走的很快,但少了磨礪哪怕隨便跳出一隻兔子,也能讓孩子手足無措。

所以,我其實並不贊同評委們對潘超同學一上來就勸退,畢竟身為學霸,這孩子活的比較通透,他想明白了自己想要什麼,哪怕剛開始這條路很難走,但如果不試試誰知道不行呢?即便真的不行,等以後老去也算沒有辜負年輕時的意氣風發,不是嗎?

也很希望每一位長輩,對小輩能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標籤,人生之路本無路,誰又能保證孩子選的是錯的呢?

24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41歲秦嵐,性感優雅成熟有韻味,不愧是魅力十足的演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