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南要向大家分享的是一部由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劇情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
本片主要講述了本傑明·巴頓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後越活越年輕倒著成長的奇怪生命軌跡。故事開篇,一場颶風正在侵襲美國新奧爾良,一位病危的老婦叫女兒為她閱讀一本日記,而這本日記的作者就是本傑明•巴頓。本傑明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之時,但生來便像個老人的他被父親當作怪物,被遺棄在了養老院。本傑明在養老院與老人們一起生活。但誰都沒有想到,本傑明逆向發育——越活越年輕!穿越半世紀的世界變革,本傑明身處其中,領略了人世百態。
影片曾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化妝、最佳藝術指導三項大獎,而主演布拉德·皮特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由於故事的獨特性,片中多處鏡頭都被一種神秘的奇幻色彩所籠罩。
當畫面進入,鐘錶匠蓋圖先生所建造的大鐘引來許多人的觀看時,這一組畫面鏡頭很有意思,後期濾鏡採用老式電影的質感,用畫面在告訴觀眾時間的久遠。同時,對倒著走的時鐘一個大特寫,暗暗埋下伏筆,也讓觀眾感受到時間是整部片子的一個明顯的線索。
當本傑明被父親遺棄在養老院,黑人婦女奎尼收養他,屬於他的一場不平凡的人生旅程就此開始。當他只有幾歲的時候,他先天早衰的身體只能選擇依靠輪椅,這裡一組前後虛實切換的鏡頭,將他內心對於外面社群普通孩子們的生活格外向往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臺階上,輪椅的特寫鏡頭也表現了他內心猶疑不決和對於未知領域的好奇。
本傑明身體構造的獨特,讓他從小就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成熟,但對奎尼的依賴,是天然對於母親的親近與偏愛,所以導演為了表現出奎尼在童年本傑明心中的重要,便利用了光影的效果,在整幅畫面中,本傑明身處黑暗,只有奎尼身上,以及本傑明與其握住的手透著光亮,暗示奎尼在本傑明心目中,是出生於世,讓他第一個感受到人間溫暖和光明的人,而奎尼也同樣是照進本傑明心中的第一束光。
由於本傑明身處養老院長大,導演交代時間線的手法也並不僅僅侷限於四季變化,養老院裡的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人生和鮮明的特徵,喜歡唱歌劇的瓦格納夫人,習慣升旗的退伍軍人,總愛講述自己被雷劈的老人,他們的入場與退場都在潛移默化告訴觀眾時間的流逝,也將生活的多樣與多變展現給觀眾。
當黛西出現在本傑明的人生中,另一個光亮也就此誕生。
當小黛西帶著本傑明在桌下分享秘密時,桌布將兩人籠罩,燭火的光亮成為畫面唯一的光源,將兩人之間隱秘卻溫柔的氣氛渲染出來。當黛西奶奶的突然出現,燭火的突然消失,又再一次使畫面變暗,將畫面中心指引向癱坐在桌下孤獨無助的本傑明。
當年少離開家去海上游歷回來的本傑明再一次回到養老院,畫面隨著他的步伐不斷移動,當鏡頭停住,人們的視線也緊隨本傑明的視線,看見了奎尼,或許時間在本傑明身上的倒流讓人有些恍惚,原來,奎尼已經這麼老了。
當本傑明知道自己的身世,並帶著父親去看日出時,畫面顏色由黑夜不斷變得絢爛,本傑明坐在父親身後,前後位置的細微差異,也在表示兩人關係的微妙,背景音樂的渲染也將情感達到另一個小高潮。太陽昇起的光亮透過父親的背影映入本傑明心中,這是他心中又一束光,象徵著屬於父親的光。
黛西遭遇意外,本傑明的急促緊張透過由下到上的搖鏡頭向觀眾展示。接下來這組鏡頭敘述,是我全片最喜歡的一段,導演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反覆假設透過畫面語言線上描述給了觀眾,流暢自然,沒有一絲一毫的累贅,清晰的將黛西發生意外的情況還原給觀眾。
當黛西與本傑明多年後再一次見面,昏暗的畫面罩擋住人物的面龐,黛西不斷上前,畫面不斷推進,本傑明年輕的臉在光影間逐漸清晰,導演再一次將時間糅雜在細節中,暗示觀眾。
當本傑明去世,畫面不斷後退,疊化將現實與過去重合,時間再一次迴歸現實,老年的黛西看見了暴風雨中的蜂鳥,而蜂鳥也是尋找太陽的象徵,時光回溯,各色人生光景的切換,最終停留在那個倒走的時鐘上,同樣也是暗示時間並未停止,結束並不意味著終止,或許是另一個開始,而人生旅程中的不同階段也不過是在一次又一次重新出發。
#本傑明巴頓奇事##電影##影視娛樂##影視##布拉德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