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專家2》口碑強勁,劉德華5重人物性格反轉,整個影片代入了“無間道”的既視感
由劉德華、劉青雲、倪妮主演的《拆彈專家2》從24號上映開始就口碑爆炸,豆瓣評分 8.0。
電影的開篇,原本以為是機場被安放炸彈,拆彈組出場的開篇情景。沒想到,一開場就是核彈爆炸。整個香港國際機場灰飛煙滅,人們還沒跑出多遠就全體氣化。
開篇大場景馬上拉住了觀眾的注意力。接下來就進入了拆彈專家的故事。
潘乘風(劉德華飾)是一個拆彈專家,他幽默風趣,為救他人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他在一次任務中,失去了一條腿,這個時候,他還沒認識到自己殘疾會給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潘乘風在出院後積極復建,所有體能標準都超越警員標準,他以為他可以回到崗位,然而現實給他一擊。之後的潘乘風變得偏激不可理喻,最後加入復生會,成為恐怖分子。
而之後,他安排恐怖襲擊,卻又不小心被抓,失憶,被騙,整個過程中,潘乘風經歷了5次反轉,將整個影片代入了“無間道”的既視感。
第一個潘乘風,是專家,身體健全,正義自信。
第二重偏激、反社會,就像瘋子一樣,沒有道理講,仇視一切沒有站在他這邊的人或事。
第三重,極端的反社會人格,認為這個世界是病態的,將以屠殺的方式來清洗他口中的“癌症”。
第四重失憶後,自以為是警方臥底,但是又不是完全相信,隨著深入復生會,發現自己就是主要人員。
第五重,親眼看著昔日的隊友被殘忍的身重數槍死亡,即使不記得,內心也痛苦到無以復加,即使沒有恢復記憶,他心中的正義重新散發光芒。他決定阻止這一切。
有人說潘乘風的人物反轉有點生硬,有有點太快了,其實在他斷腿後,幾次出現的藥物已經暗示了他的反轉。那瓶藥有抗焦慮作用,潘乘風的精神狀態早就在等不到復職訊息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他內心早已隱隱知道答案,所以他拼了命的努力鍛鍊,想讓自己跟正常人一樣。
看似正常的復健運動,太過完美的復健,其實早已暗示了他不會再回到前線的結果。
除了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的人格5重反轉,《拆彈專家2》中大大小小的爆炸的場景,也是讓關注驚呼太燃了。
警匪追逐過程中跳車跳樓跳大橋,從開頭就讓人屏住呼吸。港式警匪片元素齊上陣,加上“無間道”感官的劇情,一個人5個人格的變化,都讓這個故事更豐滿,遠超預期。
倪妮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個女督查,是潘乘風的前女友,在潘乘風失憶後,她設計植入假記憶,讓潘乘風自以為是警方臥底。這個內心的過程其實也很殘酷,自己深愛的男友,變成了恐怖分子,騙他臥底也許會害死他,但是潘乘風害死了二十多條人命。
做臥底,也算是一種贖罪。
倪妮飾演的龐玲其實很清楚,潘乘風的下場,但她還是這麼選擇了,幾段哭戲,很有感染力。
劉青雲飾演的董卓文,在這部影片中其實有點工具人,人物設定上面不夠豐滿,特別邊緣化,比較容易讓人忽略。
總體來說,相比較第一部,《拆彈專家2》無論是特效、劇情、人物、反轉,都讓觀眾有一種遠超預期的感受。雖然他整體還是有不少缺點,但是對《緊急救援》失望的觀眾,一定會被它重新燃起來。
它值得一張電影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