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已經在影片平臺上更完了全集,很多苦熬78集就為了看張魯一憑演技逆襲的觀眾再次鎩羽而歸,最終這部劇還是沒能翻身。
不過面對大眾認為《大秦賦》被拍成了瓊瑤式宮鬥劇的質疑,導演顧其銘卻極力否認,他甚至還認為劇作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日前,《大秦賦》在一片爭議聲中更完了全集,最終張魯一也沒能靠演技征服觀眾,於是這部劇的評分也是一降再降。
而除了選角存在很嚴重的問題之外,《大秦賦》拖沓的劇情以及冗長的故事線也引發了爭議,尤其是很多觀眾都是為了想要見證嬴政短暫而壯烈的一生而選擇觀劇的,但導演卻讓大家看了40多集嬴政被嫪毐欺壓,這任誰都無法忍受。
尤其是在《大秦賦》不僅是一部大製作劇集,更是系列劇的第四部的前提下,看過前三部的劇迷們自然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
不過關於外界的那些質疑,導演顧其銘似乎有很多話要說。
日前,顧其銘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也首度為自己發聲,他聲稱《大秦賦》並非是瓊瑤式的宮鬥劇,給嫪毐那麼多戲份也並非是為了想要展現嫪毐的強大,而是為了體現嬴政與嫪毐背後的勢力之間的鬥爭有多激烈。
在顧其銘看來,嬴政不僅是要與嫪毐鬥智鬥勇,他更是要權衡好自己與嫪毐背後勢力之間的關係,這其中的複雜性不言而喻。
根據顧其銘的說法,一共78集的電視劇,有40多集都在講述嬴政與嫪毐之間的故事似乎並非不合理,甚至還有一定的必然性,這也讓劇迷們更加氣憤。
此外,就算顧其銘極力否認《大秦賦》是宮鬥劇,但事實就是《大秦賦》的故事大部分都是依託秦朝後宮進行講述的,甚至是依託朱珠飾演的趙姬展開的。
前朝的戲份雖然也有不少,但是每一件事似乎都會與趙姬有所關聯,這也導致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主角凌亂的感情線上而非是事業線。
對此,顧其銘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嬴政自從掌權之後與六王之間的交集都不算多,所以如果以單一的視角講述整個時期的歷史必然會使劇情看上去有些空泛,在此基礎上加入對嬴政生活的描寫似乎也合情合理。
顧其銘為了證明《大秦賦》的後宮戲份並不影響主線,他還用《雍正王朝》以及《大明王朝1566》舉例子直言這些劇集中也講到了後宮的部分,如果按照網友們當下的標準,那麼這些劇集無疑也算是宮鬥劇。
不過在大部分人看來,無論是《雍正王朝》還是《大明王朝1566》,這些劇集都在前朝和後宮的篇幅比例上做到了極致。
作為歷史正劇,適當地講到後宮的故事是對劇情發展的推動也是對歷史的尊重,但如果比例失調那麼就會造成本末倒置的結果,顯然《大秦賦》就是後者。
尤其是在《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1566》最多隻有46集的情況下,編劇和導演依舊在有限的體量中講述了完整的故事。
而看過《大秦賦》的觀眾們幾乎都認為這部劇並沒有講完,而是截取了嬴政一生中最不重要的一個階段進行講述,最終的呈現效果也沒有達到預期。
如果顧其銘沒有搬出《雍正王朝》等劇集,或許網友們還不會如此生氣,大家最不能忍受的無外乎是導演似乎是想要將自己的失誤歸結於觀眾看不懂上面,甚至還使用了飯圈慣用的拉踩套路。
不知道導演如果早知道自己的一番辯駁會產生如此大的負面效應,是否會三緘其口。
當然,有爭議往往就意味著有熱度,從熱度角度來看,《大秦賦》的表現的確不錯。
這點,從相關劇情以及演員頻繁登上熱搜一事也可見一斑,而這部劇的收視率也在爭議中不斷提升。
似乎大家對《大秦賦》的意見越多,這部劇的資料就越高。
有網友認為或許這也是導演敢於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繼續發聲的原因,似乎沒有什麼可以比熱度更重要。
不過導演的個人意見並不能說明一切,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觀點,我們可以不接受別人的看法和意見,但還是不能輕易予以否定。
不過比起大秦系列劇的前三部,《大秦賦》似乎已經獨立成為了一個單元,無論是劇作模式還是演員陣容都不同以往。
此外,縱然《大秦賦》的口碑不佳,但是這部劇卻是系列劇中的熱度最高的一部,在《大秦賦》的帶動下,其他三部的播放量和關注度也有所提升,從這個角度來看《大秦賦》也並非沒有長處。
但一部劇想要在多年之後依舊被奉為經典,光有熱度自然是不夠的。
如果真如顧其銘導演所說,《大秦賦》的品質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那我們大可以拭目以待。
你同意《大秦賦》導演的說法嗎?(D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