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拆彈專家2#由於工作和家庭的關係,直到上週六晚上,才抽出時間,把心心念唸的《拆彈專家2》給看完。

看前做了點攻略,選擇了觀影效果最佳的IMAX廳。視覺效果的確震撼,尤其是開頭和結尾兩場核爆,特效一點都不輸隔壁的《緊急救援》。

看完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直坐到字幕落完,工作人員催促才離開。

坦白講,《拆彈2》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佳片,的確有些劇情鋪墊過於倉促,劉青雲實在是浪費,沒有上演雙雄爭霸,反而淪為工具人,吳卓羲全篇打醬油,幸好最後時刻依然跟第一部一樣,承擔了關鍵戲份。

但不得不說,《拆彈2》的確是一部上乘的商業電影。

我的總體觀感,兩個字,過癮!

這應該是劉德華近年來最好的電影!

然而最讓我欣喜的,還是電影中夾帶的私貨,是對香港現狀無聲的吶喊。

其實,兩部《拆彈專家》,都名不符實。按照正常套路,既然叫拆彈專家,那一定是正義戰勝邪惡,專業贏得勝利。然而,兩部《拆彈》都是反套路,真正的終局之戰都是以拆彈失敗而告終。

第一部,結局的炸彈就是個無解,無論如何選擇,都至少會炸一邊,實際而言就是失敗。主角章在山身死!

第二部,沒有任何辦法阻止核彈爆炸,最終決定炸燬青馬大橋,讓炸彈沉海減少爆炸損傷。雖然機場保住了,但是畢竟是核爆炸呀,後期的隱患絕對不會是影片結局一樣風輕雲淡。潘乘風身死!

如果說,《拆彈2》對潘乘風人物的塑造就是一個由正轉反最後救贖的過程,他畢竟參與了暴恐,以劉德華演反派必須死的要求來看,用死亡來救贖可以說得通。但第一部的章在山,是一個幾乎沒有瑕疵的偉光正角色,他的死亡,就未免有些悲情色彩。

為什麼兩部影片最終都要設定為一個非炸不可的結局呢?讓“拆彈專家”的專業性和存在感如此之低呢?邱禮濤明面上說,是想表現拆彈專家這個職業的高危險性,每一次任務都是拿命在拼。

我想更重要的是,藏在影片裡的那些私貨,是他想表達的那些不能明說的隱喻。

看完《拆彈1》的時候,我曾為這個結局感到意難平,有種說不出的無力感,但又說不清道不明。等到看完《拆彈2》,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聯絡,雖然兩部《拆彈專家》是完全獨立的劇情,但並非是毫無關係,而是有著緊密的聯絡。

1、為什麼結局都非炸不可

熟悉香港的人,應該都對兩個時間點影響深刻。2014和2019。

《拆彈1》是2016年4月開拍,劇本準備前期策劃應該是更早。

《拆彈2》是在2019年3月開拍,5月殺青。

所以,第一部是控訴,第二部則是警世。

影片中的紅磡海底隧道,是香港三條連線九龍半島和港島的海底隧道中的一條,也是車流量最大的一條,離中環的直線距離不到3公里。

中環是香港的政治及商業中心,香港的心臟地帶,邱禮濤曾經接受採訪時形容:“如果把香港比作一個心臟,那麼紅磡隧道就是這顆心臟的動脈。”這次選中紅磡隧道作為故事主要場景,邱禮濤解釋:“對香港來說,紅磡隧道有著重大的經濟、文化和社會意義。影片設計讓恐怖分子炸掉紅磡隧道,就相當於讓香港經濟、民生都陷入癱瘓。”

怎麼樣,是不是聯絡上了,影片用藝術化誇張化的手段,控訴了現實,以章在山為首的拆彈專家及其背後的警察系統,代表的是官方,那些深陷爆炸案中的普通市民代表的是渴求和平安全的香港市民,然而,即使他們再怎麼努力,再怎麼祈禱,結局都已經註定。

這就是邱禮濤必須要炸燬紅磡的原因!

再看《拆彈2》,炸完了心臟附近的主動脈紅磡隧道,這一次目標是香港國際機場。作為世界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香港國際機場貨運量連續18年全球第1位,客運量位居全球第5位,2018年旅客吞吐量達7400多萬人次,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與世界溝通交流的重要樞紐。

炸燬香港國際機場,意味著把香港與對外的聯絡全部斬斷,徹底毀掉了香港作為全球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

邱禮濤在籌備《拆彈2》時,相信應該已經看到了香港社會的分裂,所以想透過炸燬機場的方式來警醒那些盲目的人。

雖然電影的結局,機場沒有炸燬,但炸掉了通往機場最重要的通道青馬大橋。同時核彈也沒有拆除,還是爆炸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其實結局是失敗的,核爆炸帶來的後續影響將源源不絕,沒有一個香港人能夠在這場災難中倖免。

現實也是如此。雖然沒有形成本質上的傷害(沒有炸燬機場),但對香港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是無法挽回的(炸燬青馬大橋),需要長時間的修復才能恢復元氣(核爆炸)。

可惜的是,電影來的晚了些,原本的吶喊如今看來更像是控訴。

2、為什麼又是劉德華

《拆彈專家》第一部,劉德華主演的拆彈專家章在山拆彈失敗,隨著紅磡隧道的爆炸身亡。

《拆彈專家2》,雖然片名延續了上一部,但實際上是另起爐灶,新的故事,新的人物,故事跟第一部完全沒有聯絡。

主角依然是劉德華,拋開劉德華製片人和帶資入組的身份,我認為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拆彈專家2》潘乘風非劉德華不可!

劉德華是香港演藝圈的常青藤,成名30多年,除了勞模的美譽外,實際上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稱號——“民間特首”。

圖源Sir電影

可以說,劉德華是香港精神當之無愧的代言人之一。

明確這一點以後,再結合潘乘風的角色來看,許多人質疑的不合理就都解釋得通了,邱禮濤就是要把潘乘風塑造成一個偏執狂,他要在電影裡毀了劉德華所代表的香港的光輝形象。

關於潘乘風的性格轉變,有人覺得很生硬,僅僅因為領導們不讓殘疾的他上一線,他就開始反社會反人類,顯得有些突兀。但聯絡到香港實際來看,就不會覺得那麼突兀了。

影片對於警隊高層的刻畫是很公正的,因為事實就是如此,一個殘疾的拆彈專家,無論如何,警隊都很難再把他放在一線。對他進行最高榮譽的嘉獎,調他去文職崗,也是正常的人性化的安排,這些都無可厚非。這也是劉青雲扮演的角色,潘乘風的好兄弟好搭檔董卓文看到的無奈,他有心想幫潘乘風,但內心也知道高層的安排確實是最好的。

因為大陸城市的崛起,香港不再是中國超一線城市的地位,許多香港人的優越感逐漸消失,心態崩了,不少盲目的年輕人在反動勢力的煽風點火下開始製造動亂;潘乘風也因為上不了一線,自尊心被撕碎,心態也崩了,在暴恐組織“復生會”的挑唆下,鋌而走險。

結局雖然潘乘風幡然醒悟,但為時已晚,只能減少損失,造成的傷害即使他身死也依然無法彌補。

3、其他一些小細節

(1)青馬大橋:最終炸燬的青馬大橋,是港英時期的建築,這是否也暗示著要切斷與港英時代的聯絡,重塑一個新的康莊大道?

(2)全片一共有6場(不知道我有沒有記錯)涉及炸彈的劇情,但只有一處是毫不猶豫說炸就炸,那就是教統局,沒有鋪墊,沒有衝突,人肉炸彈進去就炸,狠絕果斷。這個伏筆非常妙。

經過香港一年的風波,我們都知道,香港的教育出了問題,參考對比隔壁的澳門。這裡要劃重點,影片裡叫“教統局”,而香港目前真正的專職教育政策的叫“教育局”。“教統局”是“教育局”的前身。

1865年,教育局前身教育司署成立並專責教育事務;1980年11月,教育司署改組為教育科及教育署;1983年,隨著職能的擴大,教育科改名為教育統籌科;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教育統籌科更名為教育統籌局;2003年1月,實行“局署合併”,把轄下的教育署及教育統籌局合併,成為新的教育統籌局,並發展成今日的規模。2007年7月1日,教育統籌局改稱教育局。(來源:百度百科)

清楚了這個,就容易理解了。雖然教統局是香港迴歸後更名的,但由於制度關係,實際上,教育系統的那一套仍舊是過去港英時代的制度。影片裡故事發生的時間是2019年,卻仍然叫教統局,就是為了區分新和舊,邱禮濤想表達的意圖就是要打破舊的教育體系。

(3)IFC那場拆彈為何略顯草率。影片最後,大反派馬世軍策劃的是一個雙線襲擊,一個是IFC大樓,一個是機場。相比於機場拆彈的驚心動魄,IFC那場卻顯得有些草率,這不是沒有原因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什麼都能倒,金融中心的地位不能到,這是香港的立足之本。

(4)關於核彈“大衛”。大衛克羅炮是美國在冷戰時期部署的一種無後坐力炮的炮彈,是世上最小的核子武器之一。關鍵詞,美國。《拆彈2》中,謝君豪飾演的反派,只不過是個性格極端的富二代罷了,憑什麼能夠買到核彈這種級別的武器,還能有辦法繞過層層關卡運入香港,影片中這個隱喻真的是細思極恐。

(5)關於劉德華黑化後的形象——黑口罩,這點再明顯不過了吧。

當然,以上,全是我個人的解讀。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鑑影的樂趣就在於,每個人都會因個人的人生經歷和時下的喜怒哀樂,在某個細節或者片段,找到共鳴點,從而產生了獨屬於自己的解讀。

也許邱導僥倖看到了,也會說:“我拍的時候可沒想這麼多!”

123
最新評論
  • 楊紫與李現領銜,《國色芳華》如何以實力演技碾壓「滑水劇」?
  • 鄭湫泓和鞠婧禕長得像嗎,鄭湫泓現在在做什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