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夢瑤在節目中透露,在生活中如果與何猷君發生爭執,何猷君喜歡拿出白板把問題寫在紙上,或者畫思維導圖來論述自己的觀點。
我看到的時候第一反應覺得很有趣,看過何猷君在《最強大腦》裡的表現,何猷君確實是一個比較聰明的富二代,屬於有邏輯有思考的知識青年。
但是,情侶吵架的時候用上思維導圖,這也太可愛了吧。
透過這一點,可以看出何猷君是一個喜歡看《奇葩說》又講道理的人。
當自己拿到不利的辯題並沒有放棄,依然想透過多角度思考,用論點來說服奚夢瑤。
同時可以看出何猷君對奚夢瑤還是尊重的,在發生分歧的時候企圖以講道理的方式讓對方同意自己的觀點。
而不是生硬的強調自己就是主權,自己就是對的。
奚夢瑤有一個這樣愛講道理的老公,或者也是一種幸運。
畢竟,新聞看的多了,情侶吵架吵到大打出手的也不在少數。
1 —
情侶吵架,有的是送分題,有的是送命題
情侶爭吵不一定是壞事,也不一定是好事。
有的情侶透過爭吵會發現雙方在處理事務上的觀念,具體差異化。
在爭吵完冷靜下來後,會進行自我反思。
由於矛盾升級而產生的緊迫感,迫使有的人會為了維持住兩人的關係而逐漸改變自己。
有的情侶則起反向作用,爭吵成為兩人的戰場,吵著吵著忘記當初爭論的起點問題。
只要自己能贏,不管講出的話多傷人都不在乎。
當爭吵和指責成為了慣性,即使再相愛的兩個人也只能背道而馳。
在一項調查中,68%的受訪者都承認,不想與伴侶談及他們戀愛關係的現狀或未來。
為什麼同樣是吵架,情侶之間的關係會向不同的方向發展呢?
1.在大男子主義是主流意識的地區
a.男性在爭論中要贏是本性使然
在大男子主義盛行的地區,男性認為自己的地位在家庭中就應該是最高,在家庭關係裡更應該占主導地位。
而女性更應該迎合男性的要求,比如女性最好是全職太太。
如果不是全職太太,女性也應該全部承擔起家庭的後勤工作。
男性心情不愉悅的時候,隨時可以動用身體、語言在女性身上或者子女身上出氣,發洩自己的不滿。
他們把伴侶或子女更多看做是自己可支配的私有財產,為了達成自己的慾望,家庭的其他成員都要對他言聽計從。
不論對錯,他們是權威,沒人可以質疑。
他們不聽從女性的意見,所以,只要家庭中有人提出與他不同的觀點,不管如何詭辯他們都要贏。
b.女性在吵架中更容易被對方說服
大男子主義盛行的地區,女方聽從男方的觀念往往都是受整個地區環境影響,並不是獨立存在的。
2.在男性相對比較尊重女性的地區
a.男性講道理的時候,女性可以用情感方式迴應。
因為家庭普遍對女性地位的認可,女性有更多方法可以在一段爭吵中佔上風,比如使用撒嬌等不講理的手段。
有些男性在遇到女性咄咄逼人的時候,更多的選擇沉默。
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說辭“好男不跟女鬥”,因為在意自己的社會形象,如果與女性過多的爭吵瑣事,很容易被別人看起來很娘。
b.女性認為“作”一點,更能試探對方愛的程度
俄勒岡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維斯提出了消極詮釋(Negative Sentiment Override)的概念。
消極詮釋常見於焦慮型依戀特質人群中,如果一個人自身對親密關係缺少安全感,那麼很容易把伴侶的正常行為異化為傷害關係的行為,從而挑動一場戰爭。
在女性地位相對高的城市,女性往往會被原生家庭更珍視,更注重女兒的未來生活質量。
在勸告女性挑選伴侶的時候會增加更多測試專案,以考驗男性的真心。
運用的比較多的方法,就是不斷向伴侶提出要求,並觀察伴侶的反應和應對策略。
透過不斷對伴侶提高要求來考驗對方是不是真心的為自己付出。
這樣的做法會讓女方獲得更多的安全感,也會伴隨伴侶的態度更加信任對方。
2 —
針對如何解決爭吵問題,給出以下幾個建議:
1.如果不涉及原則問題,當爭吵升級的時候,一定要適時暫停。
糟糕的爭吵中往往會充斥著重複、辯解、嘮叨、逃避和操縱行為。
當倆人爭吵的目的只是為了戰勝對方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從未想過的解決方法。
適時的暫停爭吵、讓雙方冷靜,這便是在衝突中實現雙贏的關鍵。
這需要一方負有更多的責任心和全域性觀。
無論在關係中發生了什麼,自身都負有部分責任。
因此,當倆人在互相推卸責任時,記得提醒自己各自需要承擔的責任最高都不超過50%。
2.問題可以爭論,不能上升人身攻擊。
爭吵到最後論點都講完,為了贏得自己的觀點,情侶往往會在語言中加入對伴侶的打壓與指責
例如,“這你都不懂,真是蠢”、“果然沒上過學的人,什麼都不懂”、“你們家窮,你連這都不懂”、“你這麼矮又胖,你會什麼?”
在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著作《非暴力溝通》中,把這種定性評價視為一種嚴重的語言暴力。
被定性評價的一方,會因為這種武斷的定論而惱羞成怒。
嚴重的指責和詆譭,會讓伴侶難以釋懷,心裡時常會想:“原來對方是這樣看我。”
這句被伴侶銘記的氣話,可能只是一時的發洩快感,並沒有實際指向意義,或者只是想透過指責達到讓另一方臣服的目的。
3.雞同鴨講的時候,梳理自己的溝通方法。
明確最終概念,爭論沒有輸贏。
就像綜藝節目《奇葩說》為我們抽取了很多生活中常見的矛盾,正反方都各有立場,存在即合理。
但是當你發現無論舉出怎樣的論點論據,對方都選擇不承認,假裝聽不懂的時候,可能是雙方在相處中出現了問題。
對方感覺到自己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也會選擇用同樣的方式對付另一個人。
這個時候,女友就應該更多的展現女性溫柔的一面,透過交談給男友更多的理解和誇讚,讓他感受到另一半對傾聽他的意見非常的渴望。
只有讓男友逐步放下防禦,他才會更樂意傾聽另一半的觀點。
4.冷靜過後再處理問題
看過一個網友分享她的男朋友的故事。
他們每次吵架的時候,他男朋友都在她身邊默不作聲,等她源源不斷的發洩了心中所有的不滿。
在女方累到講不下的時候,她男朋友會過去抱住她,然後平靜的講道理,附加一句:“如果我也像你這樣發脾氣,我們早分手了。”
在聽到這句話後,她瞬間就消氣了。
《如何正確吵架》書中談及到:“每一次爭吵,究其核心,都存在著未得到滿足的渴望。而一旦得到滿足,這些渴望就會轉變為親密感和滿足感的基礎。”
雙方冷靜下來,把重點放在爭吵問題的本身,而不是沉浸在“”他為什麼這樣對我”上。
抓住核心問題解決,才能更好的處理情侶之間的關係。
5.總結容易爭吵的點,談不攏的地方,繞道而行。
朱迪斯·萊特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說到底,要想知道吵架時問題出現在哪裡,不僅要了解自己,還要了解對方,這種自我意識至關重要。
因為只有理解了自己在衝突出現時產生的複雜情緒和行為方式,兩個人才能理清關係中的具體矛盾。”
在爭吵的時候停下來問問自己,既然改變不了對方的某些想法習慣,就儘量讓自己忽視掉,不去看。
嘮叨、指責和抱怨並不能贏取什麼,也無法讓兩個人的關係變得幸福,這些都是不成熟的行為。
講到底,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的家庭、環境、教育成就現在的我們。
所以,指望立刻發生改變是不現實的。
為幸福而戰的策略中也包括自我爭取,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對話。
進步來自不懈堅持和長期重視,而不是透過一兩次行動就能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