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幼兒園》拍攝於2001-2002年是湖北電視臺紀錄片編導、獨立製片人張以慶在湖北武漢一所寄宿制幼兒園,歷時14個月拍攝完成的一部紀錄片。

該片獲得第十屆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獎之“人文類紀錄片最佳創意獎”,2004年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紀錄片大獎。

透過這個紀錄片家長們也會發現,其實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也是很“波瀾壯闊”的,會發生很多的故事與事故。

家長會讓透過這個紀錄片,認清一個很殘酷的事實,幼兒園就是個“小社會”。

恃強凌弱、服從權威——語言暴力

有調皮的小男孩,會特別強調自己的感覺與存在,不喜歡一個小女孩的就是就會兇巴巴地 對她說“你莫跟我坐啊”。

然後同桌的小男孩就會開始模仿他的行為。對小女孩說“你莫跟我挨著坐聽到沒有啊?”

小男孩發現自己的想法被認同,特別高興,於是又補了一句“看到都心裡再煩是吧?”

一忍再忍、變本加厲——肢體暴力

一個戴眼鏡的小男孩趴在桌子上,另一個孩子覺得無聊,於是就打他的頭。戴眼鏡的男孩沒有生氣,用誇張搞怪的表情迴應著男孩。

結果這個男孩變本加厲,又一次拍打著他。戴眼鏡的小男孩不知道如何處理,於是只好假裝睡覺。

任由這個男孩拍打自己,希望他能覺得無聊,主動停止打他。

在幼兒園當中,孩子會因為不知道如何反抗一直被打,被語言攻擊,也會因為一些奇怪怪的理由,或者是沒有理由就被孤立。

其實從這就可以看出來,其實幼兒園也是一個小社會。

但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其實還都是3、4歲的孩子,對於是非觀念、判斷、善惡都還沒有明確的掛念。

孩子也沒有足夠的能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所以孩子之間總是發生衝突。

那麼這樣的衝突要不要管呢?

畢竟透過紀錄片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很多都是上小班的孩子,到了上中班的時候,孩子之間的衝突就會少很多。

會關心別人,會主動給小朋友剝雞蛋,會主動把自己碗裡的丸子分享給別人。

會安慰別人,會大方地表達自己對小朋友的喜歡。

但是答案依然是當然要管的。

處在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正是處在“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孩子總是受到欺負,性格勢必會發生改變的。

第一次不知道如何反抗被欺負,後來沒有被欺負,只不過是“打人”的孩子沒有再打人了而已,,第二次被欺負的回首,孩子依舊不知道如何反抗。

更何況,當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總被欺負,肯定是要對上幼兒園這件事產生抗拒。

所以說,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是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在面對暴力問題的時候應當如何應對。

以暴制暴嗎?

很多家長都會提倡打回去。但是這樣只會讓孩子認為“打人”這件事是被允許的,很容易從一個“受害者”的身份轉變成“施暴者”。

更何況,孩子如果是能夠“以牙還牙”的性格,也不至於被欺負。

王小騫女兒本來沒打算告訴媽媽,王小騫再三追問,孩子才說“他是在跟我玩兒呢,玩著玩著就不知道該怎麼玩了,所以就咬了。咱們別說這件事了,走吧……”

而後,王小騫沒有簡單粗暴的告訴孩子“打回去呀”!

而是說:

好孩子,心地純良,為人著想。但是,親愛的寶貝,除了替’肇事者’解釋和不打擾其他睡覺的小朋友,你也該知道讓自己免受傷害是底線,無論對方出於善意還是惡意。

下一次,再遇到類似情況,爸爸媽媽希望你可以第一時間推開他,可以大聲制止他,也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這不是告密。”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19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他出生28天被丟棄,靠奶奶撿垃圾養大,成名後父母爭著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