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一群人說這是熱點問我意見,我看了,一會就睡著了,有什麼好說的。
太平了。
看完楊笠的表演,再去翻微博上那些惡評,我不由得產生一種不懷好意的揣測:
你們不會是為了捧人,故意策劃一場黑紅吧?
找一票人去演小肚雞腸男,對楊笠發起攻擊;然後再把這些言論精心彙編,拉一票正義女權大V反斥一波。全網民眾興奮看戲,性別鬥爭話題高高舉起,然後一大筆流量費用就省下來了。
節目組低成本大效果做推廣,楊笠也能迅速出道,在頗為內卷的脫口秀演員中搶個定位。
以上都是我的小人之心,我對娛樂圈搞運營的人有PTSD。
國內的脫口秀(嚴格來說應該是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我基本不看。
是有點裝逼,但更根本的,是因為國內脫口秀是天閹。
社會議題碰不得,髒話碰不得,莫名其妙的邊界一大堆。都快割到根了,這種尺寸還能給你帶來什麼快感?
脫口秀的靈魂是什麼?百無禁忌,至少要在氛圍上做到百無禁忌,要能像馬克吐溫拿美國的宗教、憲法、愛國自豪感隨意嘴嫖那樣的百無禁忌。
脫口秀自70年代在美帝普及,面向的就是晚上攤在沙發上的打工人,他們的文化水平也就是高中。白天要裝出一幅符合社會規範的文明銀姿態,晚上吃完飯拎著瓶啤酒癱著,只想聽點帶勁的。
笑就完事了,管他是總統還是神父,多葷的段子你都隨便開,緊貼時事罵罵政府我就更開心。
所以馬克吐溫幽默獎是美帝脫口秀演員的最高獎。
咱們這邊,出於各種限制,成了一群賊雞脖酸的小白領們半婊半裝的集合體。
一言以蔽之:脫離群眾。
那能搞什麼?來來回回就是輕度吐槽,核心永遠離不開男女和職場內點破事。關鍵你把男女和職場這兩件事說帶感了也行,又不是黃霑又不是黃子華,輕口味題材裡也玩不出深刻。
說白了,基本沒啥才華,很多就是照搬網上段子,連文字輸出的能力都沒有。人家囧司徒自己改稿子的,大哥。
我還不如找幾個北京南城的鐵子,和他們喝酒十分鐘,我能笑出胃潰瘍來。
所以有時候我真得裝點逼:
80後們看00後的文化消費內容,是會感到有些悲哀。
一堆唱Rap的,鏈子掛得三斤重,抨擊力度還沒到周杰倫的《爸我回來了》的一成;
脫口秀舞臺上一個個端著整幽默,還沒竇文濤那種斯文小雞賊的效果好;
電視劇這個圈子就不用說了,就是屎坑。能看到《隱秘的角落》這種,感覺就像找到了蝦仁。
楊笠這幾句話能就能拿來炒翻天,胖友,知道洪晃麼?B站有,聽聽人家是怎麼張嘴說話的。
咱家不是否認女性問題。
現在不敢說,總感覺當下環境裡,一個男的標榜自己“女權主義者”,跟騙炮似的。
面對確實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問題,要靠成體系的社會分析,要理解女性生產者與生育者的雙重身份,要從各種具象的法規制度入手。
結果現在“嘴上都是主義,心裡都是生意”。挑個能說的,選個不被體制盯上的角度,舉面女權大旗,然後把體制問題都簡單歸因為性別問題。
工人有工賊,你們這些就是女賊。
你們強化了什麼“女性意識”?是獨立還是自強?你們只是促進了資本更好地將女權話題變現而已。
算了,不抱怨,這已經是合法主流的媒體買賣。
這是個流量萬歲的時代,我都掛上廣告連結了。我只能勸你:要多想。
謹慎選擇你消費的內容,哪怕是脫口秀,哪怕是P站上的小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