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鬼門大開的日子,你們去掃墓時經過別的墓碑,有沒有說請讓一讓或是打擾了?上香的時候有沒有分一點給旁邊沒人祭拜的墳墓?上墳時腦子有沒有胡思亂想,嘴裡有沒有胡說八道?對了,你相不相信有鬼呢?
如果大家看過邱禮濤曾經執導的長生”鬼系列“電影。
就一定非常熟悉上述的一段旁白。
沒錯,它就是《陰陽路》
說起邱禮濤《陰陽路》系列,那絕對是90年代純正港產鬼片的一個代表。
每一部作品都是由三到四個鬼故事組成,它開創了三段式鬼片的敘事模式,扶正了“鬼神”題材快餐文化在香港電影中的地位。
其標籤就是打造低成本,快節奏,廉價接地氣的現代都市民俗風俗怪談。
全系列從1997年首部《陰陽路》到2017年《陰陽路:常在你左右》共出品21部。
最經典當屬前五部,也是鬼友們公認的正統《陰陽路》系列五部曲,後續作品大多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跟風之作,不提也罷。
邱禮濤作為港產cult片宗師,當然會有一些區別於其他主流導演的喜好和風格。
他不會為了多拿投資而刻意去取悅觀眾,也不喜歡整天看人臉色做事,反而在自己所擅長領域,拍拍重口味,百無禁忌,輕鬆自在。
就是這樣特立獨行的執導風格,讓邱禮濤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電影之路。
在創造了香港首席殺人狂魔形象後,邱禮濤踏足靈異領域。
與南燕也就是林嶺南合作了《陰陽路》
開畫口碑爆表,成績不俗,僅以不到50萬的投資成本換來了近600萬票房的亮眼表現。
《陰陽路》系列,前五部電影在三年內,以平均一年兩部的節奏迅速收割香港票房,總計高達2500萬,幾乎每部收益都可翻至十倍之多,直到2000年後,此係列才逐漸走向沒落。
因為《陰陽路》系列,是由多個既可以獨立成章,也可以貫穿全片的鬼故事組成。
如果將之分開來算的話,邱禮濤每講述一個鬼故事就能賺上至少160萬的鈔票,被當時觀眾們稱之為最貴的“鬼故事”
《陰陽路》選擇的每一個小故事都非常精緻,雖然在製作上略顯粗糙,但畢竟已是九幾年的片子了,倘若把它當作一部民間風俗忌諱小百科來看的話,即使放到現在也極具娛樂性。
01《抄墓碑》抄墓碑是《陰陽路》第一部的第一個故事。
這個太有代表性了,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主角古天樂,那個時候還很白。
故事大概講述了古天樂和兩個朋友到海灘上度假,幾個人打鬧一番後,古天樂獨自一人到後山方便,看到了美人沐浴的香豔場景(此段在常規版裡被刪減掉了)
於是跑回來叫上哥們一起去獵豔,結果美人不見了,只踩了一腳的穢氣。
回到露營地,旁邊突然多了一頂帳篷出來,裡面傳出了幾個女孩子的聲音。
天賜良緣,機會難得,單身男女們湊在一起,正好組成三對。
其中一個女孩名叫阿滿,是由臣妾做不到的蔡少芬飾演,他們在一塊玩了個遊戲,名字叫做抄墓碑,典型外國小夥作死事件。
遊戲內容是每個人都要去抄墓碑上的姓名、生辰、死忌,天亮之後統一核對,誰抄的又多又正確,誰就勝出。古天樂為了抱得美人歸,大著膽子上前抄碑,當他抄到第四塊的時候,發現墓碑上的照片正是蔡少芬,嚇得他差點魂飛魄散。
其實這是他兩個損友特意安排的一場惡作劇,只是沒想到玩過頭了,他們竟遇到了真正的“鬼”
兩男三女跑回露營地,唯獨少了古天樂,第二天上山尋找,意外發現了古天樂的新墳,還有頭天晚上在山裡遇到的打更老頭的靈位,這些令人頭皮發麻的詭異遭遇,讓年輕人們難以接受。
沒想到這時古天樂出現了,以惡搞形式親吻了蔡少芬,打破了這極其恐怖的氛圍。
大傢伙終於鬆了口氣,但返程時古天樂並沒有跟好友們離去,外加撐船老婆婆根本看不到他,大家才明白古天樂飾演的阿KRN是真的死了。
這個故事設定了多個小反轉,總是讓你身在意料之外,很是有趣。
想要告訴觀眾們的忌諱就是要尊重死者,不要打擾安息之人。
古天樂在臨別之際說了句話:以後不要再胡鬧了,人嚇人無藥可救。
凡事要有分寸,玩笑不能開過火,有時要付出的代價,你擔不起。
02《我在你左右》這個故事發生在《陰陽路》第二部。
古天樂、雷宇揚、丁子峻三個人是電臺節目《驚叫一點鐘》的主持人。
他們做的節目內容就是跟聽眾們分享一些靈異故事。
有一次,他們接到了一位特殊聽眾的來電,這個女孩因男友離世而非常難過,幾位主持人一直在電話裡勸她想開一點,不要輕生,但女孩因醉酒難以控制情緒,最後丁子峻感到了不耐煩,用一些過激話語刺激了女孩,沒想到她真的自殺了。
女孩化蝶後回來找到了丁子峻,告訴他死後並沒有見到自己的男朋友。
丁子峻雖然感到害怕,但為了解決此事於是找到了女孩家中,還見到了死者眼瞎腿瘸的母親,並且在她家裡拿走了女孩生前寫下的日記。
日記的一些內容所表達出的情感觸動到了丁子峻,慢慢的,他竟然愛上了這位死去的姑娘,最後丁子峻完成了一次女孩跳樓的過程,算是代替了她前男友,雙宿雙飛,一起化蝶了。
這個故事絲毫沒有驚悚之感,反倒還有一點小溫馨,很有李碧華短篇小說的感覺,少了一些因果輪迴,仇怨討命的老套路,還是頗為新穎的。
該片其實也有一處出人意料的反轉,那就是死者母親,眼瞎腿瘸的老婦人去到丁子峻家中如正常人般拿走了日記本。
此處耐人尋味,無不透著陰謀與算計。
另外李蕙敏(死去女孩扮演者)唱的那首《陰陽路2》主題曲“我在你左右”
《陰陽路》系列,光是前五部組成的小故事就有十幾個之多。
像在電影院裡不要坐陀地位,晚上出門不要穿紅衣,鬼怪習慣是喜歡跟紅頂白,還有盲目追星甚至追到了棺材裡等一系列離奇有趣的都市怪談,可謂是琳琅滿目。
在這裡就不一一去聊了。
如果真要寫恐怕上萬字都不夠,讀者們怕是也沒有這個耐心,還不如自己去看電影。
尾聲《陰陽路》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其實還是迎合了那個時代。
它結合了當時的社會背景與工業背景。
多用旁白形式講“鬼”影射的卻是“人”和當下香港電影市場的一些變化。
90年代末正是香港電影低谷期,大量小成本恐怖片的誕生也是無奈之舉,其特點就是投資少,回本快,為了生存許多導演也都妥協了,只是像《陰陽路》系列如此成功還是佔少數的,自然而然《陰陽路》也就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符號。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迴歸後港人在社會環境改變下的一種迷茫感,讓他們需要外在的刺激,所以一些限制級電影和恐怖片就成為了釋放情緒的選擇之一。
而《陰陽路》能夠脫穎而出,用多個故事串聯全片,一部電影可獲得多種體驗,正是它區別於其他同類型片的最大優勢,最終大賣,也就並不意外了。
十幾年間《陰陽路》製作高達20部之多,但還是前5部最為經典。
如果大家沒有看過《陰陽路》或者是要再重溫一遍的話,想一飽眼福呢,可以重點看第4部,養眼得很,想看精華點就是1-5部,全面點那就1-7部。
因為到了第8部,原製作班底已經全部換掉了,《陰陽路》也就不再是“陰陽路”了。